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4

大锅饭饭饭饭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支行国库会计业务培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平亮装潢小余

已采纳

(一)会计科目1.资产类科目(1)中央预算支出(总库专用)。核算总库办理的财政部核准的中央预算支出。拨付预算支出资金时借记本科目,预算支出资金缴回时贷记本科目。(2)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核算本行代财政部支付的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项。本行兑付时借记本科目,辖属行上划或总库与财政部清算资金时贷记本科目。2.负债类科目(1)中央预算收入(总库专用)。核算总库收纳的中央级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收入的退付款项、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中央分得部分和中央给地方的预抵税收返还等款项。本科目下按收入种类等分设账户。收入增加时贷记本科目,退付时借记本科目。(2)地方财政库款。核算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的固定收入、共享收入分得部分、补助收入、专项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的退付和地方预算拨款、拨款的缴回、补助支出、专项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等款项。本科目下按与预算级次相对应的财政部门等分设账户。库款增加时贷记本科目,库款减少时借记本科目。(3)财政预算专项存款。核算各级财政部门预算资金的专项存款。本科目下按存款类别等分设账户。存款增加时贷记本科目,存款减少时借记本科目。(4)财政预算外存款。核算各级财政预算外资金的收纳、支拨或上解。本科目下按存款单位等分设账户。存款增加时贷记本科目,存款减少时借记本科目。(5)待报解中央预算收入。核算各级国库当日收纳的、未报解的中央预算收入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当日收纳款项时贷记本科目,报解、退付、结转时借记本科目。(6)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核算国库各分支库当日收纳的、未报解的,以及未结转的地方预算收入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本科目下按地方预算级次分设账户。当日收纳款项时贷记本科目,报解、退付、结转时借记本科目。(7)待报解共享收入。核算国库各分支库收纳的、待划分的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共享收入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本科目下按共享类别分设账户。当日收纳的共享收入款项贷记本科目,划分、退付、结转时借记本科目。(8)代收国家债券款(总库专用)。核算总库收到的国家债券发行款项。本科目下分别按发行机构、国家债券种类、发行年度等分设账户。收到国债发行款项时贷记本科目,总库转入“中央预算收入”科目时借记本科目。(9)国家债券兑付资金。核算财政部通过人民银行总行拨付的国债还本付息款项及手续费。收到财政部拨入资金时贷记本科目,总库拨出资金时借记本科目。3.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1)大额支付往来。核算支付系统发起行和接收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支付结算的往来款项。年终将本科目余额全额转入“支付清算资金往来”科目,余额为零。(2)小额支付往来。核算支付系统发起行和接收行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办理支付结算的往来款项。年终将本科目余额全额转入“支付清算资金往来”科目,余额为零。(3)支付清算资金往来。核算支付系统发起行和接收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办理支付结算的汇差款项。年终,“大额支付往来”、“小额支付往来”科目余额分别核对正确后,结转至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并结转下年。(4)同城票据交换。核算国库参加同城票据交换提出、提入的票据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年末日余额为零。(5)国库待结算款项。核算人民银行国库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生的临时性、过渡性款项和因预算级次不清、待划退等原因而待处理的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余额轧差反映。本科目下按资金清算方式分设暂收、暂付户,按待处理款项性质分设专户。收入时贷记本科目,划分处理时借记本科目。(6)行库往来。核算本行国库部门与会计营业部门之间的往来款项。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国库部门与会计营业部门分别开立对方账户,双方记账金额相同,方向相反,每日发生额、余额核对相符,并表后科目余额为零。(7)国库内部往来。核算不在同一人民银行机构内的支库与管辖国库之间的资金往来款项。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管辖国库在科目下按辖属支库分设账户,支库在科目下设与管辖国库往来分户账。管辖国库与辖属支库记账金额相同,方向相反,每日发生额、余额核对相符,并表后科目余额为零。(8)联行往账(总库专用)。核算发报行向收报行划出的联行款项。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新年度开始,将本科目余额不通过分录直接转入“上年联行往账”科目。(9)联行来账(总库专用)。核算收报行收到发报行划来的联行款项。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收报行收到电子计算中心寄来的对账表与联行来账卡片核对相符的,转入“已核对联行来账”科目。新年度开始,将本科目余额不通过分录直接转入“上年联行来账”科目。(10)待结算财政款项(商业银行、信用社专用)。核算国库经收处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报解和代理国库收纳、划分、报解、退付的各级预算收入款项。本科目下,国库经收处设置“待报解预算收入专户”;代理国库设置“待处理款项”,以及“待报解中央预算收入”、“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待报解共享收入”等专户,其中:“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专户下按预算级次分设“省级”、“地(市)级”、“县(市、区)级”和“乡(镇)级”分户,“待报解共享收入”专户下分设“中央与地方”和“地方与地方”分户。4.表外科目(1)重要空白凭证。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核算行库往来专用凭证、联行报单、支付系统往来凭证、国库资金汇划专用凭证以及其他重要空白凭证的入库、使用和库存。本科目下按重要空白凭证的种类设分户账,重要空白凭证以每份1元的假定价格记账。调入、收回或领入时,记收入;调出、使用或销毁时,记付出。本科目余额是重要空白凭证的库存份数。(2)有价证券及收款单。核算本行管理的应兑未兑国债收款单。本科目下按国债收款单的种类设分户账,按国债收款单的未兑本金金额记载。移入时记收入,兑付时记付出,余额为国债收款单的未兑本金金额合计数。(3)已兑付国家债券。核算本行收到已兑付的国家债券及其上缴、销毁业务。本科目下按已兑付国家债券的种类、年度设分户账,按券面实际金额记载。收券、入库时记收入,上缴、出库或销毁时记付出,余额为已兑付国家债券的库存数。(二)会计账户人民银行国库按会计科目设置总账,根据科目日结单登记借、贷方发生额,并结计余额,每日综合平衡。各级国库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相应的分户账。(三)登记簿各级国库应按预算收支核算等业务的需要设置以下登记簿(表):1.预算收入登记簿。按预算级次、征收机关、预算科目、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2.预算支出登记簿。按预算支出科目、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3.直接支付清算额度登记簿。按代理银行、预算单位、预算科目、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4.授权支付清算额度登记簿。按代理银行、预算单位、预算科目、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5.预算收入退库登记簿。按审批机关、预算级次、预算科目、退库原因、退库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6.国债发行登记簿(总库专用)。按债券种类、缴款单位、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7.国债兑付本息款登记簿。按债券种类、兑付行、本金、利息等要素进行登记。8.国债收款单存根联登记簿。按收款单种类、号码、移交金额、兑付情况要素进行登记。9.通讯联网登记簿。可用通讯联网对账单代替。10.业务量登记表。按库逐日登记。11.国库会计业务系统日志。按操作人员、进出系统时间和操作内容进行登记。12.资金往来查询登记簿。按资金清算种类序时逐笔登记。13.资金往来查复登记簿。按资金清算种类序时逐笔登记。14.国库内部往来发起登记簿。按发起业务种类序时逐笔登记。15.国库内部往来接收登记簿。按接收业务种类序时逐笔登记。16.业务交接登记簿(见格式1)。按各会计事项进行逐项登记。17.会计资料交接登记簿(见格式2)。按会计资料进行逐项登记。18.会计重要事项登记簿(见格式3)。按会计重要事项内容进行逐项登记。19.会计主管授权登记簿(见格式4)。按会计主管授权事项进行逐项登记。20.柜面监督登记簿(见格式5)。按预算收入、退库、拨款、报表等业务种类进行审查时,对发现的不合规情况及处理的结果进行逐项登记。21.同城票据交换退票登记簿(见格式6)。按退票原因、场次和凭证种类序时逐笔登记。22.行库往来票据签收登记簿(见格式7)。按业务发生时间序时逐笔登记。23.行库往来对账登记簿(见格式8)。按对账部门、业务发生情况序时登记。24.国库计算机运行日志(见格式9)。按运行情况逐日进行登记。25.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保管登记簿(见格式10)。按重要空白凭证种类、起讫号码,以及收入付出后的留存份数登记。26.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见格式11)。按领取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种类、起讫号码,以及销号使用后的留存份数逐项登记。27.国库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见格式12)。按档案保管期限、编号、种类、数量、所属期等进行逐项登记。28.国库会计档案借阅登记簿(见格式13)。按借阅单位或人、档案名称和编号、数量、归还时间等进行逐项登记。29.国库会计业务重要物品保管登记簿(见格式14)。按密押设备、操作员卡、国库印章的印模等国库会计业务重要物品进行登记。未附格式的登记簿由系统自动生成,可采用磁介质保管。各级国库可根据业务需要或相关文件规定设置其他登记簿。

支行国库会计业务培训

351 评论(8)

saiber赛八

人民银行履好国库会计职能的措施:(一)重视会计工作,合理调配人员思想重视是会计国库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尤其是支行领导班子要带头做到将会计国库工作视为推动支行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资源分配、人员安排等方面优先考虑会计国库部门之所需。为了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支行可以尝试着将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工作任务相对较轻的岗位集中到一个或两个部门,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盘活现有人员,将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工作责任心较强的人员调剂到会计、国库岗位,充实会计队伍。近两年来,总行一直将加强县支行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人员招聘中已经有所考虑,一批有志于央行事业的青年大学生已经被分配到了人员紧张的基层行,支行应该以此为契机,将这些“新鲜血液”优先分配到会计、国库岗位,使青年职工在这些岗位上历练成才,同时,用他们的热情和激情带动一线职工,共同促进会计国库工作质量的提升。(二)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第一,号召广大会计工作者自觉学习有关的业务理论、政策法规和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第二,根据基层会计、国库业务的发展变化和人员状况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业务培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及时组织会计人员参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确保会计、国库岗位上的在职人员尽快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第三,通过举办业务技术比赛、进行岗位轮换、开展业务检查、加强人员在内外部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锻炼会计、国库人员。第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岗前培训,严格会计国库人员准入制度,鼓励会计岗位上的无证人员尽快考取从业资格证书,同时,在招收临时人员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招收持证人员,优先满足会计、国库工作的需要。(三)合理设置岗位,整合现有资源针对县支行会计业务量逐年萎缩的态势,为了从根本上缓解人员压力,降低业务风险,建议将县支行会计业务实行全面上收,将零散的会计业务集中到上级行办理,缩短会计核算管理半径,减少业务风险点。此举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机构集约化经营和扁平化管理,对于人民银行自身而言,也有诸多好处。一是会计业务上收后,县支行网点重要空白凭证、操作员和对账管理等业务风险点将不再存在;二是会计业务上收后,支行会计人员可以集中精力从事国库业务、会计调研等工作,从而有效缓解支行人员紧、任务重的状况,达到优化核算资源配置,缓解人员供需矛盾的目的。(四)深化工资改革,完善激励机制随着目标考核制度的建立,上级行对会计国库工作的要求日趋严格,有些支行甚至明确制定了责任事故的惩罚条款,但是对无差错的奖励却很少。建议在深化工资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根据会计国库岗位的特殊要求和风险程度设定合理的风险系数,对无差错会计人员进行奖励,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调节作用,工资分配尽量向临柜人员倾斜,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进一步增强会计人员的凝聚力,化解望岗怯步,奖少罚多的心理压力,激发会计人员工作激情,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用好干部技术职称的激励手段,鼓励会计国库人员钻研业务,努力成为行家里手,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促进会计国库工作的全面发展。

275 评论(14)

D20600531014

履好国库会计职能(一)重视会计工作,合理调配人员思想重视是会计国库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尤其是支行领导班子要带头做到将会计国库工作视为推动支行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资源分配、人员安排等方面优先考虑会计国库部门之所需。为了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支行可以尝试着将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工作任务相对较轻的岗位集中到一个或两个部门,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盘活现有人员,将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工作责任心较强的人员调剂到会计、国库岗位,充实会计队伍。近两年来,总行一直将加强县支行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人员招聘中已经有所考虑,一批有志于央行事业的青年大学生已经被分配到了人员紧张的基层行,支行应该以此为契机,将这些“新鲜血液”优先分配到会计、国库岗位,使青年职工在这些岗位上历练成才,同时,用他们的热情和激情带动一线职工,共同促进会计国库工作质量的提升。(二)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第一,号召广大会计工作者自觉学习有关的业务理论、政策法规和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第二,根据基层会计、国库业务的发展变化和人员状况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业务培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及时组织会计人员参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确保会计、国库岗位上的在职人员尽快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第三,通过举办业务技术比赛、进行岗位轮换、开展业务检查、加强人员在内外部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锻炼会计、国库人员。第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岗前培训,严格会计国库人员准入制度,鼓励会计岗位上的无证人员尽快考取从业资格证书,同时,在招收临时人员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招收持证人员,优先满足会计、国库工作的需要。(三)合理设置岗位,整合现有资源针对县支行会计业务量逐年萎缩的态势,为了从根本上缓解人员压力,降低业务风险,建议将县支行会计业务实行全面上收,将零散的会计业务集中到上级行办理,缩短会计核算管理半径,减少业务风险点。此举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机构集约化经营和扁平化管理,对于人民银行自身而言,也有诸多好处。一是会计业务上收后,县支行网点重要空白凭证、操作员和对账管理等业务风险点将不再存在;二是会计业务上收后,支行会计人员可以集中精力从事国库业务、会计调研等工作,从而有效缓解支行人员紧、任务重的状况,达到优化核算资源配置,缓解人员供需矛盾的目的。(四)深化工资改革,完善激励机制随着目标考核制度的建立,上级行对会计国库工作的要求日趋严格,有些支行甚至明确制定了责任事故的惩罚条款,但是对无差错的奖励却很少。建议在深化工资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根据会计国库岗位的特殊要求和风险程度设定合理的风险系数,对无差错会计人员进行奖励,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调节作用,工资分配尽量向临柜人员倾斜,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进一步增强会计人员的凝聚力,化解望岗怯步,奖少罚多的心理压力,激发会计人员工作激情,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用好干部技术职称的激励手段,鼓励会计国库人员钻研业务,努力成为行家里手,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促进会计国库工作的全面发展。

10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