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1

叶子晓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师培训班励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子060207

已采纳

考取会计证书培训,推荐去恒企会计培训班,考前重点讲解,通过详细讲解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重点难点,加强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二科的理解、记忆,帮助学员提升会计考试能力。

选择会计培训课一般要考虑两大因素,第一是自身情况,第二就是网校的情况,有些人盲目的选择网校、跟风听课,却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挑选注册会计师方法:

1、看办学时间和办学资质

办学时间和办学资质能很好的知道这家机构靠不靠谱。如果一家注会培训机构连办学资质都没有,那它一定不靠谱。如果一家cpa培训机构办学时间较长,首先,它肯定有办学资质,其次,它肯定是广受学员欢迎的。这是因为他的服务体系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得到了学员的认可。

2、看任课教师

看任课教师最主要看到就是他任课时间的长短。任课时间越长,证明考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越高。积累的教学经验越丰富。一个从事注会教育事业10多年的讲师一定了解考生在各个备考阶段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能够指导考生在不同备考阶段的学习方法。

他还知道考试的重点、难点,能够指导考生作出重点突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减少备考花费的时间、精力;他还会针对考生的个性,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会计师培训班励志

350 评论(13)

我们家懒格格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会计人员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会计人员的励志故事1:

80后自学会计才女的职场励志奋斗之路

一位80后女子,2000年高中辍学后出来工作,自学会计,现在已是公司财务第二把手!听她自述自己的职场奋斗之路。

自学

10年前,高中肄业的我,如果不是某杂志一篇有关打工博士的文章,我也许还继续着我的流水线的打工生活。于是,又重拾书本,开始了我的自学。

自学比想象的困难多了——时间少,环境差,底子薄。真的有点后悔以前的选择辍学,但没办法,已成定局了,只有迎难而上了。时间是挤出来的,所以只有在每天12小时的流水线之余抽时间学习,舍友们都睡了,灯光影响到他人休息,所以只能到外面的路灯下学习,而且有时候被大家笑话,有时候也想到过放弃,但每次都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坚持、再坚持”。

高等数学是比较难的,幸好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在得知我重新学习的时候,免费辅导我,现在还是挺感激他的。公共课完了,开始选专业,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选择了会计。

应聘

凭着“既选之,则学之;学习、再学习;坚持、再坚持”——4年,理论虽然还似懂非懂,但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课程,考完了所有的试,拿到了本科文凭。

有了本科文凭,应聘时不是进原来的“劳动力市场”,而是满怀信心的跨进了“人才市场”的大门,但投出的简历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总结出来只有两点:

1、没会计证(会计人员的准入资格);

2、没经验。首先是有敲门砖,进去了,才能慢慢的积累经验的,所以必须考本会计证是我首先要做的事了。

当然,应聘还得继续着。……慢慢地,不再选择会计岗位了,只要能接触财务部门,哪怕是打杂的,也做!……也忘了是第几次被拒,终于,一公司(也就是我现在的公司)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是机会垂青有准备之人?但我相信一定是后者,不,应该说是心诚则灵(哈哈,迷信了)。

出纳

理论再好也不如实践一次,当然我的理论也不是很好。毕竟毕业已经2年,都还给老师了。所以,只能恶补了。原出纳只粗粗的交接完一些事就急着走人了,唉!“C姐以前也是老出纳,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她”终于吃了颗安定丸。于是C姐就成了我的师傅,当然C姐可不这个认为,我也能理解,不是说“教会徒儿,饿死师傅”么?唉,只能自己摸索了。

去书店一脑子买了好几本关于出纳的书——《当出纳不求人》《第一次当出纳》《出纳有问必答》……凡是书名有“出纳”二字的几乎一本不落地买了下来。安心看的时候才知道这些书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幸好还是有点帮助的。

幸好出纳工作不难,每天的工作只是货币资金的纳入支出,依据会计做的凭证做现金的纳入支出、银行存款的结算,每天按笔登记好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摘要的简明扼要,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还得做好现金盘点工作(就是日清,每天都要盘点库存现金的,多的则要存入银行),结出每日余额;月末做好银行存款的对账工作,然后结账(就是月结)。出纳每月固定发工资,但一般都是转账了,所以能减少工作量。

对于新手来说,银行结算业务(对公)是难了点,但只要多跑几次银行,多跟银行的人沟通,不要不懂装懂,很快就会上手的。

当时还想学会计,所以部门里的杂活(复印、传真、碎纸、端茶倒水、搞卫生……)我都是一人包揽了。当然,也坚持着到了现在,只不过现在做会计没那么多时间,自然就“懒”点了。勤快的人都受到别人的喜欢的。慢慢地,我也可以帮会计们做一点事了。就这样,边做着,边学着。两年后,C姐辞职,主管向老总推荐了我。这下,我终于体味到了“机会垂青有准备之人”一说法。

会计

由于做出纳的时候已经接触了会计,所以会计上手很快。通过5天的培训,终于取得了开票证了。刚歇了没到1星期,又参加了财务软件的培训,这对于我一个刚接触会计的人来说是多么好的机会啊,真的要感谢老天了。

当然,会计工作还刚刚开始……

不知道我还能会计多久,所以,只要我还会计着,我就会继续学习着……来到现在的公司也是偶然,当时会计经验也不足,刚到一个新的公司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一直当别人的“下手”,即“会计助理”,但当时我除了学习别无选择,吃住都在公司,每天晚上都要写当天的工作笔记。也因为这样,四个月后,当公司财务总监、会计辞职后,我一人能扛起财务的重担了,到那时候我的岗位才是“会计”,虽然一直很辛苦,直到有了现在的财务总监。

公司业务不算多,但是个新公司,很多流程、制度还不规范,所以,还得感谢公司给了我一个拟写公司财务规章制度的机会,虽然加班加点不少,但很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与培养,在财务总监没来之后,我已经坦白地说明了自己很多业务都不懂,公司领导没有以这个为理由地调动岗位或者辞退我,反而从外面找会计老师给我培训,虽然请来了一个个都跑掉了(原因可能是公司太偏僻,从公司到市区都得一个小时左右,公交不方便)。财务总监来了之后我才是名正言顺的“主办会计”,分管集团所有公司的账。一年之后,糊里糊涂地被红头文件纳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了,当时财务总监跟我说的时候我只是“哦”了一声,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在做着部门负责人的工作了……

会计人员的励志故事2:

接触注册会计师是在大四下学期,当时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打算,考研的考研,工作的也开始为工作准备,而我还很迷茫,不喜欢自己专业而又无所适从。直到要毕业了,周围有朋友建议去考会计证,虽然有难度,但是在就业以及以后的发展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于是我接触到了会计,认识了注会,经过各种考虑下定决心后便踏上了这条漫漫长路(现在看来这真是一条漫漫长路,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实当时听到朋友说考试有难度的时候,我还是很抵触的,唉,性格如此。刚开始我拿着注会的书看了一段时间,听了一段时间课后发现自己没有一点会计基础就直接看注会的书还真的不行,于是只有改变策略,看基础一点的书,于是便从考从业资格证开始。从考从业资格证到后来的初级职称,其实一路挺顺的,这让我信心大增,对会计也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走下去的决心。正如当初所想的回到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中来,此时我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看注会的书已经能够看懂了,从这时起,我真正开始准备注会考试了,当时是2月份,一边听老师讲一边看书,就这样看完了会计和审计(一开始还是很有难度的,很多地方都要听好多遍可能还是听不懂,实在听不懂的就到网上去问群里的高手们,就这样很辛苦的看完了第一遍),这样算是对教材有了大致的了解了。之前朋友就介绍过东奥,图书和课程都不错,因为一直都不太相信这些东西,看到她那么顺利的通过,我也勉强买来他的会计实务系列研究下,有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还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典题解及过关演练,自己本身不是学这个的,所以压力会很大,其实这一路走来还真得感谢《轻松过关》系列,抓重点,解难点,有套好的辅导教材是很重要的。

我曾经一度以为那些败在50多分门槛上的都是没仔细看书,没好好做题的,CPA的书再厚,知识点再多,只要好好准备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一定没问题的!可是现在看来我错了,事实真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那么认真,那么拼命,其中的辛酸只有参加过认真准备过的人才知道。为了这个考试,放弃了多少东西,亏欠了多少人,也许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那是怎样的坚持?怎样产毅力?我不禁肃然起敬,我很佩服他们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好几年,我相信就算一直没通过考试,也会有人一直坚持下去,我说过这是一条漫漫长路。

现在的我因为复习与备考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所以10年的考试就这样搁浅下了,不过,我相信,自己复习了这么久,对于11年,我志在必得!!

会计人员的励志故事3:

考职称是被形式所逼迫的选择,03年报考的初级,因为非典推迟考试,没有珍惜机会,反而把以前学的都忘光了。一直到06年,才知道挂职称还有名额限制,那一年我们一批的过了好几个中级,这时才有危机感。因为是新制度变革的第一年,到元月份参考教材还没下来,思想上学习那根弦始终没绷紧,决算时听同事说报了面授培训班,还觉得不可思议,参考书还没下来怎么学习,原来是老师拿到大纲给她们讲课。人家一门课都学完时,我才跟上报会计班,第一堂课就给我很深的打击,因为没听财管,根本就听不懂老师讲的实际利率。两次学习中间,猛啃资金时间价值,第二次上课总算能跟上班。从此,双休日培训会计,中间有空听闫华红老师的财管,因为是听同事的,笨的也不知道下载,只能利用人家的空闲,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到办公室听课。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听同事的课件,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被我挤的一点不剩。那段日子每晚坚持到12点,有时甚至到1点,学习得近乎有点疯狂。

07年一次过了中级的三门,感觉并不是很难,难得是要下功夫,要坚持!因为感觉不错,07年又报了注会。我在事业单位上班,拿到中级会计师证已经很满足了,考注会只是报着试试的态度,因为大意失荆州,报了三门,一门都没过。08年改变策略,只报了两门会计和经济法,好在过了一门会计。紧接着09年注会考试改革,变成专业阶段加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也由原来的5门变成6+1门,考试难度加大。这时的我才觉得不能再这么吊儿郎当,得把注会当一回事。考注会和中级还不一样,中级只要你努力就会有回报,可是考注会你努力不一定有回报,要想有回报必须加倍努力。我报考了东奥的学习班,喜欢张志凤老师、刘圣妮老师和郭守杰老师讲课的风格,重点突出,思维清晰。对郭老师的口头禅现在记忆犹新:该卡死的一定要卡死,会一点和不会一样的!

注会报考的顺序我采取的是先难后易,08年过会计,09年过的审计和财务管理,10年过的税法和经济法。因为09年我是老考生,过一门财务管理可以抵上新考的财管务理和公司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可想而知,那一年我的压力之大,审计对我来说就像天书,刘老师解释:天书就是天天都要看的书。在报名前我把08年的审计课件听了一遍,第一遍听得头晕、瞌睡,听第二遍时就有点感觉。只要条件允许,我每天早上都在花园念书,把审计书过了遍,至于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两章,念得不下三遍。

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感谢东奥的老师外,还要感谢我的婆婆。在我考试期间,帮我带孩子,照顾家里,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今年我要备战综合阶段考试,又报了东奥的学习班,希望2011年是我马拉松的终结点!

161 评论(13)

A广州淘上居

发点经验给你(本人原创的。)能考,一门一门的准备,今年才考完,现在是备考2010年注册会计师的最好时间。我跟你说说所需要的底子,可能会对你好一些。会计,需要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底子。审计,要会计学得好,审计才容易懂,这本书枯燥,比会计花的时间还要多。财管,需要有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知识。经济法,没基础,也可以学。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的知识。风险管理,我没考过,我是考老制度。现在注册会计师刚考完不到一个月,应该是说最好预习明年的注册会计师的时间,考注册会计师,切忌不可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着低估注册会计师的难度。现在最好不要把6本书买全,因为教材肯定会变动,尤其是税法明年变动会很大,我建议你一科一科的准备,准备好一本书,再买一本书准备,准备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备情况,再决定考几科,以我个人的看法,我绝对你报考三科最为合适,经济法,税法,风险管理,这几科与会计联系不是很大,与会计稍微联系大点的是税法。辅导书不一定要买,最好报个班,现在报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议你最好报考网校,跟着学,效果会比较不错的。另外在准备的过程中,切忌莫放过大题,因为考试如果一道大题没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题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没错,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说,正确率要达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确率达到80%的,一般都能把题目做完,宁愿平常多错一点,也不要放过大题。关于搭配的问题:1.会计审计(+税法):这样搭配无可厚非,有人说先考这个,考了这个等于注册会计师考了一半,这种说法本身没什么错误,但是这么搭配是因人而异的,本身会计的难度最大,审计花费的时间比会计还要长,所以这样的搭配适合底子非常好,并且有时间比较,爱钻研大题的那种。如果你现在准备的话,可以试试,建议最好试听网校的辅导班,有10节免费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听不懂的,建议不要准备。2.会计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样搭配比第1种搭配要少花3个月的适合,这种报法适合大三的学生,专业课即将学完,并且没有其他考试,只考注册会计师的,这样如果考上,对毕业找工作相对好点。3.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种适合考试经验不足的,归纳能力不强的,适合先从这个考起。4.财管经济法(+风险管理/+税法):这个搭配是最省时间的,但特别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不错,并且学过金融的朋友,因为财管的期权股价是最难的章节,其次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数学学得好,有金融底子的,会省时省力。害怕数学的不适合这一条。注意:这个《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每一门都有联系,其中与审计税法联系最大。这个《会计》并不是基础,更不是《会计基础》,很多学会计的,考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题一个不会的很多。所以最好有点心理准备,这个《会计》需要财管,成本会计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就涉及年金(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经济法》《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经济法的公司法,证券法,就要判断现金流量,净利率问题,一点会计基础都没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据问题,如果是非会计专业,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费时间。《税法》更加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企业所得税,财务报表,各项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增值税,这样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可以不用去考。下面是如何学习的问题,风险管理我没有考过,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审计我也是没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来告诉你:其实很多人说考经济法,税法不需要会计基础,是个错误。首先是财管:并不像别人说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过,财管加客观题,要计算的是80分以上,学财管的底子是财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其中成本计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这个是属于容易的题目,所以一定要会算。其次,通过历年的试卷看,财管的计算类型这么几个,容易的是财务报表分析,可持续增长率计算,最佳存货,最佳现金持有量,销售预算,风险计算,属于难的有期权股价,这个也是年年考,二叉树,斯科尔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后融资租赁,企业整体价值评估。10种类型的计算都要会,最基础的章节是年金,凡事考虑年限的,无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风险的,其中数学最好是学过概率,你像风险计算中的标准差,方差,相关系数,全部是概率到财管的具体运用。经济法:经济法有点杂,归纳的东西多,归纳完之后,还有其他零散的.1.归纳时间,这个是第一章,诉讼期限,肯定会考。还有比如多少日登记,多少日见报,多少日发出公告,等等,破产法,公司法合并分立会提及。2.归纳表决方式,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3.归纳组织形式,比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这些合伙企业法,外商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4.归纳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独立董事,比如破产法管理人,都会有。5.归纳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物权法有。6.归纳其他数字,这个很重要的。重点章节往往是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物权法。这些章节也容易结合。税法:而税法不同.因为你看税法,出题就有很对性,计算题都是出税种,叫你算多少税,分值比例较高,所以你如果计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这么告诉你几点,你回去好好看看税法.税法从增值税,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外,书上黑体字,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顺序.1.各个税的概念2.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3.计税基础,这个是计算的关键,哪些要计税,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组价,你列一张表.4.纳税时间,地点,税收优惠.你按照这4样,再归纳第5个.5.与房子有关的税,你看历年试卷,年年都会考到.你这么一归纳,税法顶多归纳出30页4A的纸,肯定能过了.会计:会计我一直头疼,把最难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会计也要有财管的基础,第二章金融资产就需要财管,未确认融资收益,所以学会计必须有底子,有中级财务会计的底子,有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的知识。学会计我的归纳不到家,但是还是必须说,各个章节的联系,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长期股权投资都是有着联系,所以这几章要学好。然后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是难点。归纳有以下这么几点:因为会计其实是考你的会计准则问题,很详细的,所以首先要1.归纳会计科目核算内容2.归纳以什么价值核算,你比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3.归纳相同点,比如哪些要提减值准备,哪些可以冲回,哪些不可以冲回。4.对比,资产对比负债,对比所有者权益。5.共性,资产里面的,比如金融资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资产,共同与差异,金融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共性。审计我没学好。备考中注意这么几点:1.不能因为没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预习,用09年的教材预习,最好不要买辅导,报个班比较稳妥,因为你如果面辅导,有以下两个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会感到预习时间不够,再就是万一教材改变大,做成了一个印象反倒不好。还不如报个班,把习题班学会就好了。等新书一下来,就赶紧做题。2.心态放稳,不是很难的考试,只是到了那里,会有两个想法,一是题目不难,但是不会,二是感觉一整本书都是重点。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册会计师,很多考过初级,中级,盲目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不错。4.要坚持做大题,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题,就脑袋里面思考一下,不动笔,而直接去看答案。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百度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或者加我百度HI,或者语音聊聊。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29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