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6

米米狗狗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设施设备改革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呀哟哇啦

已采纳

1、改造设备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预付外包改造款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3、改造废品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在建工程4、支付外包尾款借:在建工程贷:预付账款银行存款5、完工结转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改造后的设备按此时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会计设施设备改革

329 评论(10)

吊炸天1234

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根据前人研究预算会计与会计虽然都是基于“”组织的会计系统,但二者之间具有根本的不同[1]。从会计目标上看,预算会计与预算保持高度一致,旨在反映预算的执行过程及其结果,满足预算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这一目标具有单一性和从属性。因此,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与发展几乎都只是围绕和满足预算管理方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近几年我国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零星修补都是基于国库单一账户制度、部门预算管理、收支分类等各项新的财政预算管理举措而对预算会计科目、会计报表进行的适当修正。因此,预算会计的改革速度和效率主要取决于财政预算管理的改革。相对预算会计而言,会计的目标更加多元,除了要满足预算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以外,还要满足更为复杂的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如资产管理、债务管理、成本管理[2]等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以及满足绩效管理与评价,促进财政透明度和公共受托责任等。会计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会计核算内容也将有所不同,预算会计的核算焦点是预算的收支流量,而会计核算焦点不但包括流量还包括更多存量内容。此外,会计在目标上的多元化,致使其在改革中不能再只以预算为准绳和导向,且必然在改革过程中所受的约束条件更加复杂多样,因此进展也将缓慢。其次,从制度层面来说,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预算会计管理体制,与其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改革的决策机制与执行机制,这一套机制与目标单一且具有从属性的预算会计的改革发展相互匹配,但将难以适应目标更加多元的会计改革。长期以来,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主导权与预算管理权高度重叠,同属于国家财政部,但分属部内的不同。如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的管理权隶属于财政部国库司,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权则隶属于财政部会计司;预算管理权主要集中在预算司,而国有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财务管理权集中在部内其他不同的司局。由于会计在目标上的多元化,在改革预算会计建立会计体系时,要求须将现有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以及部分事业单位会计进行有机整合,并形成包含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系统的双轨制会计模式,以满足不同目标[3]。然而,由于现行预算会计在管理权上的分散,有效有机整合将变得十分困难。而在无法进行有效整合并形成包含既相互独立又互相统一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会计模式的情况下,那么,增强会计在满足财务管理、绩效管理与评价、促进财政透明等会计目标时,必然会以损害其预算管理与控制目标为代价。

175 评论(14)

新津东方

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当判断,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如果该后续支出满足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否则,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如满足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可将替换部分扣除被替换部分价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改造后的原价=该项固定资产改造前的账面价值+发生的改造费用-该项固定资产被更换部件的账面价值-残料变价收入。改造时,借:在建工程—××设备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取得变价收入时,借:现金(银行存款)贷:在建工程—××设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预付改造款时,借:在建工程—工程预付款贷:银行存款完工结算改造费用时,借:在建工程—××设备贷:在建工程—工程预付款银行存款完工转出时,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设备

173 评论(9)

piaopiao1234

1、把设备净值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换下的零部件当废品出售,减少在建工程原值借:原材料贷:在建工程出售时: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借:营业外支出贷:原材料3、改造业务外包给一公司,预付一笔款,增加原值借:在建工程贷:预付账款预付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4、完工时,付剩下的余款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5、完工后,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6、改造完成后重新评估预计使用所限,按新的原值和折旧年限计算年折旧额,分摊到各月借:制造费用等贷:累计折旧

248 评论(8)

t苹果多多t

1、是根据2014年年底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制定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开始改革。

2、我国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同时明确了实施步骤,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3、2015年11月初,财政部发布《政府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下称“《基本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无疑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基本准则》作为政府会计的“概念框架”,统驭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并为政府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为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基础标准。

4、《基本准则》首次建立了相对统一完整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理论框架;提出新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按功能区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大核算体系的新模式,明确了两者之间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基本原则;明确地阐述了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目标;强化了政府财务会计的相关理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创新内容。

5、我国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组成。其中,具体准则主要规定政府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具体规定经济业务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6、2015年11月中旬,财政部发布了包括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4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其主要内容依据《基本准则》而制定,对政府财务会计有关存货、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4个要素的定义、确认条件和计量标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

26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