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8

木图先生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准则报损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miao1211

已采纳

你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规定: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一)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并且少数股东有能力予以弥补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二)公司章程或协议未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该子公司以后期间实现的利润,在弥补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承担的属于少数股东的损失之前,应当全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因此,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如沿用原准则(制度)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思路,即采用按权益法调整后再抵销调整的方法的,则与原准则(制度)下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相比:1、原贷记的“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可按母公司、少数股东分担情况,转为贷记“未分配利润”项目及“少数股东收益”项目;2、原借记的“累计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可按母公司、少数股东分担情况,转为借记“未分配利润”项目及“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但是,归属于母公司承担的、以前年度“累计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部分,应转为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关于补充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所有子公司,母公司持有其股权而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均采用成本法核算。因此,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再采用权益法核算。该些权益法核算内容,移至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进行处理。在进行权益法调整之后,再按原方法进行合并抵销调整分录的编制。由于原“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不再单独列示,转而由母公司、少数股东按规定分别承担,因此,顺着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思路,分析得出上述正文的抵销分录的调整办法。总之,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1、母公司个别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超额亏损”所导致的“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不再存在,通常情况下应冲减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只有在“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并且少数股东有能力予以弥补的”,才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会计准则报损

334 评论(15)

sunjinghong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的有关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因此,原准则(制度)下的“待处理财产损失”,已经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中有关资产的定义,更不可能符合资产的入账条件,所以,不能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而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而是应当将损失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由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的有关规定,企业的财产损溢应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处理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应无余额。另外,对于年中各月末“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余额,可以根据该财产的流动性分别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下。

177 评论(13)

交换礼物

所得税是减按15%按10%交所得税

175 评论(10)

月兮月兮

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63 评论(9)

就爱装修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三)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企业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提后, 可以转回。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第六章第四十二条规定,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财政部发布的《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附录》规定,一般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是: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范围较旧准则有所扩大。

旧准则体系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形成的损失分别计入不同的损益类科目,比如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等。新准则体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要求统一记入新设置的“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计提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减值准备类科目。资产价值回升时,借记有关减值准备类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规定: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的,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坏账,一般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但经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坏账损失时,应冲减坏账准备。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坏账准备金的部分,可在当期直接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坏账准备

259 评论(14)

水果西瓜太郎

每年的计提坏帐准备金额都是=年应收帐款*坏帐准备提取率,多了要冲回,少了要补提例如第一年计提坏帐准备5000元,如第二年实际发生坏帐6000元第二年末计提坏帐准备时:预计发生坏帐5000元,则应计提坏帐准备5000+1000元。如果第一年计提还帐准备5000元,第二年实际发生坏帐4000元,则第二年末计提坏帐准备时,若预计发生坏帐5000元,则应计提坏帐5000-1000=4000元。你的分录是正确的。发生坏帐时分录:借:坏帐准备贷:应收帐款1.未发生坏帐应转回资产减值损失借:坏帐准备 2000贷:资产减值损失20002.如果下年没有应收或遇付等需要记提坏帐准备的款项则和第一一样将资产减值损失转回50003.已确认坏帐并转销了应收款项,则应将应收帐款转回借:应收帐款 贷:坏帐准备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帐款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9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