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前途
国家会计领军人才,是2007年财政部发布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按照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4类,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1000名左右会计领军人才,担负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引入淘汰机制。培训分为3个考核周期,实施定期淘汰。取得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证书者,将择优聘任为财政部会计准则、内部控制标准咨询专家组成员。国家会计领军人才申报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守信[3] 。2.在中央管理企业,或在上市公司中担任总会计师,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3.具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或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考试国家合格标准。4.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5.年龄不超过4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到2010年9月);身体健康。除个人自愿申请外,中央管理企业可依据上述条件推荐本单位2—3名后备干部参加培训选拔;中央有关主管单位、各省级财政部门可依据上述条件推荐2—3名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高级会计人才参加培训选拔。
Bulabula789
一、加强清算账户管理,增进清算账户管理的灵活性
由于集中核算系统在清算账户的管理上,采用了逻辑上分散于全国各地的集中核算系统、物理上集中于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的账户管理系统,使得清算账户灵活性不够,需要改善数据集中系统与支付系统的账户管理系统进行充分地整合。
(一)账户管理统一化
现在,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实行三级核算、分级管理的模式,因此,数据集中系统应充分体现对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建设的建议这一模式的要求,会计主体(核算主体)对账户管理应拥有足够的自主权。
(二)增强清算账户头寸弥补方式
按当前的大额支付系统运行规则和集中核算系统功能设定,清算账户出现头寸不足时,在清算窗口时间内,允许其他支付系统商业银行参与者以主动发起大额支付业务或透支账户,管辖人民银行以单边业务的方式进行弥补,造成透支行拿着从他行拆借来的资金票据(特指拆出行开具转账支票的方式),到柜面无法记账的不合理现象。因此,数据集中系统应该允许管辖人民银行对透支账户以双边业务记账的方式进行弥补,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协助商业银行弥补头寸时横向调剂的作用,从而尽量缩短清算窗口开启时间。
二、实现数据全球集中化
实现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全球集中,是提高中央银行会计管理和金融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当前人民央行会计核算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要改变以往因地域限制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分散状态,把全国各个分支机构的会计数据纵向集中;同时,应当通过与人民银行国库、发行和财务等其他相关业务系统的连接完成各项会计业务数据的横向整合,突破人民银行会计数据的部门限制。要将所有账户集中放在总行运行管理中心,所有财务数据集中存储于会计档案数据库,充分满足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对会计数据集中的需求;实现实时查询核算数据,为信息共享奠定数据基础。
三、完善会计核算监督机制
人民银行目前使用的二次会计凭证要素录入的'事后监督系统方法,效率低下、重复性高,且不易发现风险案件。随着核算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用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有机结合,提高了监督效率和质量。范围上,既要支持以中心支行为监督单位,也要支持跨行核算主体交互监督;方法上,提供多种监督方式完成对各类业务处理的全面过程化监督,充分适应会计核算业务处理依据和处理方式的变化。
四、强化业务培训与人才交流,培养综合会计人才
各级行要在稳定充实现有会计队伍的基础上,一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如集中学习、网络在线进行实时互动交流等,使会计人员能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的技能,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加强会计管理部门与业务操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进业务操作流程,强化会计风险控制,实现信息共享最大化,加强会计分析与宏观决策有效结合的研究,更好的发挥会计工作为金融服务的职能。
Rita泱泱
会计领军人才的定义是高级会计人才中能够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高端会计人才。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杨枝甘露儿
一、转变观念,尽快适应会计财务工作新形势1.从职能作用上转变观念央行职能转变后,会计财务部门要真正发挥在行使央行职能中的基础性作用,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更加注重发挥“窗口”指导作用,体现金融服务的社会效用,在推动辖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2.从管理方式上转变观念应尽快从传统的管理方式中摆脱出来,融入现代进步的理念,把先进的管理手段借鉴到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管理机制。3.从工作标准上转变观念基层行开展工作应从提高工作标准上转变观念,衡量工作发展进步不但要与以前比较,与横向比较,还要看是否促进了内部建设,是否发挥了“窗口”指导作用,提升了人民银行的社会形象和地位。二、提高素质,提高会计财务工作能力 1.培养制度执行能力首先要熟练掌握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要把提高执行制度的能力作为促进会计事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是必须依法办事、按章办事,不折不扣地执行规章制度。2.培养综合业务能力会计财务工作更加注重管理、更加注重调研,要求会计财务人员不但要精通业务,还要培养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和数据分析等能力。培养对业务信息进行系统加工、处理和反映的综合能力等等。3.培养工作创新能力会计财务人员应自觉培养工作上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与时俱进,瞻前思考,提高工作创新能力。4.培养协调沟通能力要与上下级行之间进行政策传达、业务指导、信息上报、情况反馈等等。对外服务,只有熟练掌握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准确把握金融工作方向,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有协调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会计财务人员自觉培养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非常必要。5.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耐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要有积极的心态,健康向上的思维方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加强自我修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三、提升基层央行会计财务工作能力的建议1.营造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的氛围、强化业务培训工作、强化业绩考核制度、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2.拓宽业务范围、发挥金融服务职能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大会计管理体制、加强宣传引导,实现财务管理全员化、加强窗口指导,促进金融事业发展3.搭建交流平台、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内部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建设、搭建与金融机构交流业务的平台
此夏若空820
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自2005年12月启动,至2009年共招收16个班650多名学员。学员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多数人具有境外学习、工作经历,几乎全部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目前,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业内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2007年,财政部发布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按照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4类,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1000名左右会计领军人才,担负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 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的培训周期为6年,分为集中培训和跟踪管理2个部分,跟踪培训实行在职学习、实践考核与跟踪培训相结合。据了解,培训将引入淘汰机制。培训分为3个考核周期,实施定期淘汰。取得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证书者,将择优聘任为财政部会计准则、内部控制标准咨询专家组成员。 申报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守信。 2.在中央管理企业(含中央管理金融企业,下同)和省属大型企业担任分管财务的企业负责人、财务部门主要领导及其后备人员,或在上市公司中担任总会计师,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 3.具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或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考试国家合格标准。 4.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5.年龄不超过4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到2010年9月);身体健康。 除个人自愿申请外,中央管理企业可依据上述条件推荐本单位2—3名后备干部参加培训选拔;中央有关主管单位、各省级财政部门可依据上述条件推荐2—3名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高级会计人才参加培训选拔。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