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ielove123
营业成本是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各种直接费用。
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一、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二、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企业应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其他业务成本的确认和结转情况。销售产品、商品和提供劳务的营业成本,是由生产经营成本形成的。
扩展资料:
营业成本的核算:
1.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2.其他业务支出
“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用于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其他业务支出”账户下,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设置明细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成本

小果子真不赖
营业总成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新准则取消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划分,将这些业务产生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统一在“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中列示。这样删繁就简,更加务实,而且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日益多元化,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逐渐模糊,按大类列示,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做法。“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改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进行反映; 原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反映的经营收入全部合并到“业务收入”科目中进行反映,对应的原来在“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反映的经营成本和税金分别合并在“营业成本、营业税金”科目中反映。
金舟创元
最大的区别就是新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中《利润表》对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销售费用)单独列示,营业成本指的是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之和,而营业费用就单独等于销售商品时发生的费用。营业费用又名销售费用(损益类中的费用类账户),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 与销售有关的差旅费应计入销售费用。营业成本也称运营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它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相对应的一组概念。
残殃之暮
企业所得税A类表中第三行营业成本是指主营成本,不包括管理费、财务费、营业费、营业税金及附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收入数额,不参与计算。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成本数额,不参与计算。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本行数据与利润表列示的利润总额一致。
根据以上要求,由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不参与计算,也就是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