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9

顺宏冷暖-MISS冯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execl公式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厦门混世小魔王

已采纳

关注会计网微博,那里有

初级会计execl公式

344 评论(10)

fabregas89

已经为你发送 请你查收!

251 评论(10)

mayhanlimei

以下是全套:EXCEL财务报表(带公式)的下载包括支持各行业的:凭证、总账、分类账、科目账、T型账(丁字帐)、资产负债表(资产表)、利润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丁字帐(T型帐)、各行资产经营财务表格等等。带全套公式,只要把基本数据(凭证)填写了,将自动生成明细\报表等,最大程度减少财务制表工作量。200多套表: 直接运行,自动解压缩。瑞易财管软件适用于中小公司会计、商户、理财和往来账流水(记账)管理,具有自动、通用、专安全的特点。只需要做好收支就能生成专业财务、税务报表。安全下载:按提示安装完成即可永久使用瑞易财管专业版则适用于大中小公司、企事业单位:对于凭证、明细账、工资福利、流水帐、借贷科目管理、员工业绩管理、财务报表自动形成、资产负债管理都非常胜任。安全下载:按提示安装完成即可永久使用

249 评论(8)

snake20001981

一、工作中常用函数1、Subtotal函数(对过滤后的数据进行加总),如 SUBTOTAL(9,B12:B24)(统计过滤后的数值之和,9代表 sum ,B12:B24代表要求和的列。2、Round(公式,2)四舍五入 (保留2位小数)。3、Trim()去空格的 。4、clean()去非打印字符的 。5、& 连接符 。6、value函数 。7、If系列函数,If(,,),If(or(,),,),Ifiserror(),Sumif(),If(Iserror(vlookup(),,vlookup())。8、row()函数、9、Concatenate()函数。10、Month(),Date(),Year()注意学会相关的嵌套。11、Index函数与Match函数的组合应用。12、Vlookup函数 等等二、Excel技巧1、ctrl+g 定位 空值 填充。2、ctrl+H 替换 替换过程巧用通配符“ * ”(星号)3、数据分列技巧 (工商银行导出的网银格式是csv格式,数据有的不能加总,运用数据分列,可以单独分离出 能够用于加总的数据)、数据分列真的很好用,可以分列出 日期格式,可以分列出 单独的月份,等等,具体情况具体应用。4、crtl+shift+enter 输入数组,事半功倍。5、Ctrl +Shift +End 。6、构造函数时,按F4 可以迅速 打出 " $ ",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切换。7、数据透视表

170 评论(15)

大米粒圆又圆

会计常用公式如下: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1、求和: =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2、平均数: =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3、排名: =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4、等级: =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5、学期总评: =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6、最高分: =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7、最低分: =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8、分数段人数统计:(1) =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2) =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7) =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说明:COUNTIF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如:=COUNTIF(C2:C351,"男") ——求C2到C351区域(共350人)男性人数;9、优秀率: =SUM(K57:K60)/55*10010、及格率: =SUM(K57:K62)/55*10011、标准差: =STDEV(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人)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12、条件求和: =SUMIF(B2:B56,"男",K2:K56) ——假设B列存放学生的性别,K列存放学生的分数,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该班男生的成绩之和;

29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