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6970
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为了得出企业是否值得银行提供授信,企业究竟有多大风险。银行是企业的信贷资源供应者,必须对企业非常了解。银行对企业的报表分析必须非常功利,就是为了得出结论,证实企业是否值得授信。对于银行而言,一般信贷风险业务,需要对企业的报表进行分析,核定对企业的授信额度;而低风险的业务,例如全额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国内信用证议付等,无需对报表进行分析,无需对企业核定授信额度,可以直接操作。企业财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及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企业占有各类资源和使用各种资源后的结果,企业经营的真实状况反映在企业的报表中。商业银行是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对于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企业授信、贷前调查、贷后检查监督和防范信贷风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客户经理必须成为一个优秀的报表分析专家。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相同,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商业运营风险、管理不善风险和挪用资金风险。企业值不值得银行批准贷款,能够贷款多少,完全应当在看完企业的报表分析并结合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后得出。找到好企业,提供银行的信贷资源,这是商业银行的天职。下图为银行对企业的分析图: 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资产和现金流的充足性是否有保障,银行通过分析得出:企业是否有充分的优质经营性资产偿还债务,是否有足够现金流量来支撑企业的经营。 1 .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 没有利润让人难受,而没有现金流则是致命的。我们给企业一个信贷决策,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就是企业短期资产流动性要符合要求。如果企业短期资产都是银行承兑汇票,期限极短的应收账款等,这类企业短期资产流动性就极好,银行提供授信风险就较小。这种风险不论是对银行还是企业都有很大影响。有很多企业倒闭,并不是因为资不抵债,而是由流动性不足引起的。我们通常讲的资金链条断裂,其实就是企业的流动性出了问题。企业的非现金资产如果想在短期内变卖,往往很难获得理想的价格。一般而言,一种资产的交易越不活跃,处理的程序越复杂,则该资产的流动风险越大。有时候,越着急,越卖不出价格;越卖不出价格,越不好卖。足量的流动资产是降低企业流动性风险的保障。对一个企业来讲,流动资产包括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包括企业的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负债就是在一年内到期的负债,包括企业的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短期借款等。企业的流动资产除以它的流动负债叫做 流动比率 。现在通常要求流动比率要达到1.5-2.0的水平。 2 .企业偿债风险 首先要分析企业是否能够还款,然后我们才去提供授信。如果企业负债率较高,在经营亏损或投资失误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没有足够资金按时偿还债务或利息的情况,引发财务危机(或称为“财务困境”),甚至破产。财务危机的发生会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巨大伤害,并严重影响企业声誉,所带来的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是导致不良贷款最直接的风险。我们分析企业的报表,首先看企业是否有偿债风险。 3 .银行备用授信额度不足风险 银行在评价一个企业偿债能力的时候,除了企业自身的现金流外,还可以考虑企业的其他融资来源,包括在其他银行可以使用的后备贷款额度,信托资金额度等。对于一个谨慎经营的企业,晴天也要备伞。银行备用授信额度不足风险是指企业在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没有办法融到足够资金。一个企业必须在银行有着足够备用授信额度才能在银行办业务,以备随时支付需要和把握买入 低估值资产的机会。例如,某公司资产用10亿元买土地储备、盖楼盘之后,因为楼盘还没有完工不能交付使用,所以不能在市场上销售带来现金流量,但在这个时候,按照合约该给银行偿还利息或还钱了。尽管根据企业的投资将来肯定会有很多收益,但是无钱还债已经构成违约,因为那些土地和楼房现在还不能卖。银行如果在工程变现以前就强行要款,企业就有可能破产。这种流动性风险就叫做融资性流动风险。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这种风险影响很大。因为这种情况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割肉补疮、拆东墙补西墙的措施,会对企业的经营运作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所以,银行在为客户设计授信方案时候要非常仔细,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状况和现金流状况,对于上述的开发商,就一定要提供3年期中长期贷款,保证企业资金链完整。否则,不是市场将开发商逼死,而是银行逼死开发商。银行因此也会错失从开发商身上挣大钱的机会。就如同家长在孩子身上投资:从刚出生到18岁上大学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如果小孩刚小学毕业就辍学,投资仅有一半时间,非常可惜。银行要高度关注企业商业风险,商业风险是市场、法律和经济环境变化而引发的企业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道德信用风险。企业道德信用风险是指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不愿意按照相关的合约、协议去履行相关的还款义务,从而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例如根据贷款协议,企业必须按时给银行付利息和本金。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做到这一点,银行就会面临损失,对银行来说这就是信用风险。很多企业主观恶意拖欠银行债务,或者隐匿,这都是信用风险。对中国很多民营企业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道德的约束,很多民营企业存在主观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的行为。各位客户经理请牢记:对借款人的分析,道德为首要分析要素,法人代表的人品是第一位的,没有人品的认同,其他都是空谈。就像丈母娘选女婿,第一位应当是人品,其次才是收入等因素。我们在准备给企业提供贷款前,首先要查询企业的信用记录,并向同行业的商业伙伴了解这个企业的法人人品,如果有信用劣迹,根本不用考虑去提供贷款。 (2)企业商业经营风险。由于市场情况的千变万化,会对企业造成的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采购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的销售产品价下跌,国家调整利率或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大于贷款利率上升幅度,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这些不确定性就叫做企业经营风险。很多企业在我们做判断的时候,企业经营正常,在贷款期间,经营情况发生巨大变化,情况急转直下。例如当年河北三鹿乳业公司是各家银行宠儿,大家拼命给贷款,谁知道3个月后,企业的质量问题突发,给所有的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 例:某企业2012年1月申请贷款4000万元,下表是这家企业在贷款前资产负债表。 申请贷款时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如下变化,如下表:分析:企业贷款前财务报表上的资产负债率83.3%(由10000÷12000算出),如果再借入4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会达87.5%[(由10000+4000)÷(12000+4000算出)],在此情况下银行很可能拒绝企业的贷款申请。企业为达到银行在资产负债比率方面的要求,找到一家关联企业并与其签订一项投资协议,以2000万元固定资产作价8000万元投资,资产增值6000万元,如是资产负债率降至55.6%(由10000÷18000算出),即使再申请到4000万元贷款,资产负债率也才63.6%[(由10000+4000)÷(18000+4000)算出],贷款前和贷款后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都在银行可接受值之内,因此银行有可能被误导而发放贷款。 借助财务报表分析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分析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财务结构,可以为授信和贷款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1 .大量预收账款导致短期负债剧增,影响银行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判断 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收入确认的规定,房地产收入确认标准应具备以下四项具体条件:①工程已经竣工并验收合格;②具有经购买方认可的结算通知书;③履行了销售合同规定的义务,且价款已经取得或确信可以取得;④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然而房地产从开始预售到收入确认,需经过竣工、验收、办证、测绘、决算等多个环节,少则数月,多则三五年,其间巨额的房款收入长期挂在预收账款,一方面增加短期负债,另一方面减少了房款收入内含的所有者权益。特别是近年房地产高额盈利在财务报表中无法体现,严重地影响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 2 .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判断 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发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尚未竣工验收决算、大量预收账款未转销售收入前将出现巨额亏损,一旦结转收入,隐含的利润即会显现。 3 .开发成本账实不符,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资产的判断 房地产企业为持续发展往往会储备大量土地,由此形成土地成本按购置时实际支付价款入账,未包含货币时间价值和土地增值部分。房地产企业凭借其资金、品牌、政府扶持,以协议出让的方式取得大量廉价的土地,其实际地价已经是账面成本的数倍。另外,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工程款由施工单位垫支,比例高达30%~50%,时间长达数年,施工单位往往对垫支部分不开发票,再加上房地产企业为欠付工程款拖延工程决算时间,往往要经过几个会计年度才能完成,对此,房地产企业就难以及时进行成本核算,造成账面成本低于实际数额。
随风思恋
(一)财务分析思维 银行作为企业的债权人因不能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享,决定了债权人必须对其贷款的安全性首先予以关注。因此,银行在进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分析时,最关心的是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以保证其债务本息能够及时足额地得以偿还。因此,对于短期贷款,银行主要关心的是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如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率,希望企业的实物资产能够顺利地转换为现金。长期贷款主要关心长期收益能力和资本结构,企业的长期收益能力是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决定因素,资本结构可以反映长期债务的风险。 无论是短期贷款或是长期贷款,其共同特点是在特定的时间,企业需要支付特定数额的现金给银行。偿付的金额和时间,不因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而改变。但是,一旦企业运营不佳或发生意外,陷入财务危机,债权人银行的利益就要受到威胁。因此,银行户头必须事先审慎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并对企业进行持续性的关注。 银行的主要决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银行要在财务报表中寻找借款企业有能力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贷款本金的证据。因而要通过分析需要找到这些答案。首先是公司还本付息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其次是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可能来源是什么?再次是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最后是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贷款?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依据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依据,即就是所拥有的第一手资料,这是进行规范财务分析的起点,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要进行科学而规范的财务分析,必须拥有下述资料。 其一,会计报表类。这是进行分析最重要的一类资料,包括(1)资产负债表,其中一般应附有三张附表,即资产减值明细表、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2)利润表。其中也应有三张表,即利润分配表、业务分部报表和地区分部报表。(3)现金流量表。其中有主表和补充资料。 其二,会计报表附注。以往我们只注重对会计报表本身的分析,而对会计报表附注关注不够,这极大地减少了分析人员的信息量。近年来,企业年度报表附注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增加财务报表附注的目的是增加财务报表的信息量,改善披露的充分性、抑制企业粉饰报表,减少报表使用人的误解。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法》的规范,在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至少应披露13个方面的内容。 (1)是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2)是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3)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 (4)是或有事项的说明。 (5)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即截止编报日至报出日期间资产减损、销售退回、已确定了的赔偿等情况)。 (6)是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7)是重要资产转让及出售的说明。 (8)是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 (9)是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10)是收入说明。 (11)是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说明。 (12)是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 (13)是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通过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会计报表主体的真实性。 其三,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这些审计报告包括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四类形式。阅读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公允的审计报告,有利于进一步证实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增加可信度,减少信贷及相关决策人员的决策风险。但是必须强调,审计的有用性依赖于它的独立性和能力性。审计的独立性是人们信赖他们的首要因素,但是被审计客户是审计人员服务费支付的主体,与审计的独立性存在重大矛盾。审计的能力性是他们被信赖的第二位因素,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审计人员都是胜任的。因此,分析人员应当关注可能出现的欺诈、疏忽和不遵守审计准则的行为,始终对审计意见保持一定的警惕。 其四,其他资料。如可能的话,在取得以上资料的同时,最好能取得如信息、证券信息、相关行业资料等,以便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 最后,取得以上资料,不要急于盲目按分析程序进行分析,而应首先对报表的欺诈保持应有的警惕,并熟悉其常见的欺诈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 (1)经常签订企业合并协议。合并活动会改变企业经营的持续性,使利润失去可比性,成为操纵会计报告利润的一种手段。合并是一种重大的理财决策,不可能经常进行。合并在经济上的成功率并不高,经常进行合并是不正常的。 (2)公司取得巨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增长速度比较快。由于份额越大,增长超过行业均数越困难,如果找不到正常解释,就应关注其真实性。 (3)公司解雇会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不会轻易放弃客户,老的客户审计成本很低。更换会计事务所,往往与企业坚持不正当的财务报告有关。 (4)业绩太好了,以至于让人难于相信。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一个企业的业绩通常是随机的,不太可能长期直线上升。 (5)公司增长迅速。公司的增长总是有其合理限度,过快增长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财务问题,公司有可能人为地改变财务报表。 (6)公司有操纵利润的历史。当然,上述六大特征只是报表欺诈、利润操纵或信息误导的外部表现,并不意味着具有这些特征的报表都是虚假的。关键是保持足够的警惕,以减少风险。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