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060207
会计类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会计类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1-32.
[2] 王雄元,张士成,高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4):87-96.
[3] 何佳,张晓农.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研究报告[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1 年深圳综字第 0043 号.
[4] 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9):26-34.
[5]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107-114.
[6] 凌江红.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105.
[7]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6):50-57.
[8]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3):4-13.
[9]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93-96.
[10]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2008(8):98-118.
[11] Frank M.Burke,Dan M. Guy. Audit Committees:A Guide for Directors,Management and Consultants[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74.
[12]Dhaliwa, Naiker, Navissi. Audit committee financial expertis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ccruals qual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R].[47]Bebchuck, L., and J. Fried. Pay without performance[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 陈小林,陈作习.论内部控制审计动因、成本与收益[J].财会月刊,2010,(20):77-79.
[2]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孙璐.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戴维斯·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于玉林.试论面向新世纪的内部审计制度[J].审计研究,2000,(6):17-21.
[7] 方堃.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8] 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4,(3):37-38.
[9]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0.
[10] 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陈青.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述评与实现[J].企业研究,2010,(12):23-25.
[12]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5):119-122.
[13] 何卫东.论非执行董事对于公司战略的参与[J].南开管理评论,1999,(4):20-22.
[14]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 靳磊.企业战略审计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4):22-25
1、邓春华, 《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年版。
2、王春峰,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王卫东, 《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5、《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6、罗飞.《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7—201,333—338
7、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56—276,367—374
8、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324—350,459—474
9、马海清,朱光林.《决策会计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420—434
10、Gary M.cokins.《作业成本管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1、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2、张文贤主编《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13、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4、[美] 弗兰霍尔茨著《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5、[美] 加里·S·贝克尔著《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16、[美]查尔斯·亨格瑞著《成本与管理会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加]斯科特著《财务会计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18、[美]马歇尔著《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高伟富著《人力资源会计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刘永泽著《高级财务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1、李海波著《新编企业会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
22、赵书和著《会计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3、顾爱春著《会计法规》, 科学出版社
24、夏恩著《会计与控制理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5、翟文莹著《试论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基本问题》,现代财经,1999.3
26、徐勇、岳欣等《关于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对外经贸会计,1999.12
27、曹世文著《试探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财会月刊,1999.8
28、徐国君、刘祖明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述评》,财会通讯,1999.11
29、张磊、陈伟著《略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问题》,财会月刊,1999.8
30、袁晓勇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若干问题》,财会通讯,1999.11
31、安明硕著《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财会月刊,1999.11
32、 牛莉侠.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1)
33、董丽晖. 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的课堂因素分析[J]. 甘肃农业, 2006,(09)
34、陈兴霞, 曹军, 费淋淇. 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35、杜思晓. 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研究[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8,(10)
36、刘秋月.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Z1)
37、王健. 加快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建议[J]. 绿色财会, 2006,(09)
38、包准, 程宝华. 做好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体会[J]. 绿色财会, 2006,(09)
39、高俊杰, 张东红. 种子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之我见[J]. 种子科技, 2008,(02)
40、丁丽娜.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3)
41、芦杰. 关于中专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科设置的构想[J]. 中国林业教育, 2000,(02)
我们家懒格格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在国外认识还不是很统一。我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引入西方管理会计,而战略管理会计是在战略管理的基础上产生的管理会计的新发展,它与战略管理一样,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高,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至今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得到有效的普及。我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框架,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一)战略目标的制定 战略管理会计应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收集信息,协助高层管理人员制定战略目标,通过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包括三方面:1.竞争战略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得竞争的优势是决定企业能够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2.战略管理决策目标,结合来自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通过低成本和产品差异化,促使企业确立竞争优势的目标;3.战略业绩评价目标,建立与战略管理目标相适应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为战略业绩评价提供依据。 (二)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历来是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每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以达到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认为一个产品或投资项目真正的成本包括从论证、投资、到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及停产后处理等的支出与费用。尤其是对于采矿业或冶金业来说,项目结束后的污染处理将是很大的一笔开销;对于许多高科技企业来说,产品研发与设计的费用也是非常之庞大。此外,在现代企业全新的制造环境下,产品的最终生产成本有八成决定于产品开发的初期。而主要基于对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要素相关成本进行控制的现行管理会计在现代的制造与管理环境下,其自身的局限性在这成本分析与管理这一点上显露无余。 战略成本管理遵循全面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成本管理理念。对于全面性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它用价值链分析法(Value-chain analysis)分析组成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价值链的单个活动,也注重从价值活动的相互联系中分析各项活动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上。前瞻性一方面体现在运用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首先确认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目标成本,随后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降低成本以减少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体现在,通过成本动因法从成本发生的动因去认识成本,找到关键的切入点来探索管理成本的本质方法,确定产品的战略定位。 (三)战略性经营与投资决策 现行管理会计在经营与投资决策分析时受许多潜在假设的影响存在着短期化和简单化的弱点。战略管理会计趋向于为企业提供与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决策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这一层面的应用体现于长期本-量-利分析(C-V-P analysis)模式和以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为基础的长期投资决策模式这两方面。 现行的本-量-利分析假定短期内产销平衡、价格与成本不受产销量变动的影响,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能较明确地划分,运用高等数学、逻辑学等建立一个体现成本-产销量-利润之间关系的模型,借此来确定保本点及各个指标与利润之间的互动。这样条件下建立的线性分析模型显然只适用于某一特定时期的短期决策需求。可是企业的运行以长期的持续经营为基本前提,而以上所提到的这些因素在较长时期内无法确保不变,因此用简单的线性数学表达的短期本-量-利模式所分析的信息显然达到为企业提供长期持续经营的决策要求。与短期本-量-利分析模型相比,长期本-量-利分析模型考虑到长期成本、产销量等因素的不确定性,采用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曲线表达模式和非线性复杂方程。 此外,现行的投资决策分析模式假定期初集中进行资本性投资,项目经营期间不再追加投资,营运资金在期初一次性支付、在期末一次性回收。事实上资本性支出与营运资金在项目期间各年份会随着产品销售量的变化而不断变动。长期投资决策模式以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把资本性投资与营运资金在项目经营期间随着产销量变化而变动的部分在决策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考量,使企业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投资决策,也由此体现其立足企业持续经营决策需求的特性。
A广州淘上居
摘要:战略管理会计(SM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支新的会计学分支学科,是企业战略管理理念与管理会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将对财务信息的使用占主导地位的管理会计扩展到一个注重前瞻性、长期性和关注企业如何适应、协调、利用瞬息万变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关系以取得整体上更优的战略效果,帮助企业确立长久不衰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应用在国际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我国更是如此。为推动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其产生背景与主要内容。 Abstract: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SMA) is a relatively new developed approach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at address issues and concerns which are strategic oriented. It places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a much broader context beyond the use of purely financial information to develop superior strategies, in order to derive a means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completive advantage. Compare to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future focused, long-term focused and consider the exter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for SMAare not well developed at present internationally and that is especially the case as it is in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d analysis the background of SMA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it, in the aim of support the developing of SMA in our China.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战略成本管理、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战略绩效评价 Key words: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SMA),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顾客消费水平提高,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许多企业对其经营方式做出重大调整与创新。尤其是现代企业在管理理念上从 “职能管理”向“战略管理”理念的转变,对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造成全面冲击。事实上,长期以来,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英国学者赛蒙斯(Simmonds,1981)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简称SMA)的理念,强调管理会计应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尤其指出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应为企业提供其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
小白贼黑
二、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那么,什么是战略管理会计?由于战略管理会计属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于如何界定其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问题,均尚无统一定论。 “战略管理会计” 一词的首创者是被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之父的英国学者赛门斯(R. R. Simmonds)。在他1981年出版的《战略成本分析-从管理会计到战略会计的演进》一书中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对关于企业及其竞争者管理会计指标的准备和分析,用来建立和监督企业战略”。他对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挑战在于,他不再从企业内部效率的角度看待利润的增长,而是从企业在其市场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布朗维奇 (Bromwich)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着眼于最终商品市场,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对企业的产品市场和竞争者的成本和成本结构的财务信息进行的提供和分析,以及对企业及其竞争者一定期间内在这些市场上的战略所进行的监督”。Wilson在《战略管理会计》中则强调战略管理会计的外部指向(Outward looking)和前瞻性(Forward looking)。 我国在80年代就对管理会计的发展较为关注的余绪缨教授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它从战略的高度,围绕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三角”,即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也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审视,帮助企业决策层知己知彼地进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借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本企业“价值链”的改进与完善,保持并不断创造竞争优势,以促进企业长足、健康发展。 从不同视角研究战略管理会计的学者很多。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这些文献从不同的侧重点反映了人们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多方面理解。有些观点主要着眼于美国学者迈克尔. 波特(M. E. Porter)在1980年发表的《竞争战略》中所提出的五力战略分析模型与他在1985年发表的《竞争优势》中提出的成本优势、差异化与目标集聚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优势中的成本优势战略。有些学者如Wilson的观点则更侧重于产品寿命周期。即便如此,这些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点,体现了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特征,即重视外部环境和市场,注重整体性和前瞻性,注重使企业长期发展,从而为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 三、现行的管理会计是否会被战略管理会计取代? 对于传统管理会计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决策,到底应该从传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还是进行全面创新,这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这一争论基本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传统管理会计学派”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霍恩格伦教授(Charles T. Horngren)、哈佛大学的安东尼教授(R.N. Anthony)、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思盖本斯教授(R.W. Scapens)等为代表,主张一切以成本为中心,将数量方法及其它先进的管理方法,如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引入管理会计体现,在传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另一派以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卡普兰教授(Robert S. Kaplan)、太平洋路德大学的托马斯.约翰逊教授(H. Thomas Johnson)为代表的“创新管理会计学派”,主张以全方位创新为目标,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发展态势,通过不断创新改进现代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有效地控制、评价企业的绩效。 但是,不管理争论是否激励,双方学者都不否认应该建立适合战略决策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都主张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领域的延伸和渗透。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传统管理会计的基础为适应当代企业保持和创造长期竞争优势的决策要求而做出的新的改良与探索。尽管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了弥补传统管理会计的缺陷而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管理会计已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我们坚持现代管理会计应由战略管理会计和战术管理会计组成。传统管理会计注重内部控制,从战术的角度提高企业的内部效率;而管理会计则追寻高屋建瓴式的决策理念,站在全球竞争的角度,思考企业与其外部宏观与微观商业环境的关系,同时使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采取长期性、全面性、前瞻性、外向性的理念,采用新的绩效评价方法,运用如“客户盈利能力分析(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产品赢利动态分析(product profitability analysis)”、价值链分析方法(value chain analysis)、成本动因分析方法(activity based cost analysis)、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life cycle costing),经验曲线(learning curve analysis)、成长与占有率矩阵(Boston consulting Group- growth and share matrix)等这些灵活多样的管理会计的新方法。因此,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从微观到宏观的扩展与补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