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之家
营业网点:网点行长、理财经理 、柜员、大堂经理、个贷客户经理、营业主管零售银行部:业务管理岗、社区银行业务推动岗、个贷产品管理岗、个人金融产品管理岗、市场和渠道经理私人银行部:渠道拓展专员、市场与策略分析岗、产品经理、团队负责人、财富顾问 公司银行部。。。还有很多部门就不一一列举了,你可以去财金阅读的网站首页看看,上面对银行岗位的分类非常全面~
风中传音
银行会计岗位多,有会计主管、主管、前台柜员和后台柜员等,都是按有关规程办理各自的业务.
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基本上无流动资产,而且银行计算机非常先进,银行会计一般只对自已的操作负责,即像工厂工人一样只需按规程进行操作就行,一般不要编会计分录和进行账务处理,也无须手工编制报表,因为其编制分录、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都是计算机自动处理的。
扩展资料:
1、银行会计的特点主要有:具有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资金活动情况的特点。银行是国民经济资金活动的中心和枢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具有社会“公共薄记”的作用。银行会计通过记帐、算帐和报帐,充分体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资金活动情况,这是其他行业会计不能做到的。
银行会计主要核算对外业务,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性强的特点。银行会计在办理核算业务过程中,除要核算自身的经营活动情况外(这一点与其他会计相同),更重要的是核算对外业务的资金收付。
由于所有资金往来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所以银行会计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以及所有单位、企业乃至个人,形成了银行与国家、与存贷款单位和银行之间的经济关系。因此,银行会计涉及面广,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同时,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对不同的行业或部门实行倾斜政策,银行会计也必须对此作出反映,所以,银行会计又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2、银行会计体制是指银行会计机构设置和银行会计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
我国银行会计的体制是根据《会计法》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确定的。它包括:各级银行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结算和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会计管理工作的责权划分等。银行会计工作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全国银行的会计工作,制定全国银行统一的会计基本制度;其分支机构管理本地区银行的会计工作。
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桩市分行(含计划单列市分行)作出的补充规定,各专业银行总行制定的制度、办法以及其省级分行作出的补充规定,不得与人民银行总行的统一规定相抵触,并应分别抄报同级人民银行和各自总行备案。
下级行对上级行制定的各项制度办法,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任意修改或废除。对上级制定的制度若有意见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先向上级行汇报和反映,在上级行未修改前,应按原规定执行。
我叫金三世
基层的情况: 首先我认为无论是哪个地方工作,都存在“忙的忙死、闲的闲死”这种苦乐不均的情况。并不是你忙收入就一定比不忙的人高,也不是你闲就表明你没有地位。我有在支行工作的经历,当时做的是信贷。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拜访客户。由于行长比较喜欢我,基本上是行长开车带着我去跟他的老朋友、老客户聊天。中午跟客户吃饭,晚上就更不用说,自然是跟客户喝酒。每天如此,业务做起来也轻松,虽然实习期间没有考核指标,但是半年下来大概也有3000万贷款这样的业绩。说来惭愧,这业绩也主要是行长谈的,不过算在我名下而已。但是实际上银行内压力最大的就是基层的客户经理,不论是对公还是对私,都有一系列指标需要完成,这些都与你的收入密切挂钩。除了对业务要熟悉,还要能说会道,善于交际。另外运气和环境也很重要。我认识的一哥们,刚从内地银行跳槽过来,人生地不熟,有天在写字楼里等人,发现有家公司正在装修,哥们就跟人聊了几句,没想到一起聊的人就是那公司的财务总监,而且更没想到的是这是一家台湾前三名的IT厂商,这下就发大了,半年就搞到几个亿的存款,还做了无数贷款和贴现。一年后,这哥们就正式提拔为支行信贷经理,堪称我们那年的传奇。我还认识一个朋友,本来是一家支行的业务骨干,每年排名都靠前,因为调动到另一家支行,环境不适应,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完成目标,工资奖金被扣了又扣,半年收入只有2万块。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真实情况。 支行客户经理压力大,但相对来说激励也高,我知道最高的一年可以拿到20多万。而柜台人员包括会计和储蓄情况就另外一回事。会计岗位目前还比较稳定,因为需要相关的知识和学历,另外,一般银行的会计制度都比较完善。当然,中国的银行也发生过高山那样离谱的事情。不过在我所在的银行,支行的会计主管都不一定给行长足够的面子,一切按照制度办事,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会计人员以前收入不差,大概也能7、8万的样子,不过目前降了很多,具体我也不知道了。 储蓄岗位相对比较简单,但更辛苦更劳累。银行的制度是如果长短款找不回来的话,肯定是自己掏钱赔的。我问很多储蓄的同事,特别是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赔上1、2千块是家常便饭。这也难怪,每天接待1、2百的客户,经手那么多钱,大厅里面空气污浊,声音吵杂,人总是难免犯错。储蓄的收入比会计人员还低。算是银行正式员工里面最少的一档了。 支行的其他岗位: 行长,我所在的支行规模不大,一共大概20多人,行长就是这20多人的领导。他一年收入大概34万左右,还不包括职务消费,比如吃饭、电话、汽油报销等等。但这是效益不错的情况,如果效益差,没有完成任务,那他就只能拿到10多万。总体来说是好差事。不过没有30多岁,是混不到这个地位的。 信贷主管、会计主管,支行最重要的干部,除了受行长领导还要受到其直属部门的管理。我们都知道中层干部最累,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负责手底下人的大小事务。手底下人出了问题他们也脱不了关系。因此过得战战兢兢。年收入大概10多万。 大堂经理,临时工、见习员工。一般都不算成银行的正式编制,不过听说这几年开始陆续转为长期合同工了。这些人收入最低,大概一个月1、2千不等,包括司机、文员等。 在银行基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完成各种指标任务。累不累看你怎么想了。我个人觉得最辛苦的是信贷人员,每天在外边跑,还没有保障。不过好歹比保险公司业务强,好多公司门口都贴“推销保险勿入”,至少还没有不允许银行客户经理进去的地步。 总部的情况 有人认为我是一步登天,基层讲完了就直接讲总部,呵呵,其实在我看来,分行这一层次根本上是不需要存在的。为什么?有空再说。 银行总部有很多部门,中国目前还不是以产品线来划分部门的,造成的情况是分类很乱。不过总体讲有几个部门很关键: 会计部,总行会计部很重要,负责全行会计核算和资金清算,也负责一些业务开发。 银行职位一览计划财务部,相当于总参,提出银行各种业务的指标,负责核算资产负债的成本或利润率,还要管理资金头寸、备付等等。 信息技术部,有很多人不了解银行的IT部门是干什么的,以为就是装电脑的。我告诉大家,除了基层的电脑人员是帮忙维护办公电脑以外,总部的IT人员和一般软件公司的没区别,甚至工作还要辛苦。银行的各种系统、程序开发、项目开发、功能模块都需要IT支持,你以为现在银行还用手工做帐啊?举个例子,客户到银行存款、转账,通过支行客户端到分行AS400主机,再到总行主机、返回信息、提供期限选择、经办复核密钥管理、传输信息加密等等,都属于IT范畴。我本人多次参与负责新业务的推出,和程序员多次打交道,开发一个新产品,就以为要开发多个新程序和新模块,开发前要写详细的需求、开发中不断修改、开发后静态测试、动态测试、UAT测试、上线测试、正式上线等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国际上IBM等大IT公司专门有负责金融IT咨询开发的业务,其实就是这些工作。而且目前银行各项业务的电子化正是趋势,这项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交易部,负责资金交易,人民币拆借、国债承销、回购,外汇买卖、外汇债券交易、衍生产品交易、新产品开发设计。这是银行的CPU。只有知道目前市场上利率、汇率的价格才能正确地定价。这是所有产品定价的地方。 投行或资产管理部,负责基金托管、客户债券发行等。目前尚不清晰,但混业经营后将大有前途。 风控部,负责风险管理。比如大额贷款审批、业务额度等。 其他部门,公司部和零售部:这是按照客户类型的两个部门,主要负责营销,国际上通行做法看作SALES部门 同业部,负责同业往来 离岸部,离岸客户。 法律或合规部,负责合同撰写,合规性审查什么的 稽核内控部,内部审计稽核 监察保卫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支持部门 情况如上,这么多部门,大家各司其职,分工也相对明确。不过中国的银行多少会有一些机制落后、观念保守的地方,这些就不赘述了。总行的日子当然和基层不一样,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总部起点高、舞台大,收入也相对稳定。实践上我也感觉要比基层锻炼人。可是前些年的情况是基层提拔地快。可能是因为基层一切以业绩论英雄,而在总部则不只是看能力吧。总部有总部的生存哲学,首先要少犯错,所谓“做多错多”,做得越多,反而犯错误的几率越大。其次也要看领导和环境,领导开明、环境健康当然再好不过了,自然可以大显身手,就算没有升职,自己也学到了本事。如果领导平庸、环境复杂就难说了,看运气吧。
为爱浪漫1
银行会计岗位多,有会计主管、主管、前台柜员和后台柜员等,都是按有关规程办理各自的业务.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基本上无流动资产,而且银行计算机非常先进,银行会计一般只对自已的操作负责,即像工厂工人一样只需按规程进行操作就行,一般不要编会计分录和进行账务处理,也无须手工编制报表,因为其编制分录、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都是计算机自动处理的。
Khloekloklo
普柜柜员到非现金柜员到现金柜员,会计主管是考的,考不上永远是柜员,会计主管再往上可以到支行分行机关、储蓄所副职等,这就看个人能力了,当然从对公柜到信贷员是条好路,一般到A管就好了,轻松多了,下一步就是机关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