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小美123
不是。
一、科目余额表:
亦称“总账余额汇总表”是有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余额。科目余额表是用来试算平衡用的。它是按照总账科目余额编制的。遵循下列公式:资产类科目: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科目余额表在资产负债表里反应的是至本月末各资产负债的金额.在各明细分类帐中反应的是各明细帐户至本月末的最新金额.我们所申报的资产负债表是根据总分类帐各科目余额的最新数据申报的。
二、科目汇总表:
亦称‘记账凭证汇总表”。定期对全部记账凭证进行汇总,按各个会计科目列示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一种汇总凭证。依据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科目汇总表中各个会计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应该相等,因此,科目汇总表具有试算平衡的作用。科目汇总表是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下总分类账登记的依据。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是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科目作为归类标志进行编制的。
其编制过程和方法如下:
1.首先,将汇总期内各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填制在“会计科目”栏。为了便于登记总分类账,会计科目的排列顺序应与总分类账上的会计科目的顺序一致;
2.然后,根据汇总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分别加总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并将其填列在相应会计科目行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栏;
3.最后,将汇总完毕的所有会计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汇总,进行发生额的试算平衡。
科目汇总表编制的时间,应根据经济业务量的多少而定,可选择3天、5天、10天、15天或1个月。
因此。两者不同,但有联系。
拓展资料: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sy四叶草
用手工汇总的科目汇总表与科目余额表如q豆腐q回答的两者不同,但有联系。用电脑汇总的可以将科目汇总表与科目余额表同时展现在你的面前,合二为一,既是科目汇总表也是科目余额表
等开到荼蘼
一、科目余额汇总表亦称“总账余额汇总表”,它是按照总账科目余额编制的。科目余额表在资产负债表里反应的是至本月末各资产负债的金额.在各明细分类帐中反应的是各明细帐户至本月末的最新金额。二、科目余额表的作用:在实践中,利用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经过分析判断,可以发现下列问题: 1、容易发现坏账或假账的可能性 将连续的多个年度的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进行对比检查,会发现,有的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项目,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额,其余额年年结转,金额不变。这时,应怀疑其产生坏账或假账的可能性,通过采用函证、检查(追查至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凭证)等审计方法予以证实。2、容易发现经济活动的异常情况 如果对比连续几个年度的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额表,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在多年的变化度不大,但其中有一年突增或突减,也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同时将各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对比,看其毛利率的变化是否异常。 主营业务成本,在社会经济环境及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未发生太多变化的情况下,成本总额变化幅度不会太大。如果某年变化幅度太大,即应引起重视。3、容易发现企业资金周转快慢和企业产品是否畅销的线索 通过科目发生额及余额额表对企业存货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对比,可以发现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是否畅销,企业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进而转化为销售收入的时间快慢。如果企业存货中的库存产成品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过大,证明企业的产成品销售不畅,有可能形成滞销;如果企业存货中原材料库存资金过大,就证明企业资金周转过慢。如果原材料期初库存已经很大,本期又进行了大量的采购(累计借方发生额过大),就应进一步检查盘存表,或到库存进行现场察看,证实其是否存在毁损、变质、报废的原材料未及时进行帐务处理,从而形成虚增资产的情况。 4、利用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可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某些趋势,进而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例如,通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逐年对比,可以看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上升,证明企业的经营形势趋好;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下降,证明企业的经营形势趋坏。审计人员应与企业管理层取得沟通,建议企业开拓市场。通过企业利润总额的逐年对比,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趋势。如果企业利润总额逐年递增,就证明企业盈利能力趋强;如果企业利润总额逐年递减,就证明企业盈利能力趋弱。审计人员就应该采取别的审计方法,查找原因,并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进行必要的沟通。通过企业货币资金余额的逐年对比,可以看出企业的现金流是否正常,进而推断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质量以及盈利质量。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