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果3
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不鼓励企业进入那些与其核心优势缺乏较强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认为只有建立在现存优势基础之上的战略才会引导企业获取或保持持久的战略优势。目前,通过并购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要素或者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业务拓展成为许多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因此,在决定进行混合并购之前,企业应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充分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领域附近经营,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市场吸引力,盲目进入其他领域,特别是进入那些与其核心优势缺乏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成功实现了混合并购扩张的主体往往是拥有优势品牌或其他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和巨型企业。 其中以可口可乐公司的扩张最具代表性。1960年,可口可乐公司购进了密纽特·梅德冷冻果汁公司;1961年,购进了邓肯食品公司(主要经营咖啡业);1977年,又购进了泰勒啤酒公司,并且成功地对泰勒啤酒公司进行了运营,使之一跃而成为美国第五大酒业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还通过并购将其业务扩展到了其他许多“无关联”的工业、文化娱乐、体育和社会公益等领域。应该说,可口可乐公司的成功与它的神奇配方是有重要关系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可口可乐的技术配方就是它的核心能力,其真正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公司的市场营销能力——明确的、持之以恒的营销战略和不断的营销创新。否则,我们将很难理解为什么可口可乐公司在它的发明者潘伯顿药剂师那里不能得到发展。 再如,海尔的多元化是其进行扩张的重要途径,它有没有失败的情形呢?也有,比如它在药业的发展就不快,也不够理想。原因并不是技术问题或者资金问题,最主要的一点是,集团原来的综合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药业借用不上。因为用户对海尔产品的信任仅局限在家电领域,他对海尔的冰箱很相信,也会对海尔的洗衣机相信,但是他未必对海尔的药相信。因此,这块资产也许会被海尔剥离出去。由此可见,偏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混合并购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与企业能力论的观点是相吻合的。根据企业能力论的观点,偏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盲目多元化不仅难以分散风险,反而可能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因此,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混合并购才是可行的,才能够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才能够为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睿2010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法):2008年7月31日乙公司以银行存款1100万取得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80%。合并前有关资料如表所示(合并各方无关联关系) 资产负债表2008年7月31日 单位:万元项目乙公司丙公司(账面金额)丙公司(公允价值)货币资金12806060应收账款220400400存货300500500固定资产净值1800800900资产合计360017601860短期借款360200200应付账款404040长期借款600360360负债合计1000600600股本1600500 资本公积500200 盈余公积200160 未分配利润300300所有者权益合计260011601260要求:(1)编制乙公司合并日会计分录。(2)编制乙公司合并日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的权益项目按公允值进行抵消。参考答案:(1)编制乙公司合并日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1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1,000,000(2)编制乙公司合并日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商誉=11000,000-(12600000*80%)= 920,000(元)少数股东权益= 12600000*20% = 2,520,000(元)借:固定资产 1,000,000股本 5,000,000资本公积 2,000,000盈余公积 1,600,000未分配利润 3,000,000商誉 92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 11,000,000少数股东权益 2,520,000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法):甲和乙公司为不同集团的两家公司。有关合并资料如下:(1)08年2月16日,甲公司和乙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由甲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将乙合并,合并后,甲取得乙80%的股份。(2)08年6月30日,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合并了乙公司,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无形资产原值为1000万元,已摊销1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3)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为80万元。(4)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要求(1)确定购买方。(2)确定购买日。(3)计算合并成本。(4)计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置损益。(5)编制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分录。(6)计算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答:(1)甲公司为购买方。(2)购买日为2008年6月30日。(3)计算确定合并成本 甲公司合并成本=2100+800+80=2980(万元) (4)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2100-(2000-200)=300(万元) 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1000-100)-800=100(万元) (5)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 000 000 累计折旧 2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20 000 000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9 800 000累计摊销 1 000 000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1 000 000 贷:无形资产 10 000 000 固定资产清理 18 000 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3 000 000 银行存款 800 000(6)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980-3500×80%=2980-2800=180(万元) 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法):导学P45页6(2010年1月和7月试题)2008年1月1日甲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取得乙100%股权,投资时甲乙资料如表所示,在评估的基础上,并购价为140000元,甲以银行存款支付。乙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资产负债表2008年1月1日 单位:元项目甲公司乙公司账面价公允价货币资金1000025002500交易性金融资产90002750027500应收账款550006500065000存货800006500065000长期投资-对乙公司140000固定资产4000005000080000资产合计694000210000240000应付账款8400050005000短期借款3000050005000长期借款600008000080000负债合计1740009000090000股本10000025000 资本公积30000020000 盈余公积11750073500 未分配利润25001500 所有者权益合计520000120000150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694000210000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及合并工作底稿。答:1、合并日当天甲取得投资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140,000贷:银行存款 140,000 2、合并报表抵消调整分录:借:固定资产 30000股本 25,000资本公积 20,000盈余公积 73500未分配利润 1500贷:长期股权投资 140,000盈余公积 1000未分配利润 9000合并工作底稿编制如下:项目甲公司乙公司抵消分录合并数货币资金10000250012500交易性金融资产90002750036500应收账款5500065000120000存货8000065000145000长期投资140000140000 固定资产4000005000030000 480000资产合计69400021000030000140000794000应付账款84000500089000短期借款30000500035000长期借款6000080000140000负债合计17400090000264000股本1000002500025000 100000资本公积3000002000020000 300000盈余公积11750073500735001000118500未分配利润250015001500900011500所有者权益合计520000120000530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69400021000012000010000794000抵消分录合计150000150000四、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权益结合法):导学35页2(2012/1,2009/1试题)资料:A公司和B公司分别为甲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A公司于2008年5月10日自甲公司处取得了B公司的100%的股权,合并后B公司仍然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计继续经营。为进行该项合并,A公司发行了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假定A、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合并日,A和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构成如表所示:项目A公司B公司股本70001000资本公积2000350盈余公积1500650未分配利润35001500合计140003500要求:根据资料,编制A公司合并日的账务处理和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和抵消分录。答案:(1)A公司合并日的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 35000 000 贷:股本 10000 000 (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5000 000 (倒挤)(2)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调整分录: 借:资本公积 21500 000 贷:盈余公积 6500000 未分配利润 15000 000(3)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抵消分录如下:借:股本 10000 000 资本公积 3500 000盈余公积 6500 000未分配利润 150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 35000 0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