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紫色的射手
先看基础会计学,这是会计的入门。简单地说,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现在用的都是复式记账。会计基本要素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资产、费用都是借方增多,贷方减少例子:用银行存款购买车床机器一台,一台2800元 借:固定资产 2800 (固定资产增加,记借方)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476 (增值税17%) 贷:银行存款 3276 (流动资产减少,记贷方)负债、收入都是借方减少,贷方增多例子:卖了一批钢材,得货款2800元 借:银行存款 3276 (流动资产增加,记借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2800 (收入增加,记贷方)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476自己简单地说一下哈,具体得学习系统的会计学。
快乐尚龙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利润=收入—费用—成本2。由1+2得:资产+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即:资产+利润+费用+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号左边增加计借方,减少计贷方;等号右边增加计贷方,减少记借方。损益类包括收入和费用,其计入贷方都是好事,收入记贷方使利润增加,费用记贷方,说明费用减少,利于利润。成本类有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主要发生在材料领用的时候。 损益类期末无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成本类也无余额,转入库存商品等
熊猫大王
一般说来,在会计中有六大类科目,即资产类、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
“借”表示资产的增加与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这六大类科目分为两组,并且可以用两个等式连接其间的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类的,借方代表增加额,贷方代表减少额;
负债类的,借方代表减少额,贷方代表增加额。
就是爱你一下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两个字为记账符号,分别代表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借贷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业术语,用来标明记账的方向。
“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别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不同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记账规则:借加,贷减,余额在借方。
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2、负债类账户的结构
记账规则:贷加,借减,余额在贷方。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记账规则:贷加,借减,余额在贷方。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4、损益类账户
(1)收入类账户的记账规则:贷加,借减,期末无余额。
(2)费用类账户的记账规则:借加,贷减,期末无余额。
5、成本类账户
记账规则:借加,贷减,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
【规律总结】
皇冠家具厂
1、首先要理解会计六大要素的概念和内容,记住每一类包括哪些科目。2、牢记会计恒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利润;利润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利润展开后移项得(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3、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金发生变化,变化类型有等式左边一增一减、等式右边一增一减、等式两边同增、等式两边同减四种情况,但都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4、借贷记账法下,规定了各类账户的结构为:(1)资产类、成本、费用类(在等式的左边):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在等式的右边,结构相反):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5、举例:(1)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应收账款减少,银行存款增加。两个都是资产,等式左边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增加记借,减少记贷。会计分录: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2)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资本公积减少,实收资本增加。两个都是所有者权益,等式右边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增加记贷,减少记借。会计分录:借记“资本公积”,贷记“实收资本”。(3)收到投资者以货币资金20万元投资。银行存款(资产)增加,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增加。等式两边同增,资金总额增加。资产增加记借,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会计分录: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实收资本”。(4)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银行存款减少,应付账款(负债)也减少。等式两边同减,资金总额减少。资产减少记贷,负债减少记借。会计分录: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
龙井12345
一.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1. 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2.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3.清理完毕后应将其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二·丁字账的借贷运用方向:借 贷----- -----I----------资产的增加 1 负债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1 资产的减少权益的减少 1 权益的增加
吾是土豆泥
你理解的正确。
要搞清楚账户类型以及经济业务业务反映的内容资产类账户:
1、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2、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
3、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
4、损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5、损益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记住资产类和负债类账户,然后对比记忆。
提琴小13
一般说来,在会计中有六大类科目,即资产类、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
“借”表示资产的增加与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这六大类科目分为两组,并且可以用两个等式连接其间的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类的,借方代表增加额,贷方代表减少额;
负债类的,借方代表减少额,贷方代表增加额。
1、资产类科目借方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类科目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2、所有者权益类目同负债类科目;
3、收入贷方表示本期增加,即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收入,借方表示减少即销售退回;
4、费用借方表示本期发生的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一般发生在借方,利润贷方表示盈利,借方就是亏损.
扩展资料: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动态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1.资产(Assets)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主要特征有:
(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制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形成资产。
(2)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2.负债(Liabilities)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主要特征有:
(1)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Equity)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为留存收益 。
1.收入 (Revenue)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费用 (Expense)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利润(Profit)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Gain) 或损失 (Loss),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