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南真北
(1)根据财政拨款汇总表入账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财政拨款
(2)根据工程支出、欠款汇总表入账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贷:应付账款--工程欠款
(3)根据工程完工结转表入账
借:专用基金--财政拨款
贷:在建工程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基建项目单独处理转入大账:
1、确定基建账科目与“大账”科目的对应关系,将两个制度的各个科目一一对应起来。
2、使用Excel设计行政单位基建并账计算表。该表左方为基建账科目,右方为“大账”科目,纵向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及相应科目排列,基建账的每个科目都要对应“大账”的相关科目。
扩展资料: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很多,主要包括:国债资金、中央专项基金、省级配套资金、县乡财政拨款和村街自筹等地方配套资金。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方配套资金没有拨付到建设单位或者以其他方式(如投工投劳)作为投资的,出资方直接把资金拨付到施工单位,没有与建设单位履行拨款手续,建设单位无法取得入账的原始凭证,无法进行账务处理,因此造成项目归集核算的建设成本不完整。
交付使用资产项目的年末数,在年度财务决算批复后,第二年年初与相应的资金来源对冲
借:基建拨款—以前年度拨款
贷:交付使用资产
同时,在单位经费账上记录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基建项目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
茜茜Julie
对于你这个提问,只能是请你去看会计书了,因为会计行业很多,科目也太多,,简直是无法一一对你解释每个科目的涵义与说明了。你只需买一本最基础的会计书看看就行,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人家才能 给与解答的呀。
静静的娇儿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第一部分 新账的建立 一个项目开工,或者一个企业新建立,都面临着建立新账的问题。建立新账并不难,通常先应当想好会计科目的设置问题。在做凭证的时候应当想好各科目应当怎么设置明细科目级数。是采用辅助核算好,还是直接在会计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好。 一般情况下,是如果涉及的往来单位较多,部门较多且稳定或者项目较多的时候,应当采用辅助核算的方式(可以根据各会计科目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并不需要同时具备)。否则,应当直接在会计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简化工作量。通常情况下,公司本部的账(涉及的往来单位很多,项目多,部门也比较多且稳定)采用辅助核算比较合适,而单一的项目账,直接在会计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比较好。 根据各公司管理的不同,建筑企业的财务核算及管理分为本部集中管理(集权式,由公司直接编制财务报表)和项目单独管理制(分权式,由公司总部汇总报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业公司就只有一个账套,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同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 集权式的优点是公司总部可以随时掌握公司各项目的成本情况,并对各项目成本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有利于公司加强财务管理。适用于公司本部及附近项目较多的企业。缺点是对外地项目的核算资料可能不及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不利于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 分权式的优点是减轻了公司总部的核算工作,有利于各项目部及时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有利于公司的税收筹划。缺点是容易造成项目经理权力过大,滋生腐败。如果项目财务人员不能起好监督作用并在管理中处于强势的话,不利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实行分权式要求公司对项目财务人员实行委派制。财务人员由公司考核,但要有相当的权力并能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适用于外地项目较多的施工企业。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重强化公司和项目的财务管理,要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核算、监督、反映的职能。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的设置及核算内容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建筑施工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广大生产型企业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成本核算和收入的确认上,和产品销售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在此只探讨建造合同准则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与生产性企业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讨。(一)工程施工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项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设置“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两个二级明细科目。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工程合同成本在合同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3)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4)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5)分包成本(项目/部门核算)(6)间接费用间接费用下设下列明细科目管理人员工资(项目/部门核算)职工福利费(项目/部门核算)固定资产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低值易耗品摊销(项目/部门核算)办公费(项目/部门核算)差旅费(项目/部门核算)财产保险费(项目/部门核算)工程保修费(项目/部门核算)排污费(项目/部门核算)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检验试验费(项目/部门核算)外单位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材料整理及零星运费(项目/部门核算)材料物资盘亏及毁损(项目/部门核算)取暖费(项目/部门核算)其他费用(项目/部门核算)2、工程施工-毛利,核算工程毛利。具体的设置根据企业需要选择,不一定非要设置这些会计科目。特别是间接费用,有些不需要的可以不予以设置。(二)机械作业该科目主要是针对建筑企业有单独的设备管理部门为各项目提供设备发生的费用及内部结算的台班的核算。相当于制造待业的“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针对本公司的设备设置单机核算,准确核算每台大型或者主要设备每个台班的耗用成本。通常情况下,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工资及附加(部门/设备核算)燃料及动力(部门/设备核算)折旧费(部门/设备核算)配件及修理费(部门/设备核算)间接费用(部门/设备核算)(三)应收账款1、应收工程款(往来单位核算) 核算根据工程进度报表或者结算的应收账款。2、应收销货款(往来单位核算) 核算施工企业应收产品销售货款。3、应收质保金(往来单位核算) 根据合同及结算业主暂扣的工程质保金,最好设置有到期日。(四)应付账款1、应付购货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购货款、设备款等。2、应付分包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分包工程款3、暂估应付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暂估入账的款项(包括材料暂估入账及分包工程款的暂估入账)。4、应付质保金(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分包单位的质保金,最好设置有到期日。(五)工程结算 (往来单位/项目核算)核算根据业主进度报表签证资料或者工程结算的款项。(六)主营业务收入(手工账可不用以下明细科目,只需按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即可)1、 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3)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4)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5)间接费用(项目/部门核算)2、税金(项目/部门核算)3、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4、公司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5、公司利润(项目/部门核算)其他会计科目的设置基本与其他行业的科目设置相差不大,不在此做专门的讨论。二、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一)工程施工各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1、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1)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2)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包括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女工哺乳时间的工资,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工资及产、婚、丧假期的工资。(4)职工福利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生产工人福利费(根据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提取)。(5)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6)企业应承担生产工人的养老金、失业金、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内容2、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内容包括:(1)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2)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3)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4)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 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5)检验试验费:是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试验室进倚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3、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应由下列七项费用组成:(1)折旧费:指施工机械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陆续收回其原值及购置资金的时间价值。(2)大修理费:指施工机械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进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3)经常修理费:指施工机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级保养和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费用。包括为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与随机配备工具附具的摊销和维护费用,机械运转中日常保养所需润滑与擦拭的材料费用及机械停滞期间的维护和保养费用等。(4)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安拆费指施工机械在现场进行安装与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和试运转费用以及机械辅助设施的折旧、搭设、拆除等费用;场外运费指施工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地点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施工地点运至另一施工地点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及架线等费用。(5)人工费:指机上司机(司炉)和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日人工费及上述人员在施工机械规定的年工作台班以外的人工费。(6)燃料动力费:指施工机械在运转作业中所消耗的固体燃料(煤、木柴)、液体燃料(汽油、柴油)及水、电等。(7)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指施工机械按照国家规定和有关部门规定应缴纳的养路费、车船使用税、保险费及年检费等。设置了“机械作业”科目的机械使用费为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向各工程项目部收取的机械台班费,以上内容只需在“机械作业”科目中核算即可。4、其他直接费(在预算上被称为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包括内容:(1)环境保护费:是指施工现场为达到环保部门要求所需要的各项费用。(2)文明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3)安全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4)临时设施费:是指施工企业为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费用等。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宿舍、文化福利及公用事业房屋与构筑物,仓库、办公室、加工厂以及规定范围内道路、水、电、管线等临时设施和小型临时设施。临时设施费用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维修、拆除费或摊销费。(5)夜间施工费:是指因夜间施工所发生的夜班补助费、夜间施工降效、夜间施工照明设备摊销及照明用电等费用。(6)二次搬运费:是指因施工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7)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是指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场地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个施工地点运至另一个施工地点,所发生的机械进出场运输及转移费用及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试运转费和安装所需的辅助设施的费用。(8)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是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钢模板、木模板、支架等的支、拆、运输费用及模板、支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9)脚手架费:是指施工需要的各种脚手架搭、拆、运输费用及脚手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10)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是指竣工验收前,对已完工程及设备进行保护所需费用。(11)施工排水、降水费:是指为确保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施工,采取各种排水、降水措施所发生的各种费用。5、间接费用各明细科目核算内容管理人员工资 核算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奖金职工福利费 核算根据项目管理人员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使用费 核算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或者工具用具使用费)核算指管理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低耗品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办公费核算项目部办公用的文具、纸张、帐表、印刷、邮电、书报、会议、水电、烧水和集体取暖(包括现场临时宿舍取暖)用煤等费用。差旅费核算项目职工因公出差、调动工作的差旅费、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助费,职工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职工离退休、退职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工地转移费以及管理部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养路费及牌照费。工程保修费 核算项目质保期内发生的各项保修费用排污费 核算项目污物清理、环保部门收取的环保费等劳动保护费 核算项目为职工购置的各项劳保用品费用外单位管理费用 核算支付给总包单位的管理费其他费用(项目/部门核算) 第三部分 部分帐务处理说明一、关于成本的账务处理:1、分配工资奖金: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费(生产工人工资奖金) 机械作业-工资及附加(机驾人员工资奖金)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管理人员工资(项目部管理人员工资奖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2、领用原材料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费 贷:原材料3、台班费结算: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 贷:应付账款(外部单位)机械作业(内部设备管理部门提供的台班)4、甲供料的账务处理:甲方拨付:借:原材料-甲供材料-XX 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XX单位领用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费贷:原材料-甲供材料XX5、业主方代扣税金的账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XX税 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XX单位6、项目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费贷:银行存款7、委托加工物资的账务处理(适合钢结构制作等委托项目)拨付物资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XX材料支付加工费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收回加工物资:借:原材料-XX 贷:委托加工物资领用的账务处理同原材料。二、分包工程核算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在施工企业都比较普遍,劳务分包比较单一,核算比较简单,不在此做具体介绍。工程分包不仅涉及到工程成本,还涉及到与对方的往来的核算,以及与业主方的一些联系。通常情况下,分包方是以总承包方的名义参与工程施工,但由于在工程中有很多具体的情况需要面对,也需要与总承包方及时结算。通常情况下,总承包方会要求分包方根据工程形象进度编制工程形象进度报表,由总承包方对其进行审核后,扣减相关其他费用后再予以支付。涉及到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1、分包成本的确定总承包方财务部门根据审定后的工程进度报表,列支工程成本。平常工程进度报表一般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不超过合同总金额,财务部门就可以根据审定后的工程进度报表做成本列支。这时总承包方应当要求分包方出具建安发票。借:工程成本-合同成本-分包成本-XX项目 贷: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XX单位2、分包方领取材料的核算领取材料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抵分包单位工程款处理,另一种是分包方购买总承包方的原材料,总承包方做收入或者视同销售处理。通常情况下,按第一种方式进行处理,有利于税收的筹划。第二种方式不可取,除非总承包方的确存在该种原材料的销售,并且不能区分这些材料竟是构成工程实体还是销售。这一点在税局的认可比较关键。领用时:借: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XX单位 贷:原材料-XX材料分包单位领用甲供料的处理:借: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XX单位 贷:原材料-甲供材料-XX材料3、支付的处理很简单。借: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XX单位 贷:银行存款4、与分包单位的结算:有很多朋友问与分包单位结算时,究竟以什么金额作为成本入账。其实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做一些探讨,很多企业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总承包方应当列支分包成本的金额=结算总金额-分包单位承担的税金-应收分包单位管理费等。但在实际工程中要注意到,分包单位领用的材料不能再从上式中扣减,因为分包单位领用的原材料构成工程成本,而税金在总承包方确认收入的时候,已经确认了损益。总承包方收取的管理费作为工程毛利的构成部分,不需要再在分包结算的最后金额中予以确认。例:某工程合同金额为1000万元,与业主结算1200万元,其中分包500万。已审定的分包单位工程进度400万元,根据分包合同,总承包方收取分包方10%的管理费,不含营业税及附加3.30% .这时,在实际处理时需要注意:①、收取的管理费应当与分包单位结算时扣除,不在账务上反映。②、分包单位的税应当在与分包单位结算时扣除。即:分包单位的结算金额应当=500×(1-10%-3.30%)=433.50万元,最后补充差额进成本:借:工程成本-合同成本-分包成本-XX项目 33.50万元(433 .50-400)贷:应付账款 33.50万元
雨虹阳光
一、资产类
1、库存现金:核算企业库存现金的收支情况。注:企业内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
2、银行存款:核算企业存入银行的款项及支付情况。
3、其他货币资金:核算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出投资款等其他货币资金及有境外往来结算业务企业发生的信用证等。
4、交易性金融资产:为近期内出售,有公允价值。
5、应收票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等而收到对方开出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6、应收账款: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7、预付账款:核算企业按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
8、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领取)的现金股利。
9、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10、其他应收款:包括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11、坏账准备: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12、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计价(在途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购入材料但尚未验收入库的。
13、原材料:企业入库的各种材料(库存)。
14、材料成本差异: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15、周转材料:(包装物:为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
(低值易耗品: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16、库存商品: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格,可对外销售的产品。
17、发出商品: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等发出的商品的实际成本。
18委托加工物资: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及加工费、来回运杂费等。
19、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了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1、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投资、对合营企业投资、对联营企业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22、投资性房地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23、固定资产: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设备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价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超过二年的。
24、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损耗部分。
25、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新建工程、改扩建、大修理工程等所发生的实际支出。
26、工程物资:购入为工程建造而储备的物资。
27、固定资产清理: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28、无形资产:企业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各种价值。
29、累计摊销:无形资产的损耗部分。
30、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各年度内分期摊销的费用。
31、待处理财产损溢: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应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
二、负债类
1、短期借款: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2、应付票据:企业购买物资时所开出的承兑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3、应付账款: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4、预收账款:按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货款。
5、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企业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的福利费等。
6、应交税费:企业应交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等。
7、应付股利: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股利。
8、其他应付款:企业应付的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押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等。
9、长期借款: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10、应付债券: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
11、长期应付款:如,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价款等。
三、共同类(略)
四、所有者权益类
1、实收资本(股本):企业实际收到投资人投入或内部转增的资本。
2、资本公积:企业资本溢价、法定财产估价增值等。
3、盈余公积: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及公益金。
4、本年利润:企业所有损益类科目的转入。
5、利润分配: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
五、成本类
1、生产成本: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工具、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2、制造费用: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六、损益类
1、主营业务收入:企业销售商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工业性劳务等所发生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
3、投资收益: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
4、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如企业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收入等。
5、主营业务成本: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6、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材料、包装物出租、代购代销等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
7、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如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
8、销售费用: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专设销售机构职工工资、福利。
9、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如,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差旅费、咨询费、业务招待费等。
10、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及相关手续费等。
11、营业外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12、所得税费用:企业本期所得利润应交纳的税金。
扩展资料:
增加会计科目注意事项:
(1)遵循“先上后下”的顺序,即先设置上级会计科目,再设置下级会计科目;
(2)会计科目编码、会计科目名称不能为空;
(3)增加的会计科目编码必须遵循会计科目编码方案;
(4)会计科目编码必须唯一;
(5)已经使用的末级科目不能再增加下级科目。
2.修改会计科目
如果需要对原有会计科目的某些项目进行修改,可以通过“修改”功能来完成。
3.删除会计科目
如果需要删除原有会计科目,可通过“删除”功能完成。
删除会计科目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即必须先从末级会计科目删除。
删除的会计科目不能为已经使用的会计科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江秀梅+刘洋
顺序号 编号 新会计准则使用科目 核算内容一、资产类1 1001 库存现金 企业的库存现金2 1002 银行存款 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4 1011 存放同业 企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款项5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6 1021 结算备付金 企业(证券)为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与交收而存入指定清算代理机构的款项。企业(证券)向客户收取的结算手续费、向证券交易所支付的结算手续费。7 1031 存出保证金 企业(金融)因办理业务需要存出或交纳的各种保证金款项。8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9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企业(金融)按照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出的资金10 1121 应收票据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11 1122 应收账款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12 1123 预付账款 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13 1131 应收股利 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14 1132 应收利息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15 1201 应收代位追偿款 企业(保险)按照原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后确认的代位追偿款16 1211 应收分保账款 企业(保险)从事再保险业务应收取的款项17 1212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从事再保险业务确认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以及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18 1221 其他应收款 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19 1231 坏账准备 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20 1301 贴现资产 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出的资金。21 1302 拆出资金 企业(金融)拆借给境内、境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22 1303 贷款 企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23 1304 贷款损失准备 企业(银行)贷款的减值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贴现资产、拆出资金、客户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24 1311 代理兑付证券 企业(证券、银行等)接受委托代理兑付到期的证券。25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企业不承担风险的代理业务形成的资产。26 1401 材料采购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27 1402 在途物资 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28 1403 原材料 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29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30 1405 库存商品 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31 1406 发出商品 企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32 1407 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33 1408 委托加工物资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的实际成本。34 1411 周转材料 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35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 企业(农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36 1431 贵金属 企业(金融)持有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存货的成本。37 1441 抵债资产 企业(金融)依法取得并准备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的实物抵债资产的成本。38 1451 损余物资 企业(保险)按照原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后取得的损余物资成本39 1461 融资租赁资产 企业(租赁)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取得资产的成本。40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存货的跌价准备41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42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43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44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45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46 1521 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47 1531 长期应收款 企业的长期应收款项。48 1532 未实现融资收益 企业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收益。49 1541 存出资本保证金 企业(保险)按规定比例缴存的资本保证金。50 1601 固定资产 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51 1602 累计折旧 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52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53 1604 在建工程 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54 1605 工程物资 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55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56 1611 未担保余值 企业(租赁)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出资产的未担保余值。57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 企业(农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原价。58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企业(农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59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 企业(农业)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60 1631 油气资产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持有的矿区权益和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原价。61 1632 累计折耗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油气资产的累计折耗。62 1701 无形资产 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63 1702 累计摊销 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64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65 1711 商誉 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价值。66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67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8 1821 独立账户资产 企业(保险)对分拆核算的投资连结产品不属于风险保障部分确认的独立账户资产价值。69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耗,也通过本科目核算。二、负债类70 2001 短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下(含1 年)的各种借款。71 2002 存入保证金 企业(金融)收到客户存入的各种保证金。72 2003 拆入资金 企业(金融)从境内、境外金融机构拆入的款项。73 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 企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的款项。74 2011 吸收存款 企业(银行)吸收的除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其他各种存款。75 2012 同业存放 企业(银行)吸收的境内、境外金融机构的存款。76 2021 贴现负债 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入的资金。77 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 企业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78 211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企业(金融)按照回购协议先卖出再按固定价格买入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入的资金。79 2201 应付票据 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80 2202 应付账款 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81 2203 预收账款 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82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本科目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83 2221 应交税费 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84 2231 应付利息 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85 2232 应付股利 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86 2241 其他应付款 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87 2251 应付保单红利 企业(保险)按原保险合同约定应付未付投保人的红利。88 2261 应付分保账款 企业(保险)从事再保险业务应付未付的款项。89 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 企业(证券)接受客户委托,代理客户买卖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有价证券而收到的款项。90 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 企业(金融)接受委托,采用承购包销方式或代销方式承销证券所形成的、应付证券发行人的承销资金。91 2313 代理兑付证券款 企业(证券、银行等)接受委托代理兑付证券收到的兑付资金。92 2314 代理业务负债 企业不承担风险的代理业务收到的款项,包括受托投资资金、受托贷款资金等。93 2401 递延收益 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4 2501 长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上(不含1 年)的各项借款。95 2502 应付债券 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96 260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企业(保险)提取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97 2602 保险责任准备金 企业(保险)提取的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准备金。98 2611 保户储金 企业(保险)收到投保人以储金本金增值作为保费收入的储金。99 2621 独立帐户负债 企业(保险)对分拆核算的投资连结产品不属于风险保障部分确认的独立账户负债。100 2701 长期应付款 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101 2702 未确认融资费用 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利息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102 2711 专项应付款 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103 2801 预计负债 企业确认的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等预计负债。104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三、共同类105 3001 清算资金往来 企业(银行)间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款项。106 3002 货币兑换 企业(金融)采用分账制核算外币交易所产生的不同币种之间的兑换。107 3101 衍生工具 企业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108 3201 套期工具 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包括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109 3202 被套期项目 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四、所有者权益110 4001 实收资本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应将本科目改为“4001 股本”科目。111 4002 资本公积 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112 4101 盈余公积 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113 4102 一般风险准备 企业(金融)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114 4103 本年利润 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115 4104 利润分配 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116 4201 库存股 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五、成本类117 5001 生产成本 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118 5101 制造费用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119 5201 劳务成本 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120 5301 研发支出 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121 5401 工程施工 企业(建造承包商)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122 5402 工程结算 企业(建造承包商)根据建造合同约定向业主办理结算的累计金额。123 5403 机械作业 企业(建造承包商)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包括机械化施工和运输作业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六、损益类124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125 6011 利息收入 企业(金融)确认的利息收入。126 602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企业(金融)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7 6031 保费收入 企业(保险)确认的保费收入。128 6041 租赁收入 企业(租赁)确认的租赁收入。129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130 6061 汇兑损益 企业(金融)发生的外币交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131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132 6111 投资收益 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133 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从事再保险业务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134 6202 摊回赔付支出 企业(再保险分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135 6203 摊回分保费用 企业(再保险分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136 6301 营业外收入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137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138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139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140 6411 利息支出 企业(金融)发生的利息支出141 6421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企业(金融)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支出。142 650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企业(保险)提取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43 650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企业(保险)提取的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准备金。144 6511 赔付支出 企业(保险)支付的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和再保险合同赔付款项。145 6521 保单红利支出 企业(保险)按原保险合同约定支付给投保人的红利。146 6531 退保金 企业(保险)寿险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时按照约定应当退还投保人的保单现金价值。147 6541 分出保费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向再保险接受人分出的保费。148 6542 分保费用 企业(再保险接受人)向再保险分出人支付的分保费用。149 6601 销售费用 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150 6602 管理费用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151 6603 财务费用 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152 6604 勘探费用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发生的地质调查、物理化学勘探各项支出和非成功探井等支出。153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154 6711 营业外支出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155 6801 所得税费用 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156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一、资产类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银行专用存放同业 银行专用结算备付金 证券专用存出保证金 金融共用拆出资金 金融共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金融共用应收保户储金 保险专用应收代位追偿款 保险专用应收分保账款 保险专用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贴现资产 银行专用贷款 银行和保险共用贷款损失准备 银行和保险共用代理兑付证券 银行和证券共用消耗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周转材料 建造承包商专用贵金属 银行专用抵债资产 金融共用损余物资 保险专用独立账户资产 保险专用存出资本保证金 保险专用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专用未担保余值 租赁专用生产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农业专用公益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油气资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累计折耗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二、负债类存入保证金 金融共用拆入资金 金融共用向中央银行借款 银行专用同业存放 银行专用吸收存款 银行专用贴现负债 银行专用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金融共用应付保户红利 保险专用应付分保账款 保险专用代理买卖证券款 证券专用代理承销证券款 证券和银行共用代理兑付证券款 证券和银行共用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保户储金 保险专用独立账户负债 保险专用三、共同类清算资金往来 银行专用外汇买卖 金融共用四、所有者权益类一般风险准备 金融共用五、成本类工程施工 建造承包商专用工程结算 建造承包商专用机械作业 建造承包商专用六、损益类利息收入 金融共用手续费收入 金融共用保费收入 保险专用分保费收入 保险专用租赁收入 租赁专用汇兑损益 金融专用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摊回赔付支出 保险专用摊回分保费用 保险专用利息支出 金融共用手续费支出 金融共用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赔付支出 保险专用保户红利支出 保险专用退保金 保险专用分出保费 保险专用分保费用 保险专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