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木源家居
编辑词条 大学城 ①“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通常指的是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Town)。《教育大辞典》把"大学城"解释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1] 大学城的功能主要是为高校提供基础设施和后勤系统社会保障,通过一定机制吸纳高校入城办学。国外大学城的生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成,如美国的波士顿,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大学城,它们都经过百年以上的历史自然形成;另一种是主动构建,如美国的密苏里、日本的筑波大学城等,它们是二战后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由国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而共同构建的。[编辑本段]重庆市大学 在中国,大学城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继高校合并、高校扩招之后高教领域的又一大手笔。2000年8月,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序幕,其后上海松江、北京昌平等大学城相继拔地而起,仅两年时间,全国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达50多座,涉及21个省、市。2002年投入325.89亿元,校园建筑总面积达1436.97万平方米,容纳高校134所,在校学生59.7万人。[2] 时至今日,大学城建设仍风起云涌,而且争先恐后做"大"文章,且有相当部分占用了耕地。 大学城在中国的迅速崛起,其原因主要是:科教兴国大前提,高校扩招大背景,城市化加速大契机。与传统办学模式相比较,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特色,研究者普遍认为,大学城建设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供给,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办学质量",它闯出了一条"集约化"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带来了蓬勃生机。然而,在大学城"蓬勃发展"的背后,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或隐藏着巨大的发展隐患。究其根源是发展价值观的错位,若不及时加以修复,就会演变成现实的"围城"和"大圈地"运动,重蹈几年前各地大建经济开发区的覆辙。因此,从理论上认清中国大学城建设的价值错位,并指导在实践中进行修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中国大学城建设的价值错位 所谓价值错位,是指价值取向离开原来的或应在的位置。中国大学城建设发展中出现了价值错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创建规划错位、发展模式错位和生存理念错位。现分述如下: (一) 创建规划错位 规划是一种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行动的蓝图。中国大学城在创建规划方面,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错位: 1、 用地规划趋大化 一些地方政府对大学城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条件缺乏应有的论证,对大学城定位不准,草率从事,好大喜功,以致于大学城越建越大,廊坊东方大学城占地6.7平方公里,湖南"岳麓山大学城"占地44平方公里,河南"郑州大学城"和湖北"黄家湖大学城"都是50平方公里。已开工的"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43平方公里;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面积则高达70平方公里…… 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在兴建或拟建大学城项目,少则一两个,多则八九个,而且是集教育、商贸、房地产、娱乐等于一体的。在全国的50多个大学城的建设用地中,有相当部分为耕地,用地多为行政划拨,农民因征地获得的补偿偏低。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的根,这种大量占用耕地的行为是短视的非持续发展的行为。正如位于广州番禺区的小谷围岛上正热火朝天地打造"中国第一大学城"之时,当地居民却说:"大学城规划的时候曾说房不上山、树不能砍,如今小山丘推平了,树更不知砍了多少,岛上生态、气候都被破坏了,这可是广州的肺呀! ②大学城(University City)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城市,是圣路易斯的卫星住宅城。人口4.2万(1980)。1906年设市。自1905年以来为华盛顿大学所在地,故名。 国内著名大学城案例:
贰格格的爹
是在榆中县,学校一校两址,本部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316号,分部位于兰州市榆中县骆驼巷,甘肃省财贸学校是1979年经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财经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附设成人中专),现为省级和部级重点中专。目前还设有省电大甘肃省财贸学校直属工作站和省电大职业技术学院文经部,与电大合作开展高职教育。师资力量:学校有一个富有朝气、素质较高、创新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精干、敬业的教职工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81人,其中专兼职教师56人,具有高级职称者18人,中级职称者35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效果良好。学校设一校两部。本部位于兰州市城区,交通便利,分部位于榆中县骆驼巷,环境优雅。总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达7,500平方米。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学校斥资1000万元,在本部新建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微机室、财会模拟实验室、市场营销实训室、语音室、电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各类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拥有486、586微机120余台,投影机、幻灯机、传真机、VCD等先进教学设备50余台,书库藏书60,000余册,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需要。建校以来,先后为振兴甘肃经济及供销合作事业输送各类毕业生3700余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被甘肃省高等教育自考委员会指定为全省财会专业中专教育自学考试主考学校,被甘肃省劳动厅和社会保障和财政厅分别批准为全省计算机定点培训学校和会计电算化定点培训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按照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突出财经专业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实用人才。秉承“以人为本,注重能力,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已初步办成中、高等职业教育并举的特色职业学校。学校现代化教学管理设备齐全,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学校普通中专现设有10多个专业,电大专科高职班设有5个专业。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经验丰富、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有专兼职教师66人,专任教师56人。专兼职教师中90%具有本科学历,86%具有高、中级职称,专业课教师占全部专任教师的78%。目前各类在校学生人数1400多人(其中学历教育1103人)。学校对学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已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兰州地区三大就业基地。学生遍布各行各业及沿海各地。据省人事厅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同类中专学校中名列前茅。开设的专业:主要专业设置有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股份制会计等。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还增设了物业管理、保险代理、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专业。学校面向全省招收高、初中中专学生,附设成人中专、大专,开展多层次办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