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8

宜木构思家具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非货币性资产会计处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ono默默

已采纳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非货币性资产会计处理

186 评论(12)

闪电小白猫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不论是否涉及补价,只要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相同,就一定会涉及损益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3.发生补价的,支付补价方和收到补价方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三、以账面价值计量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账面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账面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双方不确认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计算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然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2.发生补价的,支付补价方和收到补价方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1)支付补疗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2)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人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当分别按下列情况处理: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酝,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202 评论(13)

Chowhound壹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 企业之间的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交易的资产是否以非货币性资产为主;二是货币性资产的比重。 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具体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有时会涉及到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原因在于企业双方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不对等,一方就会支付相应的货币性资产作为补价。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首先要判断交易是否具备商业实质。所谓的商业实质,就是换出资产与换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或其现值两者之间的差额较大,即企业能够在交换活动中得到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换入的资产视同销售处理,换出的资产视同购进进行处理。

81 评论(15)

叶丽美11

(1)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190+10=200(万元)涉及多项换入资产的,以其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分配。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200/(50+150)】*50=50(万元)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00/(50+150)】*150=150(万元)(2)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 50 无形资产 15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投资收益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 10(3)如果不具备商业实质,则换入资产以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250-30)+10=230(万元)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以其账面价值对其进行分配。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230/(40+170)】*40=43.81(万元)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30/(40+170)】*170=186.19(万元)借:固定资产 43.81 无形资产 186.19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 10

26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