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0702
一、对单位负责人管理意识的冲击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是由原来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变革为“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分离又互相衔接的会计制度体系。虽然从表面上看,仅仅只是由于会计基本假设变化导致的会计核算体系变化,但是在会计假设前提变更的背后,是对单位负责人管理意识的冲击。例如,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了全成本核算。资产的折旧需计入日常费用核算,意味着以前“占山为王”“多拿多占”配置资产的观念会导致“占有资产越多,相应的资产折旧费用就越多”。而在评价单位绩效时,占有的资产量多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情”。特别是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需进行审计和公开的背景下,作为反映单位财务情况的载体,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是由单位负责人决定的,而不是财务人员决定。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应对新旧衔接,特别是如何在新制度体系下做好单位顶层设计安排,都是有待于单位负责人认真思考的课题。二、业务流程变革势在必行在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业务流程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变革。例如,单位合同管理虽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层面的重要模块之一,但并不受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重视,并普遍出现未设置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合同由各部门分散管理、无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等问题,造成财务部门无法掌握单位全部合同特别是经济活动情况。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下,会计核算是以资金的收付为基础的,而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由于缺乏经济合同的必要信息,单位财务人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准确确认和计量收入、支出,以及应收和应付往来款情况。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原有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一些好像运转还比较“顺畅”“便捷”或者大家已经习惯的业务流程,在现有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下则会显得“走不通”“转不动”。财务信息流和业务信息流是相伴相生的同步关系,不可能割裂业务信息流而只强调财务信息流的改变。特别是在业财融合的大趋势下,财务信息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业务信息的改变,进而导致业务流程的改变。只有通过前端业务流程的梳理,才能产生新制度框架体系下所要求的财务信息。否则,如果只是变革会计管理体系,政府会计将会是“无米之炊”“无本之木”。三、倒逼单位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正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出新的部署。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水平,成为现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对比原有的预算会计体系,政府会计制度体系更能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单位财务情况是内部治理水平的客观反映。内部治理水平的低下、日常运转的低效,直接体现在单位较高的成本费用以及较差的绩效评价级别上。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则可以倒逼单位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财务数据来自上游业务系统,政府会计改革的成败取决于从上至下单位内部管理理念、模式和流程的转变,从业务前端带动财务的转变。如果仅仅依靠财务人员从核算末端影响业务端,政府会计改革的过程将充满困难和反复。事实上,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核算规则可以嵌入到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具体的会计核算分录甚至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动生成。
木木夕-琪
政府决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一)政府决算报告1.政府决算报告: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文件。2.政府决算报告应当包括决算报表和其他应当在决算报告中反映的相关信息和资料。3.政府单位的预算会计报表是单位通过预算会计核算直接形成的报表,是决算报表的主要信息来源。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规定,预算会计报表至少包括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二)政府财务报告1.政府财务报告: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文件。2.政府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①财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和附注。②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净资产变动表,政府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编制现金流量表。3.政府财务报告主要分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拓展资料】政府会计改革意义重大?第一,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迫切需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会计是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这次政府会计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就是在政府领域引入权责发生制理念,在权责发生制下,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概念、信息质量特征,都做出了重新界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保证政府资产、负债等信息得以如实记录、完整反映,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财政能力和财政责任,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资产管理和控制债务风险,有利于健全预算管理基础,对于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第二,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通过政府会计改革,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引入成本、绩效等先进理念,能够合理归集、反映政府的运行费用和履职成本,科学评价政府、部门、单位等耗费公共资源、成本边际等情况,有利于建立并有效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有利于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有利于科学评价政府履行责任情况和更好接受公众监督,从而为政府依法理财、依法履行职责奠定基础。第三,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通过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能够全面、清晰反映政府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状况,满足权力机关、社会公众等对政府财政财务信息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需求,并为制定财政中长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国家相关宏观政策提供依据,从而有利于改进和加强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和提高政府决策能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