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然然
关于长期借款的会计核算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的各项借款。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长期借款的会计核算,一起来看看吧:
(1)长期借款取得的核算
企业借入长期借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一一本金”科目;如存在差额,还应借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
【例】某工业企业于2005年10月30日从银行借入资金5 000 000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6%(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所借款项已存入银行。该企业用该借款于当日购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4 950 000元,另支付运杂费及保险等费用50000元,设备已于当日投入使用。
①取得借款时,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 000 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5 000 000
②支付设备款和运杂费、保险费时,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5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000
(2)长期借款利息的核算
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实际利息费用,应当记入有关资产或成本、费用。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长期借款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差额计入“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例】承上例,该企业于2005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借款利息。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50 000
贷: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50 000
其中,计提的长期借款利息= 5 000 000×6%×2÷l2=50 000(元)
另外,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每月月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同上。
(3)长期借款归还的核算
企业归还长期借款的本金时,借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按已计提的利息,借记“应付利息”科目,按转销的利息调整金额,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应按归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差额借记“在建工程”“财务费用”“制造费用”等。
【例】承上例,2008年10月30日,该企业偿还该笔银行借款本息。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25 000
长期借款——本金 5 000 000
——应付利息 875 000
贷:银行存款 5 900 000
本例中,2005年10月30日至2008年9月31日,该企业已经计提的利息为875000元,应借记“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科目,2008年10月应当计提的利息25 000元,应借记“财务费用”科目,长期借款本金5 000 000元,应借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实际支付的长期借款本金和利息5 900 000元,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一人一兀
1.本科目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上(不含1 年)的各项借款。2.本科目应当按照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分别“本金”、“溢折价”、“交易费用”等进行明细核算。3.长期借款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借入长期借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金),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本科目——利息调整,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本科目(溢折价)。(2)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实际利率与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差异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长期借款折价和交易费用摊销金额,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溢折价、交易费用);摊销的溢价,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清晨依恋静雪
处理长期借款的账务的方式:民间非营利组织借入长期借款存入银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归还借款时,借记“长期借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为日常业务活动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筹资费用,借记“筹资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伊可grace
借银行长期贷款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长期借款——利息调整贷:长期借款——本金会计分录的种类: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发生变化;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