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望月0
“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改革(一)重构制定会计专业课程体系1+X证书新制度的出现,必然需要会对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按照1+X证书制度标准设计课程教育标准、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积极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机衔接,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内容,实现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由于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课程教学也应适当增加信息技术类课程,以适应财务智能化需求。“1+X”证书制度下,学历证书为学生毕业的必备证书,而技能等级证书则是可选证书,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及就业需求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证书进行选修培训。只有坚持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二)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训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离不开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而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配合。校企之间需要共同打造符合教学实践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仿真实训室,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熟悉现实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认识到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针对企业人才需求,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综合型素质人才。(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X证书制度,作为新的政策,要想能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需要保障教师的专业性。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其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视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教师下企业实践应该制定相关制度,确保教师每年定期下企业锻炼和实践,了解企业发展和会计行业发展新动态,以便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职业技能,达到将理论实践相结合这一目标,能将更新的知识应用到课堂和实际教学中。“1+X”证书制度是对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一种融合,学生在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职业等级证书,取得的证书能增强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度,也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职业能力保障。中职院校要与时俱进,抓住机会,积极运用“1+X”证书制度,改革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效解决我国中职类院校会计类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基于“1+X”证书制度的实施,深化中职会计类课程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锦绣·上旬2021年4期
樱桃啃丸子:)
随着会计职业环境的变化,职业岗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运用的技能。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相关专业均开设有会计电算化课程。但在专业教学中仍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实用型人才,是我们迫切要解决问题。现就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供探讨: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相应应用能力,而由于诸多原因,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而学生往往也对该课程有着错误的认识,主要原因在于:(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主要目标主要是为了组织学生参加财政局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证而组织教学,并没有从专业技能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围绕有关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内容进行学习。比如,财务软件的教学一般只讲总账、报表、固定资产、工资模块,而对其他模块例如供应链系统、财务分析等不做讲授; 部分专业开设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等更是没有涉及。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完善,学生达不到很多用人单位对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二)课程设置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中职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会计相关专业均在第一学期设置了计算机基础、基础会计课程,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如此造成了学习难度加大、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不高的局面,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的进行练习。学生基础差导致机械性练习更有甚者,只能说一步做一步,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在教学中由于基础会计知识薄弱,学生用填制凭证时,会出现有借无贷或有贷无借等会计分录的错误,更不懂得判断凭证的类别,不了解程序等低级错误的发生。(三)教材选取不合适部分学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所选取的教材有所侧重,有的偏向于理论教学,有的过于偏重实践操作。会计知识更新很快,会计软件版本升级也很频繁,而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和安装的会计软件版本都相对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造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与以前所学习的会计相关知识不符合的情况。会计软件的操作不能与现实中的对接。(四)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能力。而目前从事教学的教师,大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为会计专业教师,缺乏计算机相关技能的掌握。有的教师由于多年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知识结构老化,没有更新手工会计基础知识;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扎实,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能力差,不能及时解决上机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软硬件故障会计电算化教师综合素质的薄弱,也成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二、针对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思考(一)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对于中职学校来讲,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它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拓展教学内容,比如财务软件除基本的总账、报表等模块,可适当增加存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分析等模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能熟练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 让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等。职业学校技能教学取决于社会需求,因此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二)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会计电算化课前,学生应该要先学习基础会计与计算机应用。最好在高二时开设会计电算化,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上手更快、理解更透彻,不会出现机械的上机但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的现象。如果高一迫于必须开课,本人认为可以选择高一的第二个学期开课,每周要适当的增加课时量,在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先开设会计基础与计算机应用,为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要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提倡精讲多练。在安排课程时,最好采用先实践课再理论课的顺序。(三)选取合适的教材,及时更新软件针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材相对滞后的现状,学校在选用专业教材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与时俱进。教材内容要与会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要能充分地反映学科先进知识,要配备与教材内容版本符合的通用财务软件。二是要体现实务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不是专业研究,教材中的要占较大比例。三是要具有基础性,中职学生的学习起点低基础差,要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四)加强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就教不出高素质的学生。考虑到会计电算化学科综合性的特点,首先要选择在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方面有所专长的教师的担任;其次,中职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并积极支持在职教师通过,提高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以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此外,学校要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让专业教师深入会计软件公司,接受先进专业知识的培训;深入会计事务所和商业企业等,了解企业与教育的关系;深入企业各个部门和岗位,考察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等。只有具备了优秀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学生。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必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坚持理论学习与模拟实务的结合,才能培养出掌握丰富专业技能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可爱滴娃
我就是中职学生,老师真的不好当,中职的老师更不好当,太受气了,劝你还是认真思考再做决定。我也是学会计的,我的老师是本科毕业的,她很能讨我们的欢心,所以hold得住。老师不光是教本专业的课,还要教些德育课之类的杂课。
喵小萌103
一、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七条规定,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区别: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分为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两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和高级实习指导。
扩展资料:
师范类:往届毕业生需准备以下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在职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提供,非在职人员由其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供);
4、本人填写《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5、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6、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师范生可向在校或拟任教的当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教师资格认定。当申请认证时,他们的成绩单将代替他们的学位证书。学校将提供思想品德鉴定的形式。其余要求与往届学生相同。上述材料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审查合格,方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非师范类:与今年的正常班一样,往届毕业生需要准备相同的材料。初试合格后,必须参加由教师资格专家考试委员会组织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考核,并出具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成绩证书。符合条件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将在相应的受理期限内通知认定结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