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阳光刺眼
固定资产涉及的记账凭证有多种:1、购建固定资产借:在建工程贷:工程物质等科目2、完工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3、使用计提折旧借:成本费用科目贷:累计折旧4、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借:累计折旧借:相关科目(发生变卖收到的款项或应收)贷:固定资产贷:相关科目(发生清理费用支付的款项或应付)5、结转清理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如果有收益,则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应答时间:2021-0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super阿狸
首先,让我们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同时具有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通常,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其可使用的预计时间。让我们回到问题。手机的预计使用时间在常人的认知中,是超过一年的,公司购买手机的目的是方便公司的经营管理。
因此,应当将该次采购的手机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另外,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固定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1年的有形资产。
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界定,并没有区别。小企业也应将此次采购的手机作为固定资产入账。
我们假设,此次采购的手机单价是1500元,还需要作为固定资产来入账吗?答案是,需要。可能有人会说,固定资产的单价不是有个2000元的确认标准吗?低于2000元的,不应该作为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啊。
这个规定,源自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的第二十五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价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只需要按照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即可。
qq1138566105
一、固定资产有台账,台账记录每一个资产明细,会计科目上没有必要设置太多的明细,原始单据需要粘贴明细表;可以按大类设置明细,如电子设置、房屋及建筑物、运输工具等。
二、实现方式
按单项资产登记,通过卡片录入来实现,并计提折旧。
1、固定资产明细账:按固定资产购进、转出原值登记。
2、累计折旧明细账:按每月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登记。
3、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账:按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净值登记。
三、三级建账
应该分别设立:总分类账(登记固定资产总金额)、明细分类账(登记分类金额)、明细账。
四、登记事项
1、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
2、结账时,应当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应当通栏划双红线,年度终了结账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当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3、年度终了,要把各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结转下年”字样下空格处,从右上角至左下角划一条斜线注销;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账簿的第一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注:年度终了,要将各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有余额的,直接记人新账余额栏内即可,不需要编制记账凭证,也不必将余额再记人本年账户的借方或贷方(收方或付方),使本年有余额账户变为零。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1)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2)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3)企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给固定资产盘点带来极大的困难。
大致表现在:制度形同虚设,有的部门设立了资产管理人员,有的部门没有设立资产管理员,由于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在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得不够,资产的增加、调拨和报废工作,
由于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制和管理上没有严格的惩处措施造成单据流转速度慢,入账时间滞后,或重复进账、漏进、产生账实不符现象。管理混乱由于人员调动频繁,交接手续混乱不清等等。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