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英尺001
数字联 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特殊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进行数学运算、数字合称词的阐释、连续嵌入自然数等。枯燥的数字经文人之手,嵌入对联之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请欣赏.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3.青岛崂山钓鱼台有副奇特的数字联;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杆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7.清朝郑板桥有一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8.清人顾复初有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意标新二月花. 数字联又相当巧妙的运用了数学:(一)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二)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上联为数学家华罗庚1953年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途中所作.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添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片刻,人皆摇头,无以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此联全用“双联”修辞格.”“三强”一指钱三强,二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九章”,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该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定理.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总分结合.(三) 四川一座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合夫妇,在元旦结婚之日,工会赠一副贺联云: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四) 某地一对新人,男的当会计,女的做医生,完婚之日,有人赠贺联一副:会计合数检验误差重合数;医生开方已知病根再开方.嵌入“合数”、“开方”等数学名词,天衣无缝.(五) 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联相贺,联云: 爱情如几何曲线;幸福似小数循环.“几何曲线”形象地表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爱情历经坎坷曲折;“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的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在是神来之笔.还有一个延续400多年的数字联,以数字对联,生动有趣,令人记忆犹新.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状元罗洪光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顺流而下,江风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这时.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光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罗洪光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待船夫写出上联,罗洪光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目字按顺序嵌进去,成了“绝对”.从那以后,400年没人能对出来.直到1959年夏,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才被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上.原来,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只两天便运到了.据说,1943年也有人找这种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一对比,使李戎翎想到那个“绝对”,于是他续出了下联: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沧桑小脸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三才天地人 四诗风雅颂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杭州碧波亭 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通桥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十八年前未谋面 二三更后便知心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半醉半醒过半夜 三更三点到三河 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有三分水二分竹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尺蛇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YXRS游戏人生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数字联 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特殊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进行数学运算、数字合称词的阐释、连续嵌入自然数等。 枯燥的数字经文人之手,嵌入对联之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请欣赏. 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岛崂山钓鱼台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7.清朝郑板桥有一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清人顾复初有一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意标新二月花. 数字联又相当巧妙的运用了数学: (一)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上联的算式:2×60+3×7=141, 下联的算式:2×70+1=141. (二)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上联为数学家华罗庚1953年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途中所作.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添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片刻,人皆摇头,无以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此联全用“双联”修辞格.”“三强”一指钱三强,二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九章”,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该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定理.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总分结合. (三) 四川一座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合夫妇,在元旦结婚之日,工会赠一副贺联云: 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 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 (四) 某地一对新人,男的当会计,女的做医生,完婚之日,有人赠贺联一副: 会计合数检验误差重合数; 医生开方已知病根再开方. 嵌入“合数”、“开方”等数学名词,天衣无缝. (五) 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联相贺,联云: 爱情如几何曲线; 幸福似小数循环. “几何曲线”形象地表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爱情历经坎坷曲折;“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的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在是神来之笔. 还有一个延续400多年的数字联,以数字对联,生动有趣,令人记忆犹新.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状元罗洪光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顺流而下,江风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这时.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光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 罗洪光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待船夫写出上联,罗洪光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目字按顺序嵌进去,成了“绝对”. 从那以后,400年没人能对出来.直到1959年夏,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才被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上. 原来,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只两天便运到了.据说,1943年也有人找这种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一对比,使李戎翎想到那个“绝对”,于是他续出了下联: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秋;数字联 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特殊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进行数学运算、数字合称词的阐释、连续嵌入自然数等。 枯燥的数字经文人之手,嵌入对联之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请欣赏. 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岛崂山钓鱼台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7.清朝郑板桥有一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清人顾复初有一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意标新二月花. 数字联又相当巧妙的运用了数学: (一)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上联的算式:2×60+3×7=141, 下联的算式:2×70+1=141. (二)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上联为数学家华罗庚1953年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途中所作.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添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片刻,人皆摇头,无以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此联全用“双联”修辞格.”“三强”一指钱三强,二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九章”,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该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定理.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总分结合. (三) 四川一座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合夫妇,在元旦结婚之日,工会赠一副贺联云: 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 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 (四) 某地一对新人,男的当会计,女的做医生,完婚之日,有人赠贺联一副: 会计合数检验误差重合数; 医生开方已知病根再开方. 嵌入“合数”、“开方”等数学名词,天衣无缝. (五) 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联相贺,联云: 爱情如几何曲线; 幸福似小数循环. “几何曲线”形象地表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爱情历经坎坷曲折;“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的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在是神来之笔. 还有一个延续400多年的数字联,以数字对联,生动有趣,令人记忆犹新.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状元罗洪光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顺流而下,江风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这时.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光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 罗洪光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待船夫写出上联,罗洪光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目字按顺序嵌进去,成了“绝对”. 从那以后,400年没人能对出来.直到1959年夏,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才被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上. 原来,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只两天便运到了.据说,1943年也有人找这种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一对比,使李戎翎想到那个“绝对”,于是他续出了下联: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回答者: 大头娃娃爱阳光 - 秀才 二级 3-26 18:49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意思是:缺衣少食。据说是近代一才子所作。表明了他的境况。 见笑我在去年也曾根据这路字炮制了一个数字联,很含蓄地对一个女孩子表达爱意: 上联:九八六五 下联:四三二一 这个应该更明显,容易让人看出里面有猫腻。呵呵,缺妻少你。 惭愧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chenjialu1988
■当前位置为=>>世界优秀人才国际交流网>>网络版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查询方法:1、此目录是按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为了便于浏览,进行分区分页处理。2、在目录上查找所要的姓名,点击进入。3、本网络共5页,现将本版入选姓氏分区分页处理,1页(A、B、C、D、E、F、G、H姓),2页(H、J、K、L姓),3页(L、M、N、O、P、Q、R、S、T、W姓),4页(W、X、Y、Z姓),5页(Z姓)。--------------------------------------------------------------------------------覃姓覃 云(原名覃祖■) 1935年10月生,广西岑溪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广西人民革命大学。曾任广西宜山地区贸易分会副课长,宜山地区服务局副主任、柳江县税务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广西人民革命大学历史研究会理事、柳州市分会副会长、柳江县分会会长,任企业领导时扭亏增盈成绩显著,注册会计师。仲裁员。主要成果:从事经济、税收工作48年,在长期的工作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受聘于广西第七地质队中层干部厂长,经理培训班,柳州市供销集体企业会计培训班等讲授中专财务、税收专业课程多年。1989年曾参加广西区税务局组织起草“税收征管法”初稿交国家局。多年来独立组织、主持一个县的税务检查,处理、审查较复杂的企业会计帐房,培训财务及各类人员近千人。历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交、税收大检查和各专项检查、税务咨询、促产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对发展柳江县经济作出贡献。曾获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荣誉证书、证章和省、地(市)、县的多次嘉奖。主编和编著有《柳江县老税工英模事略》、《柳江县工商税收》、《心声集》、《税海拾零》等,在全国性的税收理论书籍还发表过多篇专业论文,获柳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前几年赴泰、新等国家考察学习,并应邀出席过多次全国性的税收理论研讨会和有关法律专业培训班。任兼职律师多年,1996-1997年分别受聘于柳州职工大学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柳州市科委软科学项目评审委评委,柳江县消协维权所、柳江县复合肥厂顾问。事迹被收入《中华人物辞海》、《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国高级专业干部实绩大辞典》、《中国覃氏通书》、《广西革大校史》等。覃家美 女,1934年11月生,广西武宣人,壮族。195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湖北省暨武汉市计量测试学会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编委。主要成果:长期从事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电磁学》、《电子线路》、《脉冲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图像处理工程》、《图像形成与重建》、《工业电视》等课程。编著出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电磁学》、《脉冲与教学逻辑电路》、《工业电视》等各种教材和专著6部。已培养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20多名。1984年组建计算机图像处理研究室,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各部委的科研任务30多项,有5项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X线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B超彩色图像增强仪”等高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曾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8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事迹被收入《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中国人物志》等。覃俊明 1934年11月生,广西容县人。196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机械专业。原广西南宁市制药企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广西设备管理协会理事。主要成果:30多年来,一直负责从南宁制药厂到南宁制药集团的机械设备及基建的技术工作,解决生产中各种技术难题,保证了企业的安全正常生产。1977年8月被选为南宁市先进科技工作者,1983年7月获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1988年发表论文《低压锅炉的酸洗除垢》。事迹被收入《中国医药名人志》、《中国专家人名辞典》。覃绍殷 1936年1月生,195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并分配到广西艺术学院任教。1962年冬调到桂林工作,从此和桂林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峰高无坦途。他是凭借毅力和勤奋脚踏实地的步步攀登,废画三千,言不为过。尊重传统,师法造化。曾多次沿漓江和红水河陡步观察写生历尽艰辛,甘苦自娱。1979年应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之邀到北京参加创作活动,有幸和刘海栗、李可染、钱松岩、冯建吾、黎雄才、陆严少、宋文治、亚明等前辈大师一起作画,得益非浅,并受到叶剑英副主席的亲切接见。作品多次参加全美展并有作品到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展出,有不少作品在国内外发表。有20多件作品展览中获奖,其中《清漓晴晓图》获日本横滨市长奖。还有作品为全国人大会堂、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京西宾馆等收藏。两次应邀赴日本访问,进行讲学和艺术交流,并和日本画家伊藤先生联合举办画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理事、桂林市文联委员、桂林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桂林石涛研究会副会长、桂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桂林分校副校长、桂林画院院长。覃文周 男,1964年2月生,湖南省张家界市人,土家族。永定区三家馆乡,1981年7月从中师毕业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83年9月进修于湘西民族教育学院学习数学专业,1985年7月毕业后继续回家乡教书。联校业务员,主管全乡中小学教学工作。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张家界市初等数学研究学会会员。自1987年以来,获市级记大功两次,区级记大功一次,评为区级先进工作者两次,获区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两次。在国家级、省级等刊均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覃孝福 男,1939年10月生,重庆人。卫生检验主管技师。毕业于重庆药剂学校。防疫站副站长。系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开发部特约编辑、亚细亚作家协会会员。《东方潮》杂志社特约记者、中国阅读写作学会会员、《当代作家报》作家、《新作家报》作家讲师、现代文学创作协会、北方青年诗人协会。中华当代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等。多次荣获县、市优秀党员称号。编制“战斗在第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电砚录像播放宣传。有300多首诗人45集《中华纯情诗精品大观》、《跨世纪记事诗历》、《中国诗典》(44首),《精短文学作品选》、《新星的天空》、《新诗文选》、《中国诗屋》、《中国青年诗潮》、《缪斯的春天》、《当代诗词家代表作手迹宝典》、《圆梦——香港回归文集》、《世纪之星新人诗歌选本》、《当代诗人诗作精品》、《世纪之光》、《华夏诗存》、《跨世纪梅国文学经典》、《灿烂的群星》、《情结》、《缪斯之光》、《中华诗选》、《中国当代短诗精品选》、《世纪之约》、《中华诗歌精品选》、《中国诗歌》99卷,《野草文集》、《精短文集(痛)》、《世纪之交的碰撞——中国公民写真录》、《跨世纪文学艺术家作品大荟萃》、《人生智慧宝典》、《垓下吟》、《巴山诗人》、《全国精短文学集》、《全国精短文学作品选》、《超短文学作品集》、《世纪之声》、《98中国诗群》、《中国诗歌方阵》、《新星诗人佳作赏析》、《生命的追求》、《愿与阿妹共百年》、《覃孝福诗选》(专辑)等。诗作品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等收藏480多首。参加诗文大赛新星杯、赤壁杯、渤海杯、三峡杯、公路杯、长城杯、银河杯、五台山笔会等中国作家笔会获优秀奖18次,二等奖4个、铜奖2个、三等奖3个。名字录入《当代文学写作人才传略》、《世纪之光跨世纪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人才大典》、《中华五千年》、《中国文艺家辞典》、《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国当代名家传纪》、《中华百年》、《世界名人录》、《 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人才世纪献辞》、《跨世纪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传略》、《中国杰出文艺家大典》、《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中国当代医科精英名典》、《时代英才》等44书。覃怡品 1953年生,奇石乡人。壮族,广西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曾在广西农科院水稻和植保研究所工作。农艺师。参加育成恢复系"30选"、"桂33"和杂交水稻"汕优30选"与"汕优桂33",协作《抗源水稻品种材料鉴定筛选"获广西区科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覃乙山 男,1936年生,广西贵港市人。笔名亚峰,壮族。中专文化,中共党员。中教高级,60年贵县师范毕业后,一直在中里高中任教,历任语文、历史、图画教师,曾任史地、语文科研组长,副组长及班主任等职。从教40年,获过县以上奖励20余次,获过县中、高考教学成果一、三等奖四年,获过贵港市吴小龙教育奖励基金会奖一年,画作获过贵县美术作品展览展出。88年获“三溪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优胜奖,93年第七届“华英杯”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和奖励,94年获市“历史知识百题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95年又获第一届“大地环”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和奖励。报刊上发表过作品有《政策照人心》、《有个好姑娘》、《穷志大被鬼打》、《校园被侵蚀呼吁》、《浅谈语文与各学科的关系》、《浅谈事情的相互联系与促进》等20余篇,后两篇论文并被《中国百科成果全书》巨著登载发表,系《青年文学报》社记者。80年加入玉地历史学会,94年被聘加入全国《乡村教育研究会》96年加入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会,期间写有《浅谈语文与各学科的关系》、《浅析青年犯罪率高的点滴原因》、《追求便产生动力》等论文均获年会二、三等奖,97年参编并任主编的《马来投影》一书于贵港发表,曾被《中国当代教坛名人传记》、《中华当代名人辞典》、《中国文学艺术与文房四宝专家传集》等7部书录载,格言亦被《教育专家名言大典》和《人生智慧宝典》等书录载发表。覃义波 男,1942年6月生,贵州省思南县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贵州省思南乌江博物馆馆长、思南县文管所所长。1960年入伍、历任班长、文书、排长、连政治指导员、团政工股长等职,此间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雷锋式好战士,荣立援越抗美战争三等功一次。1978年转业回乡,任中共思南县文家店区委会宣传部长,从事基层宣传工作。1984年调任县文工团团长,为配合上级宣传计划生育等各项方针政策,活跃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文化生活,组织排练《怪孝记》、《家庭公案》、《浪子奇缘》等生动活泼、群众性喜闻乐见的剧目,在全地区农村范围内巡回演出,深受好评。1987年起从事文物管理工作,先后参加思南县府文庙修复工作,乌江博物馆组建工作,配合社会各界倡议,广泛集资,重建明代古建筑—中天塔;协助贵州省考古队对规划中的乌江大型水利工程—思林电站淹没区文物普查工作;旷断勋烈士,故居维修工作。多年来,由于工作兢兢业业,成绩突出,得到各级各部门嘉奖和肯定。1987年被贵州省文化厅评为第三期古建筑培训班双优学员,1988年被地区文化局,文管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90年、1998年两度被评为地区科协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安全保卫先进工作者。工作之余喜好摄影,作品《闹春》、《瞧》被地区梵山乌水摄影协会评为二、三等奖。覃永粹 1934年9月生,广西来宾人,壮族。笔名杨村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广西百色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部主任。主任编辑。广西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理论广播研究会理事。主要成果:编写出版大型新闻通讯集《兴桂之歌》(上、下集),论文集《学习·实践·改革》,知识问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知识问答》。发表的论文《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武器》获中国理论广播一等奖,《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获全国理论广播三等奖,《软科学研究与四化建设的关系》获全国理论广播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知识问答》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事迹被收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中国壮族名人辞典》、《中华人物辞海》、《中华兴国人物大典》等。中国国际人才研究交流中心 监制E-mail:
雯雯闯天涯
今天,我很荣幸参加行里举行的中层干部竞聘大会。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我今年37岁,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会计师职称。XX年毕业分配到农行工作。先后曾在XX、XX、XX分理处、支行XXX从事会计主管、信贷员、付主任级信贷员和内勤坐班主任等工作,现在支行客户部任信贷员。在十四年工作期间,我曾多次被市、县行评为先进工作者、收贷、收息能手、优秀共产党员。97年曾在市分行举办的首届会出知识竞赛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今天,竞聘后备中层干部。我的优势体现在: 一、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过硬,始终如一地遵守农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扎实。 二、注重学习,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业务一线工作,从未间断对我行各项规章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种形势的在职培训。XX年在XX大学高级财务会计培训班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两千年参加全国会计统一考试并取得会计师资格;今年参加了全国《注册会计师》两科考试。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基本上具备了与基层相适应的经济金融理论、财务和法律知识。 三、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一定的文字综合能力。14年来,我从事会计主管工作8年,信贷工作6年,积累了丰富的会计、信贷管理和贷款清收盘活等经验。比较熟悉客户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能对真实的全面的财务会计报表作较科学地分析能根据我行信贷规则的要求对信贷需求客户作前期调查。 四、工作业绩较突出。20XX年,我在XX分理处任信贷组长期间,该处全面完成了全年收息任务和全年清收不良贷款本息任务,其中不良贷款本息占全年任务的200%,我个人全年收回正常贷款利息49万元,清收不良贷款本息70万元;在今年骄阳似火的6月,我与客户部存款组的同志们一道并肩努力下,为6月底我行对公存款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立下汗马功劳。 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做到“以为争位,以位促为”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一、加强学习,做一个知识型的员工。我计划今后加强四个方面的学习,一是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领会精神,提高政治素质。二是强化对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对客户的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加强经营管理理论学习,学习营销公关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公关能力,四是继续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课程学习。 二、认真履行好客户经理的职责,积极宣传农行的金融服务政策,热情向客户介绍、推荐我行的产品,使客户在了解我行的金融政策和服务的基础上优先考虑采用,担当起企业金融顾问的角色,并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内部沟通与业务协调,力争在规定时间内答复客户要求,提高服务效率。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易事快办,难事妥办,靠特色服务赢得客户。 三、强化风险意识,确保信贷资产质量。以信贷资产为主业的客户经理,不得不面对风险,风险有来自客户和自身,对待客户风险要注重对客户的日常管理,主动掌握客户的思想动态、经营行为等,以提高风险预警水平和反映能力,对待自身要杜绝道德风险,力争消除能力风险。 四、求真务实,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工作不拖、不等、不靠、不推,不但用力去工作,而且还要用心去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既热情洋溢,又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社会上、在客户中树立良好的“农行人”形象。 五、当好主任经理的副手。积极主动地为主任经理出谋划策,为推进各项业务有效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认清自身角色的地位,做到出力而不越位,自觉维护主任经理的权威,低调做人,谨慎做事,甘当绿叶。 总之,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严格履行自己的诺言。如果不能,说明我的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学习,与其他员工一道为农行的事业努力工作。最后,以一副对联来结束我的演讲,上联是“胜固可喜,宠辱不惊看花开”,下联是“败亦无悔,去留无意随云卷”,横批是“与时具进”。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