•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2

chenmingzhu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飞鹤李会计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橘子汽水2046

已采纳

这是一篇让你少走大量弯路的回答。随着A股上市门槛降低,上市股票早已突破了4000支。上市公司数量的井喷,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股价开始分化。表面上看,市场整体没什么动静。但其中不同公司的股价走势完全不同。资本永远是最聪明的。可供选择的公司变多,自然会去拥抱真正优秀的公司。那些妖股吸引不到足够的资金,再也不能兴风作浪。A股越来越理性,价值投资成为主流。在这样一个选股的时代里,你反而不用花太多时间关注太多股票。你要做的,就是在正确的方向聚焦,集中精力挑选出不超过5个优质公司,并且坚定持有。这足够让你的财富迈上一个台阶。你也有很大概率击败机构投资者。就像最著名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说的:选股就是选公司,选公司就要先选行业。因为行业是公司所在的赛道,是公司生存的基础,也决定了公司的格局。所以我会从行业的角度出发,梳理出各优质赛道的主要玩家。只要耐心看完,你就会知道未来哪些行业的成功率更高,它们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在这些优质行业里有哪些主要玩家,它们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又是什么。OK,我们这就发车。文章很长,干货很干,但全文没有多余的废话,请一定一定,耐心读完。以下是目录:第一部分:长牛黄金三赛道1、消费行业2、科技行业3、医疗行业第二部分:风险排雷1)不符合常识2)财务数据过于优秀3)关联交易4)存贷双高5)商誉过高第三部分:选股的注意事项第一部分:长牛黄金三赛道好行业必须符合两个标准:1)市场需求要足够大,而且能长久。不管经济好坏,人们都离不开吃穿住行,生老病死,这些才是永恒的“黄金赛道”。2)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甚至是爆发式增长股价反应的永远是公司未来的业绩。如果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却不增长,那股价也没办法上去。比如高速公路,看起来是个躺着收费的好生意,但每年的过路车辆就那么多,还不敢随意提价。那股价自然也不会上涨。而在科技领域里,关键技术的突破,新产品的推出,往往能刺激人们的需求,获得爆发式增长,股价也会一飞冲天。综合以上两点,你就很容易想明白,翻倍股往往会在三大领域出现:消费,科技和医药。1、消费行业在很多老司机眼里,消费才是大A股真正的核心资产。消费公司的投资逻辑也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因素:产品和销量。产品包括质量和品牌,质量好,品牌响,价格自然就高,这是毛利率的来源。销量则代表了这份毛利能被复制多少遍。消费行业很广,可以拆解为三大类,具体可以看下面这张我总结的图。其中标红的领域,是大牛股出没地,值得重点关注。woc,真的,就这张图,绝对值得你一个赞1、白酒白酒是天生的命好行业,毛利率高,每年闭着眼睛涨价,从来不愁销量。哪怕一时间卖不出去,积压的库存不但不会坏掉,还TM能升值。不过要注意的是,白酒也分档次,大致可以分为三档,不用档次的白酒有不同的投资逻辑。一线白酒:一线白酒是酒桌、送礼场合的硬通货,花多少钱都有人愿意买,根本不愁卖。所以一线白酒业绩增长的逻辑是投资人最喜欢的“量价齐升”。每年闭着眼睛涨价,还不断扩产。贵州茅台:高端白酒第一品牌,A股股王,“酱香型科技龙头”。不过茅台酒的产量已经基本达了上限,茅台镇的窖池就那么多,之后只能靠提价来提升业绩。五粮液:“浓香型科技龙头”,深交所的股王。泸州老窖:稳坐高端白酒第三把交椅,国窖1573打响了新年提价的第一枪。二线白酒:二线白酒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它有两个成长逻辑,一是跟随一线白酒涨价,二是跨区域的拓展。洋河股份:江苏省内白酒龙头,加速布局全国。山西汾酒:清香型白酒第一品牌,山西省内白酒龙头,加速布局全国。酒鬼酒:馥郁香型白酒第一品牌,子品牌内参不断跻身高端品牌。三线白酒:三线白酒走的是亲民路线,靠薄利多销,就看广告投入和渠道铺设给不给力。顺鑫农业:牛栏山二锅头通过大规模铺设渠道,已经成功超越红星二锅头,成为国民二锅头头牌。老白干酒:独有的老白干香型二锅头,在河北地区站稳脚跟。2、乳制品乳制品是人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我国目前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有亚洲平均水平的2/3,跟欧美相去甚远,所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乳制品具体可分为常温奶,低温奶,奶粉和奶酪。常温奶不容易坏,拼的是上游奶牛场资源和运输渠道。伊利和蒙牛是绝对的霸主。低温奶添加的防腐剂少,更加新鲜,毛利率也更高,但有运输半径的限制,呈现出地域性。比如,光明乳业就牢牢占据了长三角地区。奶粉方面,中国飞鹤是奶粉龙头,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抓住宝妈们买贵就是买好的心理,卖出了比国外奶粉更高的毛利。奶酪是个增长很快的细分市场,奶酪渗透率正快速上升,妙可蓝多抓住机遇,成为这个赛道的龙头。3、休闲食品随着消费升级,休闲食品的消费也越来越高,行业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桃李面包:短保质期面包龙头安琪酵母:酵母是烘焙的必需添加剂,市场需求极大,而且行业对安全要求极高,构成了很高的壁垒,安琪酵母是行业寡头。洽洽食品、来伊份、盐津铺子:主打瓜子的传统零食零售店。三只松鼠、良品铺子:零食界新秀,走互联网销售路线。良品铺子定位高端,三只松鼠更加亲民农夫山泉:凭借一句“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成为了“水茅”,创始人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除了这些,可能有人会提到软饮料,比如奶茶。但事实上,除了可口可乐和星巴克,绝大部分软饮料的生命周期太短,顾客口味变化太快。大家现在只看到忙着开店的喜茶、奈雪,却完全忘了曾经能一年卖3亿杯的国民奶茶香飘飘。4、调味品“油、盐、酱、醋”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刚性需求。从邻国日本消费升级的20年经验来看,调味品规模上涨了8倍,几乎是增速最快的领域。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同样增长迅速,而行业集中度又远低于日本,这也意味着行业龙头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酱油龙头,酱油是调味品里最大的赛道,海天味业的市值曾超过万科+保利的总和。恒顺醋业:醋业龙头,醋是调味品里仅次于酱油的第二大赛道。金龙鱼:米面油龙头,米面油属于国计民生的产业,国家严格控价,毛利率比酱油低很多。涪陵榨菜:榨菜龙头,也被当成经济的反向指标5、美妆直男我很晚才理解,为什么美妆属于必需消费品。不但是刚需,还迅速增长,其中最大的趋势,就是国货崛起。完美日记:依靠小红书和朋友圈迅速崛起的国货之光,出了几个爆款口红,主打性价比珀莱雅:国产护肤品龙头之一,同样主打性价比,业绩增长较快。丸美股份:主打眼霜系列上海家化:曾经国产美妆龙头,却陷入内耗6、家电家电是个很大的消费赛道,而且中国企业很早就掌握了家电的全套技术。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1、海外扩张,2、消费升级下的个性化需求井喷。美的集团:家电龙头,美的很早就走多元化和海外扩张的路线,市值上成功拉开跟格力的差距格力集团:空调龙头,老大是大家都熟悉的国民铁娘子董明珠。格力的成功主要靠质量过硬和销售铁军,但目前在多元化和海外扩张上的进展并不顺利。海尔智家:冰箱、洗衣机龙头,成功开拓海外市场小熊电器、苏泊尔、九阳股份:小家电三巨头,受益于居民消费升级下喷涌的个性化需求。老板电器:厨电双雄之一7、家居虽然房地产发展已经缓和,但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肯在自己家花钱。顾家家居:软装设计龙头索菲亚:定制衣柜第一品牌欧派家居:橱柜龙头品牌喜临门、梦百合:床垫双雄,梦百合走记忆床垫路线,目前以出口为主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家居展示卖场龙头8、餐饮民以食为天,餐饮占据了我们消费的很大比重。但餐饮却通常不是个好赛道。因为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所以餐饮企业没办法大量复制,也就做不大。但是有一个赛道很特殊,那就是火锅。火锅通过统一的食材和酱料,做到了标准化,又因为兼容所有食材,能满足任何人的需求,从而成为餐饮里的最大单品。不过,头部的火锅公司都在香港上市。比如服务制胜的海底捞,主打一人食的呷哺呷哺。以上就是消费品的主要赛道和玩家,不过随着消费升级,新的品类正不断创造出来,这是个永远有机会的赛道。说完了消费行业,我发现已经写了3000字。认真的你能读到这里,就说明你是一个能够保持沉浸式学习的人,请双击屏幕,为自己点个赞,然后休息一下,我们接下去就步入深水区,聊聊更加硬核的行业。2、科技行业说到科技行业,大家都会兴奋起来,因为它陡然向上的曲线真的很性感。不过,投资科技行业要注意,大部分科技股表现性感的时间很短,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毕竟很多产业周期只有三五年的时间。所以,我就在这里讲两个至少能发展10-20年的方向,新能源车和光伏。新能源车在很多专业投资人看来,新能源车是未来20年里最大的机会。因为它相比传统车有太大的优势。不但环保节能,而且体验感更好,悄无声息地完成了百米加速。最重要的是,电动车的智能化更高,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消费场景。在自动驾驶下,你可以在车里开会,看电影,睡觉,干任何事情,当然也可以“开车”。如果你买了特斯拉股票,或者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的股票,那么你现在可以点个赞后出去了,因为你已经自由了。看好电动车行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掌握了新能源车中上游的大部分技术,跟芯片不一样。这点很重要,这不但意味着不会被卡脖子,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能把利润留给自己,也留给广大A股股民。新能源车产业链很长,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整车厂,都有投资机会。投资中上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术路线的变化,因为踩对和踩错是完全两个世界。上游材料: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锂,钴,镍),以及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天齐锂业、赣锋锂业:锂矿龙头。其中,天齐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锂矿资源,但由于跨境收购的步子迈得太大,陷入了债务危机,不过到底是手里有矿,股价跌了一下就全涨回来了。华友钴业、寒锐钴业:世界钴矿龙头。不过要注意的是,电动车电池路线仍有变数,无钴电池可能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钴矿的确定性没有锂矿那么强。当升科技、容百科技:锂电池正极龙头璞泰来:锂电池负极龙头,进入LG化学、三星的供应链天赐材料、新宙邦:锂电池电解液龙头。我见过至少有2个私募基金经理,就靠这两个公司,在2020年获得了超过5倍的收益。不过,电池正往固态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不再需要电解液。但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而且电解液龙头也已经开始通过投资和研发,做了提前布局。恩捷股份:隔膜龙头,同样,固态电池也不会有隔膜,恩捷股份也在寻求转型。中游电池:宁德时代:正与LG化学激烈角逐全球动力电池的老大,国内动力电池无可争议的一哥。公司技术投入非常坚定,虽然也付出代价,子公司接连爆炸,但无伤大局。比亚迪:研发出刀片电池,极大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也引爆了汉系列车的销量。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生产巨头,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一起,常年霸占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前4名。下游整车:下游整车厂有很多,包括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汽车的转型。这里只列举在A股上市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比亚迪:比亚迪上面已经提过,它主要的营收还是来自整车销售,推出了好几个朝代系列,刚推出的汉系列纯电动车非常火爆。上汽集团:叫过滴滴的应该对满大街的荣威不陌生吧,上汽最近和阿里巴巴、浦东新区一起打造高端系列“智己汽车”。长城汽车:根据业界调研,出乎很多人意料,长城汽车目前是自动驾驶技术积累最好的公司。三花智控:电动车热控制供应商龙头。特锐德:充电桩龙头。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充电桩将取代加油站,成为真正的刚需。光伏光伏行业的投资逻辑和新能源车很像。作为成本更低,更环保的发电方式,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在未来社会中的发电占比会从目前的1.7%上升到23%,是增长最快的领域。目前,光伏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商业模式彻底跑通,不再像几年前那样需要大量补贴,更不会发生无锡尚德那样外国不补贴就只能破产倒闭的事故。而且,中国企业同样在整条光伏产业链中拥有话语权。光伏的产业链比较简单,从上到下可以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发电组件——》电能传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光伏发电技术目前还有路线之争,最大的争论有两个,一个是电池片环节,有PERC和HJT两种发电技术。我们不用管这英文代表的意思,只要知道PERC是现在的主流技术,但能量转化效率已经达到上限。HJT技术的上限更高,但目前成本不低,业内正在努力降低成本。另一个就是硅片尺寸之争,目前主流的是180寸大小硅片,但210寸大硅片正迅速崛起。每次技术和标准路线选择的背后,都是胜利者的无上荣光和无数失败者的黯然退场。所以,在投资时尽量选择多方下注的龙头。上游原料和设备:福莱特:光伏玻璃生产龙头福斯特:光伏玻璃的背板和胶膜龙头通威股份:硅料和电池片生产双料龙头隆基股份:硅片生产龙头,并布局全产业链,成为光伏真正一哥中环股份:硅片生产龙头捷佳纬创、迈为股份:电池片制造核心设备龙头,往HJT方向大力布局中游组件:隆基股份:全产业链布局,不解释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光伏组件龙头金辰股份:组件设备龙头下游传输:锦浪科技、阳光电源、固德威:逆变器龙头,光伏发出的是直流电,在运输时为减小损耗,需要转化为交流电,这就需要用到逆变器。晶科科技:光伏电站运营商龙头3、医疗行业人离不开生老病死,一旦自己身体有事了,会不计成本的花钱。所以医药行业也是刚需,是永远的朝阳行业。而且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医药行业的潜力很大。投资医药行业要注意两个地方:第一,部分医药细分领域有一定不确定性,体现出科技行业的属性,比如创新药研发。第二,医药受监管的影响比较大,要注意政策带来影响。下面是我整理的医药行业图,同样,重点关注红色区域。1、创新药创新药领域经常出现爆款单品的现象,研发一个成功的大单品,加上专利的保护,足以养活一家几百上千亿市值的公司。当然,也有用力过猛的,比如著名的吉利德公司,发明的丙肝神药彻底治愈了丙肝,结果病人没了,自己的生意也黄了。看创新药企业,除了看它的成熟药品,还要重点关注正在研发中的药品和进度,也就是业内俗称的管线,因为这些才是业绩增长的根本来源。恒瑞医药:创新药龙头,肿瘤病和心血管病是创新药最大的市场,恒瑞是最大的抗肿瘤药生产商,主要针对胃癌、乳腺癌。贝达药业:深耕肺癌领域,在研药品数量非常多。君实生物:深耕鼻咽癌和肺癌领域,仍处于商业化早期。中国生物制药、瀚森制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抗肿瘤细分龙头,但都在港股上市。华海药业、天宇股份:心血管疾病原料药生产龙头。人福医药:麻醉剂绝对龙头。几年前有所膨胀,收购安全套厂家杰士邦,结果股价一落千丈。之后重新聚焦主业,股价迅速反弹。杜蕾斯:还是要摆正位置。康弘药业:眼科血管疾病细分赛道龙头甘李药业:治疗糖尿病类胰岛素的生产龙头华东医药:业务横跨创新药、医药流通和医美,但创新药能力一般。复星医药:业务较杂,靠投资收购覆盖了医药全产业,但都不精,后来研发成功淋巴瘤药品,开始受市场重视。新和成:这个严格来说并不是创新药,但它是维生素生产的龙头。2、外包服务创新药研发的成本越来越高,还有很高的失败概率。但研发和测试的过程却越来越标准化。因此,很多创新药公司试图把研发试错的过程给外包出去,从而节省大量的成本。这也就诞生了一个黄金赛道,外包服务。跟卖铲子给挖金矿的人是一个道理,自己收取稳定的服务费,而且没有任何的风险。随着专业度的提升,外包也越来越精细化,具体可分为研发外包(CRO)、生产外包(CMO)、定制研发生产外包(CDMO),这些都统称CXO。药明康德:综合性的医药研发外包龙头,覆盖CRO和CDMO领域。康龙化成:CRO行业龙头泰格医药、昭衍新药:临床前CRO行业龙头药石科技:药物分子砌块领域CRO龙头凯莱英:小分子制药CDMO行业龙头药明生物:大分子药物CDMO龙头普洛药业:专注CDMO领域博腾股份:CMO行业龙头3、中药中药股的投资逻辑比较特别,除了中药本身的价格提升,业绩增量主要来自围绕中药养生功能开发的周边消费品。片仔癀:中药一哥,生产用于活血的国宝神药片仔癀,配方受国家保护,其中的野生麝香别人无法获得。片仔癀切入日化领域,面霜受很多年轻女性喜爱。云南白药:用于跌打肿痛活血的神药,它是国内最大的牙膏生产商,利润也主要来自牙膏。4、疫苗疫苗分为一类苗和二类苗,一类苗是国家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比如卡介苗,乙肝疫苗。二类苗是自主选择性接种的,比如HPV(子宫颈肿瘤),流感疫苗。一类苗的价格受政府限制,并且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二类苗没有限价,市场还未完全普及,潜力很大。所以,疫苗股的主要看点在二类苗。智飞生物:靠独家代理HPV疫苗,成为疫苗一哥。康泰生物:肺炎和狂犬疫苗生产龙头沃森生物:主打肺炎疫苗和HPV疫苗,但前段时间有个神奇的操作,公司突然想把研发顺利的HPV疫苗低价卖给别人,引来无数基金经理骂娘。面对质疑,董秘爆出金句:你可以质疑我们的管理能力,但不可以质疑我们的人品。华兰生物:血液制品公司,切入流感疫苗领域。顺便讲一讲COVID疫苗,其实我国的COVID疫苗生产不难,国家委托上面这几家都在生产,但由于出了免费接种的政策,反而打压了这几家的股价。毕竟国家肯定是以很低的成本价采购。5、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一直是医药业的热门领域,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药不如械”。因为医药需要经历漫长的临床试验和审核,而器械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但器械同样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最近的集中采购政策,就瞄准了昂贵的器械行业。原本2万元的心脏支架,被硬生生杀到700元一套。利润被扒干,股价自然也一起趴下。不过,由于器械本身市场潜力很大,那些能进入集中采购范围的优质企业,还是能凭借薄利多销,挤走竞争对手,最终获得业绩增长。迈瑞医疗: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主要从事呼吸机、监护仪等生产,受益于COVID疫情。健帆生物:血液灌流器一家独大,由于尿毒症无法根治,患者对仪器有长时间的依赖。乐普医疗、先健科技:研发心血管可降解支架。大博医疗、凯利泰:骨科耗材龙头。近年来,医疗行业受监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集中采购制度。国家为了保护患者的利益,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采购,集中谈判,从而压低医药价格。一次次灵魂砍价的过程,彻底扒掉了医药商利润的底裤。也让相关医药公司股价大幅跳水。当然,还有一部分公司,是不受集中采购政策影响的,而它们的股价也往往被错杀。在这里,我特地整理了一份不受集中采购政策影响的医药公司。其中不少公司的股价已经在被错杀后开始反弹。WOC,肉都送到你嘴边了,还不赶紧点个赞,收藏一下!第二部分:风险排雷风险排雷是投资者下注前最重要的一道保险。不然的话,对于财务造假,会计师有一套专业的排雷手段,不过我们不需要懂那么多,我总结了5个常见雷区,能帮你避免90%以上的坑:1)不符合常识公司的财务数字是公司经营的结果,它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一旦有完美到不可思议的财务数据出现,我们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常识。2) 过于优秀大部分情况下,市场充分竞争,人员、资金、信息自由流动,一家公司很难取得远高于同行的效率。历史证明,很多过高的毛利率最终指向的就是财务造假。被中概股开膛手浑水公司揭发的辉山乳业,就是谎称自己生产原材料,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大大提升毛利率,却最终被无情揭穿。3) 关联交易这是个会计用语,在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和自己人的交易。很多时候,公司看上去收入利润很高,但实际上却只是虚假交易,左手倒右手。在乐视的财务魔术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被层层掩盖的关联交易。4)大存大贷公司账上趴着很多存款,但同时,公司又拼命向银行贷款。一般来说,贷款需要支付利息,如果有很多现金,又在短期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都会选择还掉一部分贷款。存款和贷款都很高,很多时候就说明这存款并不是自己的,要么是问人借的,要么是伪造的。嗯,没错,存款也可以伪造,比如著名医药白马股康得新就伪造了300亿存款。5)商誉过高很多人一定记得18年的商誉暴雷潮。这里的商誉是个会计概念,在公司收购时候产生。举个例子,如果公司用30块钱,溢价收购了一个账面只有10块钱的东西,那么就会在账上产生20块钱的商誉。你可能会问,公司为什么要当冤大头?因为公司看好这块资产在未来能产生更高的现金流,对得起30块的价格。但如果发现这玩意最终没那么值钱呢?对不起,20块钱的商誉就要减值,从而降低公司的收益。有时候,商誉造成的亏损甚至会超过公司的资产。所以,一定要警惕商誉/净资产的比重超过35%的公司。第三部分:选股的注意事项一、公司再好,也要看价格再好的公司,也要有个合理的价格。价格太高,来不及消化业绩的增长,股价就没办法继续上涨。这时在高位进入,就会妥妥成为接盘侠。永远记住,你真正目的是赚钱,而不是单纯地“陪伴公司成长”。二、警惕估值过高的“抱团股”A股市场正越来越流行机构投资者抱团,很多公募基金为了业绩排名,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一窝蜂地去抱团龙头股,导致龙头股价格被迅速炒高。一些打着科技、成长型名号的基金,一打开来,重仓股全是茅台、五粮液。说难听点,这样的机构跟散户没什么区别。而面对那些被他们炒高的抱团股,一定要有所警惕。一旦抱团瓦解,股价也是深不见底。三、挖掘细分赛道机会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的变现。其实这句话还要再加个条件,要在市场中赚钱,你需要有超越别人的认知。因为你要挖掘信息的不对称性,那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部分。除了我上面讲的大赛道和主要玩家,那些不被人关注的细分赛道,也大有机会。因为少有人关注,就会有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当然,在这篇文章里,我说的大多是大赛道里的主要玩家,没办法覆盖很多细分赛道。这些珍贵的市场机会,我会在每天的股市投研笔记中分享,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我哦。好了,看到这里,你已经在选股方向上超越了90%的韭菜,从此省去大量瞎捉摸的时间。在开始你的投资旅程前,我想再送你三句鸡汤:1、不懂不做,恪守自己的能力圈。——巴菲特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很少有人遵守,因为世界上的诱惑太多,赚快钱是人的本性。2、优秀的投资体系,应该是从自我出发,在自己内心先定一个框架,有一个尺子,然后再拿着这个尺子去市场丈量。“这姑娘看着不错,我要去搭讪”和“我的标准是大胸长腿,这姑娘符合,我去加微信”,是两码事儿。从历史上看,顶级投资人,都无比专一,都是现有大胸长腿标准,再去加微信。3、人是习惯的动物,习惯分为两种:习惯了去做,和习惯了不去做。看完这篇回答,不能让你赚钱,但行动可以。如果这篇9000+字的长文,还不能满足你想学投资学到上头的欲求,那么我强烈建议你看看我的这篇高赞回答:

飞鹤李会计

223 评论(9)

小琪1128

来源:市界文 林夏淅 齐敏倩编辑 刘肖迎时隔不到8个月,中国飞鹤(6186.HK)(以下简称“飞鹤”)再次被做空机构盯上了。跟上次的GMT相比,这次做空飞鹤的Blue Orca(杀人鲸资本)更加来势汹汹,它出具了详细的数据报告。不过,这次做空依旧没对飞鹤股价产生实质影响。2016年以来,飞鹤发展迅猛,业绩好到经常遭到做空机构质疑。这次,Blue Orca和飞鹤到底谁更能站住脚,飞鹤到底有没有“鬼”?01“双杀”飞鹤7月9日上午,飞鹤发公告对前一天Blue Orca做空报告中提出的质疑逐一回击。这是飞鹤上市短短8个月以来第二次遭到做空。2019年11月21日晚间,飞鹤上市的第七个交易日,独立会计研究机构GMT Research就曾发布针对飞鹤的做空报告,直言公司盈利能力居于全球之首、手握大量现金却不分红,具备欺诈属性。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GMT对飞鹤的质疑主要来自于公司好到让人难以置信的业绩表现。飞鹤1962年建厂,最早是黑龙江农垦建设兵团下面的企业,后来改名叫赵光农场。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在农场长大,大学毕业后回到农场,从技术员一直做到厂长。2001年,冷友斌带着公司100多号人创业单干,在齐齐哈尔克东县成立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两年后,非典来袭,飞鹤渠道模式从原来的大经销商变成扁平化的一级经销模式,同年还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的飞鹤还只是一家东北地方企业,利润和盈利增长并不突出。2013年,飞鹤在美国退市,私有化成功,之后就启动“开挂”模式。2016—2018财年,飞鹤收入增长了两倍,税前利润增长超过五倍。而公司超高端产品星飞帆销量更是在两年内增长了7倍。上次的做空,GMT质疑飞鹤短时间内的异军突起,也不明白公司如何在短时间内转型成功并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品牌中脱颖而出。但GMT并没拿出什么实质性证据,因此只是建议投资者规避这只股票。不过,投资者完全没有理会GMT的警示,依旧看好飞鹤。2019年11月21日飞鹤收盘价为6.103元/股,11月25日恢复交易后达到6.855元/股,股价依旧平稳上涨。跟GMT相比,这次的Blue Orca明显是有备而来。Blue Orca在报告中列出9个疑点,把GMT之前的质疑细化到多报婴幼儿配方奶粉收入、少报十亿元的运营成本、多报资本支出、夸大盈利能力等具体财务条目上。虽然比上次的做空报告更加详细充实,但飞鹤的股价依旧和上次一样“坚挺”。7月8日,飞鹤股价上涨7.21%;9日,盘中一度创下18.2元/股的股价新高,不过收盘下跌5%。被做空后,飞鹤发表公告否认Blue Orca指控,同时宣布得益于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超40%。Blue Orca的指控到底能否站得住脚,飞鹤是不是真的会成为下一个瑞幸呢?02各说各话Blue Orca的做空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飞鹤提出质疑并列举相关外部证据,我们依次列举了中国飞鹤最新给出的回应以及相关资料和采访结果。1.Blue Orca认为,飞鹤的物流供应商瑞信达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信达)承担了公司大部分运输工作,但并非独立第三方,其执行董事似乎是飞鹤的员工。这将对报表的可信度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形成一个明显夸大销售的机制。来源:中国飞鹤官网对此,飞鹤方面回应称,Blue Orca所说的瑞信达,是飞鹤合作的物流公司之一,主要负责将其产品从工厂仓库运输至分仓仓库,属于内部调拨,不涉及收入确认,而真正涉及收入确认的是从工厂仓库到经销商的物流环节,瑞信达涉及得很少。同时,瑞信达的法人解德河、股东屈东均与飞鹤无其他关联。市界认为:Blue Orca的质疑与飞鹤的回应并不在同一频道。Blue Orca强调的是瑞信达是否为独立第三方的问题,但证据有限;飞鹤则主要描述了瑞信达到底为公司提供什么服务,即内部调拨和外部流转的问题。2.Blue Orca认为,飞鹤的招股书中显示2018年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IMF)的全渠道零售额为179亿元,但尼尔森数据显示飞鹤2018年的线下IMF产品零售额仅为59亿元,有关部门通过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等渠道收集的零售数据则显示,飞鹤2018年和2019年的IMF产品营收分别为46亿元和65亿元,均较飞鹤自己公布的数据要少49%。同时,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数据中,2017年-2019年给出的IMF市场规模比2014年-2016年给出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存在配合飞鹤造假的可能。对此,飞鹤方面回应称,首先,尼尔森统计的数据可以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但未必能用于全面反映本公司实际运营情况;其次,飞鹤并未向中国商务部申报过运营数据,该报告中所谓的商务部数据并未提供明确来源或链接,可信度存疑;最后,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的变化,是由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口径在2017年发生了变化,相关基础数据仍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奶业协会访谈以及中国海关总署。市界认为:一个问题,两个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尼尔森和弗若斯特沙利文两家公司都是知名的数据分析公司,你更相信谁?3.Blue Orca认为,飞鹤董事长曾在2020年5月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公司雇佣5万名导购员,但招股书中飞鹤仅有5422名全职员工,且对应的人均工资为99095元,此外,中国飞鹤在2019年成为央视第一大广告商,但当年上半年广告费用却下降了11%,两项费用存在少报的可能,从而夸大利润。对此,飞鹤方面回应称,董事长曾提及的5万多名人员是包含了本集团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店的所有市场服务人员所得出的数字,并不属于公司员工。此外,2019年飞鹤减少了在央视一套的广告投放时间,增加了央视九套和十四套的广告投放时间,由于不同频道广告投放单价不同,这种调整控制了整体广告成本。此外,电视广告只是飞鹤整体推广渠道中的一部分,飞鹤作为议价能力较强的供应商,在其他推广渠道能够通过折扣控制整体成本。市界认为:关于“编制外”的导购等服务人员是否应该计入飞鹤的员工总数,这其实是一个相对模糊的问题。对飞鹤而言,其实只要体现了自己的销售成本即可(如在销售费用中反映),面对Blue Orca质疑其未披露的全职和兼职销售代表的成本至少为9.25亿元,飞鹤需要更加详细的说明。人均工资方面,飞鹤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当地的工资水平确实不高,2018年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仅6.37万元,Blue Orca也许没有考虑到地域性问题。广告支出方面,市界综合在央视官网查询和得到的一份报价比较发现,央视一套的同时段广告价格确实比央视其他频道多。比如20点黄金档电视剧开播前,央视一套30秒广告售价为36万,央视14套20点左右的时段即使在周末,30秒广告的售价也不足30万。从整体来看,近几年飞鹤销售费用的绝对值在行业内并不算低,但从其占收入比重来看,确实从2016年的36.61%降至2019年的27.95%。4.Blue Orca认为,飞鹤子公司飞鹤泰来在2020年才获得生产配方奶粉的许可证,但2018年-2019年就产生了数十亿收入并缴纳了数亿元税款,这两者间存在矛盾。对此,飞鹤方面回应称,飞鹤泰来确实在建设中,过去两年的收入是飞鹤泰来的贸易活动带来的,而非生产活动。同时飞鹤取得税务局出具的纳税证明,证实其在2020年1-6月的纳税总额为19.3亿元,同比增长34%。市界认为:纳税确实不能证明收入或利润是100%真实的,但如果按照Blue Orca的说法,飞鹤相关的收入造假,意味着飞鹤为这部分虚增的收入缴纳了19.3亿元的税费,“化妆”成本那是相当高。5.Blue Orca认为,飞鹤在招股书提出需募资三个项目,存在夸大资本投入的问题。其中克东工厂已经在2018年完工,2019年IPO招股书中却再次作为募资项目被提出;金斯顿工厂的募资金额为3.3亿加元,但海外新闻显示建造商宣布的投入成本为2.08亿加元;吉林工厂的建设在2019年IPO前已经基本完成,但仍被作为募资项目在招股书中出现。对此,飞鹤方面回应称,克东工厂此前完工的是包装能力的扩展,招股书中的募资项目指的是配方乳粉智能化生产能力的扩展;宣布成本为2.08亿加元的海外建造商,承担的只是金斯顿工厂的主体工程建设而非全部;吉林工厂此前完成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再进行一系列许可证申请、政府验收、竣工备案等工作,已发生3.56亿元开支。市界认为:Blue Orca单纯凭借克东工厂面积无变化推断前后项目重复,和通过主体建筑商公布的投资额推断整体投入,都缺少一些说服力,但在吉林工厂的问题上,飞鹤给出的回复稍显单薄。其实,针对在建工程中的建筑物,这一肉眼可看的资产,通过实地查看就可予以验证。既然双方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最简单的方法其实就是请具有公信力的投资机构或者媒体去现场走一圈,就都清楚了。6.Blue Orca认为,飞鹤旗下有5家子公司未经审计,负责飞鹤关键销售子公司审计工作的是黑龙江当地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而非安永,且这家事务所近期因质量低劣受到当地咨询机构批评。对此,飞鹤方面回应称,飞鹤及其子公司均已经过安永审计,且安永已出具相关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市界认为:飞鹤年度报告中体现的审计机构有且仅有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如果Blue Orca所说的情况确实存在,那么飞鹤可能存在集团和组成部分(子公司)审计机构不同的情况。理论上来讲,集团审计师(即安永)应对整体报表负责,并且参与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过程,如果对重要子公司审计机构专业能力有质疑的,应该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重点关注。但业内人士告诉市界,现实中的情况并没有如此严谨。由于审计工作需要提前制定计划,人员安排十分紧凑,集团审计项目组通常只会根据预计的工作量规划时间,对于子公司的审计工作可能无法严格把关,需要“合理利用他人工作”,直接使用子公司审计机构提供的报表数字,成为一个业内的普遍现象。万一出现问题,集团审计师需要承担责任,子公司审计师也要负责。7.Blue Orca认为,飞鹤多年前曾以“AMERICAN DAIRY(代码ADY)”作为一家美国上市公司进行长达10年的交易,之后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项调查后,主要审计师离职,公司重申历史财务数据并承认一年内净利润被高估29%,之后更换了4家审计机构,最后在伪造财务业绩的传言中走向股价暴跌,2013年才进行了私有化。对此,飞鹤方面无回应。可查询到的是,飞鹤确实曾经以“飞鹤国际”的名称在2013年从美股退市。当时《第一财经日报》曾报道称,飞鹤国际作为中国赴美上市第一股,在美国股市跌宕近十年后终于出台“私有化”方案,但过低的收购价引起很多非议。8.Blue Orca认为,在美国市场上,飞鹤的反向收购不仅失败了,收入也一直在下降,但在香港IPO时,飞鹤被认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婴幼儿配方奶粉公司,净利率也高达29%,甚至超过了苹果、腾讯和阿里等企业,一反过去在美国上市时难以持续盈利的状态。对此,飞鹤方面无回应。飞鹤的盈利能力确实甩出同行好几条街,不过仅因盈利能力太好这一点出发去质疑一家公司,论据并不充分。要知道,涪陵榨菜的净利率超过30%。9.Blue Orca认为,飞鹤的重要供应商原生态牧业是飞鹤最重要和最大的供应商,但二者的经营业绩却呈现相反发展态势,其中存在一种可能,即飞鹤实际控制着原生态牧业,并且将亏损和成本体现在供应商账面,从而提高自身利润。对此,飞鹤方面回应称,招股书中已有详细披露。市界查阅招股书信息发现,其中确实提及原生态牧业与其创始人冷友斌之间有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但仍将其列示为独立第三方。某资深注会人士告诉市界,关于关联方与否,他们在审计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求企业提供一份关联方清单,企业要对清单的准确性/完整性保证。2020年7月9日,港股飞鹤收盘价为16港元/股,Blue Orca根据“大刀阔斧”的调整后,给出估值则为5.67港元/股。在7月9日一大早飞鹤给出的澄清公告末尾,公司提示道,股东务需知悉,相关指控乃Blue Orca之意见,其利益未必与股东之利益相符一致,而其亦可能蓄意打击本公司及其管理层之信心,损害本公司的声誉。那么这家名为Blue Orca的做空机构,真的来者不善吗?03杀人鲸图什么?美国的做空机构,主要包括浑水(Muddy Water)、香橼(Citron)等。一般通过分析、尽职调查等出具研究报告,为市场提供企业的负面信息并举证,通过可以赚取股价差额的金融机制获取利润。具体来说,比如浑水先向券商借来1股A公司的股票,约定1个月后归还,然后卖掉这1股股票,此时A公司股价为10元/股,那么浑水的兜里就有10元。然后浑水发布精心准备的做空报告,打压股价至2元/股,这时候浑水再花2元钱把股票买回来还给券商,那么一卖一买间,浑水就赚了8元。相比之下,做多的机构可以理解为与企业共同成长,盈利角度来看虽然缓慢但可持续;反之,做空机构一旦成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可观盈利,但在行业内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信念”的行为。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于“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的责任感,做空机构的动机更多来自于利益驱使。近两年美国的做空机构对中概股的做空和港股上市企业的做空屡见不鲜,但真正成功的也十分有限。不得不承认的是,做空和做多都属于不可缺失的市场行为,虽然做空机构本意为逐利,但做空的过程中,有实力的企业能够给予有力的反击,同时让企业信息披露更为公开透明,倒下的企业则本身就存在腐坏。回到飞鹤身上,公司之所以被做空机构盯上,是因为近年来的业绩表现。跟同行业公司相比,2017年之后,飞鹤营收增速一直秒杀同行。其他同行营收增速一直低于40%,可飞鹤营收增速一度接近80%,2019年飞鹤营收增速回落至32%,但依旧比排名第二的澳优高出7个百分点。因为太优秀而受到质疑的,还有飞鹤的毛利率。2016年开始,飞鹤毛利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且和另三家公司的差距逐渐拉大。2019年,公司毛利率比排名第二的贝因美高出将近20个百分点。飞鹤称,公司毛利率水平高得益于高端产品的快速发展。但乳业分析师宋亮向市界表示,由于疫情以及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奶粉消费更理性等因素,今年开始,婴幼儿配方奶粉会出现消费降级的趋势。中端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会上升,而高端婴幼儿奶粉的市场份额将会缩水。对走高端路线的飞鹤来说,一直保持如此高的毛利率水平将会很困难。对于飞鹤来说,要在经受做空机构质疑的同时,在经济的冲击中维持靓丽的业绩,并非易事。

236 评论(14)

咖啡熊33

1、对大盘,大盘股(白线)上得比小盘股(黄线)快,要出现回调,而黄线上涨比白线快,则会带动白线上。 2、涨跌比率大于1而大盘跌,表明空方势强,反之多方强。此状况高位看跌低位看涨。 3、成交量大的股票开始走软,或者前期股市的热门板块走软,当小心行情已接近尾声。 4、股票基本走软,市场在热点消失还没有出现新市场热点的时候,不要轻易去买股票。 5、成交量屡创天量,而股价涨幅不大,应随时考虑派发,反之成交量极度萎缩不要轻易抛出股票。 6、大盘5分种成交明细若出现价量配合理想当看好后市,反之要小心。 7、成交量若上午太小,则下午反弹的机会多,如上午太大,则下午下跌概率大。 8、操作时间最好在下午,因为下午操作有上午的盘子作依托,运用60分种K线分析,可靠性好。 9、上涨的股票若压盘出奇的大,但最终被消灭,表明仍会上涨。 10、一般股票的升跌贴着均价运行,若发生背离将会出现反转。 11、盘面经常出现大手笔买卖,买进时一下吃高几个档位,表明大户在进货。 12、个股在盘整或下跌时,内盘大于外盘,且阴线实体小,成交量大,日后该股有行情的可能性大;大盘暴跌,而该股没跌多少或者根本没跌,下档接盘强,成交放得很大,后市有戏的可能大。 13、股价上冲的线头(曲线)绝对的多于下跌的线头时当看好该股。 14、在下跌的势道里,应选逆势股;在上涨的势道里,应选大手笔买卖的股票。 15、开盘数分种就把股价往上直拉,而均线没有跟上,往往都是以当天失败的形式而告终。 16、当日下跌放巨量,但收的阴线实体不大,而且大部分时间在昨日收盘以上运行,第二天涨的机会多。 17、涨幅在5-7%以上,内盘大于外盘,高点不断创新,低点不断抬高,说明有机构大户在进货。 18、分价表若是均匀分布说明大户不在里面,否则有大户介入。

330 评论(12)

熊猫盖盖

他的肺和他的会计,他的销售,他的罚款,我们还是应该可以接受的,这个还是要看自己超出的范围怎么样的。

143 评论(12)

曦若若往

这个你要问飞鹤的品牌总部了,对每个区域是有保护的,看他们是怎么制定的制度,还有就是有确实证据,那个区域有没有经销商,都是要考虑的,直接打飞鹤总部客服电话举报或者投诉就好了

97 评论(9)

姣姣Devil

罚款力度还是挺大的,而且如果被本区域的抓住还要严重的,最严重可能会取消代理的资格的。所以还是都遵守规律的好。

111 评论(15)

niftynifty

想选择一个股票,首先要对这个股票做出预期的一个意向,对这个公司会有什么样的一个业绩,然后再对这个股票整体分析,然后再看这个股票最近的走势。

10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