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9

扬州灰豆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企业会计变革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刘聪1988

已采纳

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这100年间,会计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方法和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比如从会计凭证、账簿到会计报表的会计循环理论的形成,货币计价、成本计算等理论方法的出现,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和实施,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加快,促使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运用,引起会计工作、会计方法的重大变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企业会计吧传统的会计分离成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使会计从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向事前预测、控制和参与决策转化;随着国际性经济交往的广泛开展,使会计超越了国家界限,成为“国际通行的商业语言”,现代会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20世纪初期,借贷记账法传入我国,随后又引进了英美的会计制度,对改中式簿记,推行现代会计,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次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了与此相适应的苏联会计模式,苏联会计模式的引入是对旧中国的会计理论、制度、方法的变革,这是我国会计史上的第二次变革。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会计史上的第三次变革,真正进入高潮的是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会计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初步建立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并与国际会计管理靠拢。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了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的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特别是家入WTO以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日益迫切,寻妖建立于国际趋同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2 月15日,财政部以财会字3号文的形式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构建起与我国国情向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全面推行,标志着我国的会计事业以进入了全方位高速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综上所述,会计的产生发展进程,本身就是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影响的结果,会计正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指出的那样,“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越是必要”。因此,任何社会要发展经济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生产力水平越高,人们对经济管理的要求就越高,会计也就越重要。会计的生存和发展,还受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影响和约束,它不仅要求会计必须符合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甚至影响到具体的会计实务的处理。各国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都影响和制约着会计活动。

企业会计变革

291 评论(11)

MIssMIss兔狗

1992年11月30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准则,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1993年到1996年起草了30余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草案,但没有全部正式颁布实施。1998年5月正式加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8年10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1997年5月至2000年陆续发布13项具体会计准则。2001年初发布8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5项准则是对以前准则的修订。2002—2003年发布3项新的会计准则和一项修订的会计准则。2003年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改组,加快了准则制定的脚步。2005年6月2日发布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2005年6月22日发布外币折算、分部报告和财务报表列报等3项具体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2005年7月19日发布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捐赠与补助和投资性房地产等7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2005年8月12日发布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职工薪酬、企业年金、每股收益和所得税等6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2005年9月21日发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等4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2006年1月4日发布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

105 评论(10)

爱美柯净水器

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会计史上的第三次变革,真正进入高潮的是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会计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初步建立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并与国际会计管理靠拢。20世纪初期,借贷记账法传入我国和英美的会计制度,中式簿记改革,推行现代会计,我国近现代会计史上的第一次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引进了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功联会计模式,对旧中国的会计理论、制度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启动形成了我国近代会计史上的第二次变革。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相应开始了第三次会计变革。

31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