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5

秋刀鱼与禹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西青会计实务管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圆满的满

已采纳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随着我国经济运作形式的多样化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或有事项越来越多,在会计核算中也经常面临某些不确定因素,需要会计人员做出分析和判断。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市场风险的加大,企业经营者经常利用或有事项操纵利润,粉饰业绩,隐瞒风险,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国家证券主管部门。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处理或有事项?由于或有事项的特殊性,企业在处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确认。对于损失性或有事项引起的义务,应明确其是否符合三个条件: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如果或有事项引起的义务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应确认为一项负债,作为“预计负债”列入资产负债表,相应的或有损失列入利润表。不能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义务,作为或有负债,不能在表内予以确认。对于收益性或有事项引起的或有资产,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能予以确认。但当或有收益基本确定能够实现时,应作为资产单独确认。其次是计量。对于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预计负债进行计量时,其金额应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对于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资产计量时,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最后则应注意披露。表内披露。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即预计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相应披露;与所确认负债有关的费用或支出应在扣除确认的补偿金额后,在利润表中反映。即在资产负债表中,对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应与其他负债项目区分开来,以“预计负债”项目单独列示,单独反映。在对或有事项确认负债的同时,应确认一项支出或费用,这项支出或费用在利润表中不单列项目反映,而是根据该支出或费用的性质,与利润表其他支出和费用项目(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合并反映。如果企业基本确定能获得的补偿,企业在利润表中反映因或有事项确认的支出或费用时,应将这些补偿预先抵减,同时,单独确认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相关项目中反映。表外披露。表外披露即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表外披露有三种情况:(1)预计负债的披露。对于已在表内披露的预计负债,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性质、形成的原因及金额。(2)或有负债的披露。或有负债无论作为潜在义务,还是现时义务,均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因而在报表项目中不予反映,即不进行表内确认和披露。但是如果或有负债符合某些条件,则应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或有负债表外披露的基本原则是,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一般不予披露。但经常发生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较大影响的或有负债,即使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极小,也应予以披露,以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足够充分和详细的信息。在涉及未决诉讼、仲裁的情况下,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会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企业无需披露这些信息,但应披露该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原因。(3)或有资产的披露。或有资产作为一种潜在的资产,在报表项目中不予反映,即不进行表内确认和披露,同时也不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或有资产披露的内容,通常只需披露或有资产形成的原因、预期对企业产生的财务影响等。或有资产披露的基本原则是:在进行或有资产披露时,应特别谨慎,不能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误以为所披露的或有资产肯定会实现。

西青会计实务管理

122 评论(13)

瑶瑶瑶姚

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研究方向的不同:

(1)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会计的账务处理,会计核算方法及相关理论等,比较偏重学术研究方面。

(2)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企业财务关系的处理,企业的筹资、融资、资本运营及利润分配等,侧重于实践方面。

(3)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企业的账,根据账单作出财务报表,起到监督的作用,侧重于防范企业金融风险方面的研究。

2、意思不同: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3、特点不同:

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是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审计理论与实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

审计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监督最本质的特征;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特征是产出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方利益最大化。

财务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特点有助于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企业财务会计通过其反映功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作出决策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会计

283 评论(12)

日月草112

第一章 会计概述  掌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的方法与处理。    第二章 资产掌握: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现金清查;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清查;原材料、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的核算。    第三章 负债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职工薪酬的内容及短期薪酬和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的核算。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    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掌握:收入确认的原则和前提条件;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步骤以及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在某一时点和某一时段履行履约义务并确认收入的账务处理;合同取得成本和合同履约成本的内容及账务处理;营业成本的账务处理;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期间费用的内容及账务处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利润的构成、本年利润的结转方法及账务处理。    第六章 财务报表掌握: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利润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第七章 管理会计基础  掌握:管理会计的概念和目标;管理会计要素和管理会计体系的构成;管理会计的应用原则和应用主体;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八章 政府会计基础掌握: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标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政府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内容和构成;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预算结转结余及分配业务和典型的非财政拨款收支业务的核算;单位净资产业务和典型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核算。

21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