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馄饨小馄饨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后,在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话 还要从新计算预计使用寿命吗?为什么。(平均年限法,每年折旧额不都是固定不变的吗?平均年限法为什么也要从新计算预计使用寿命?那样的话折旧额不就不一样了吗。)答案:如果说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了,就说明在预计的以后年份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的流入就只有减值以后的金额,那么就一定要按照新的价值和新的使用寿命来计提折旧及摊销了。2.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或年数总和法提折旧,如果提过减值准备后,在提折旧的话 应该怎么计算? 提减值准备后 年限就变了。我一直迷糊这个问题。。答案: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设备,原价550万,使用5年,有50残值,采用年数总和法,一年以后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是200,预计只能使用2年,残值不变50那么1年以后的账面价值是550-(550-50)/15*5=550-167=383但是可收回金额200计提减值准备383-200=183按照新的使用寿命2年,计提的折旧额(200-50)/3*2=100此时的账面价值383-183-100=1003.书上有一题:6.30日因自然灾害毁损材料50千克,材料购入支付增值税为2.38万。经保险公司核定赔偿10万,款项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前边算出来的加权平均单位是0.28万/kg)答案:分录是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28+2.38=14+2.38=16.38 贷:存货 14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38借:营业外支出 6.38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28+2.38=14+2.38=16.38书上答案是: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4 贷:原材料14(0.28*50) 这一步分录我感觉有问题,后边还应该加个 贷: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转出)2.38。大家认为呢?4.为什么发放产品要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而领用自产产品却不用确认收入?请问发放产品和领用产品什么情况下要确认收入。什么情况下 不确认,直接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增(销项税)。答案:按照规定自己生产的产品的话,只有离开企业菜肴确认收入,所以自己领用不用确认收入,但是需要结转增值税金但是如果是发给员工了,那就需要按照收入来确认,同事结转成本5.一般发放产品的时候 都要先确认成本费用。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为什么书上这题:职工食堂享受企业提供的补贴,领用自产产品一批,产品账面价值150,市场价格200 适用的消费税税率10%。 答案是直接 借:应付职工薪酬 204 贷:库存商品150 应交税费——增值(销)34 消费税20 ??? 不用先做一笔:借:管理费用 2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4 了吗??答案:你的这个分录是对的,只是书本上的分录是说领用的时候的分录,而你的是在说明结转到哪个分录,如果说按照完整性来看的话,你的分录加上书上的是正确的。6.为什么职工食堂领用原材料,不用确认收入 直接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答:职工食堂领用原材料,东西没有出去,说以还是不需要结转成本,但是需要结转增值税,如果说这个原材料捐赠了,那么就需要结转收入。7.可供分配利润中的 其他转入 具体包括什么?包括盈余公积补亏?借:其他转入?具体是什么问题?8.税后利润补亏 需要做分录吗? 实现利润分录是: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吗?借:不需要做分录,利润不亏是说的是在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可以调整应纳税所得额。9.出售原材料损失,影响什么? 是不是 主营业务成本大于收入就是出售损失?答案:出售原材料应该计入到“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对,成本大于收入就是损失。10.销售商品:售价100,税17,成本65。已于去年预收60,其余款项尚未结清。为什么分录是: 借:预收账款 117,而不是 借:预收账款60 应收账款57。 是不是都一样? 编资产负债表 数字也是一样的??答案:是这样的,在做分录的时候,如果刚开始核算的时候用的是“预收账款”,那么就需要把所有的相关分录都通过“预收货款”来核算,不能说一会用这个,一会用那个。实际工作你可以用“应收”,但是考试“预收账款”。11.跟上边一题有点相似了,自然灾害毁损材料,实际成本100万,进项税额17万,该材料未提减值准备,尚未批准。 为什么分录是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 贷:原材料100 而不用把进项税做 进项税额转出处理??答案:我的记忆里面也是觉得应该是做一个分路把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不太清楚了。12.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不一样吧? 存货跌价准备 最多全部金额转回,而坏账准备 可以一直冲,更可以有负数。【我表达不出来 = =。】借:因为应收账款的坏账时在月底可以补提的。所以坏账准备可以有贷方余额。13.有一个分录,借 应付账款 30 贷 营业外收入 30 如果应付账款有年初余额100。 那么编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这个分录中的 30 是抵消 ,记应付账款700? 还是直接记 预付账款 30 呢? 借:应付账款的余额是100-30=7014.税前会计利润 仅仅是单指“利润总额”吗? 不包括“营业利润”吧。借:你看一下利润表的结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附加-三项费用-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索邦大学
2011年的: 会计基础:第一章 资产 第一节 货币资金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三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四节 存货 第五节 长期股权投资 第六节 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 第七节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第二章 负债 第一节 短期借款 第二节 应付及预收款项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第四节 应交税费 第五节 应付股利及其他应付款 第六节 长期借款 第七节 应付债券及其他应付款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实收资本 第二节 资本公积 第三节 留存收益第四章 收入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 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 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第四节 政府补助收入第五章 费用 第一节 营业成本 第二节 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三节 期间费用第六章 利润 第一节 营业外收入 第二节 所得税费用 第三节 本年利润第七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附注 第七节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第八节 综合举例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第一节 成本核算概述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概述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六节 产品成本分析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第二节 资产和负债 第三节 净资产 第四节 收入和支出 第五节 会计报表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基础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 资金时间价值 第三节 风险与收益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法律基础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第三节 法律责任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六节 劳动争议的解决 第七节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第三章 营业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 营业税概述 第二节 营业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三节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第四节 营业税税目和税率 第五节 营业税计税依据 第六节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 营业税起征点和税收减免 第八节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第九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税率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减免 第八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第五章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房产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 契税法律制度 第三节 车船税法律制度 第四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五节 印花税法律制度 第六节 资源税法律制度 第七节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第六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第二节 税务管理 第三节 税款征收 第四节 税务检查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第六节 税收法律责任第七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 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第三节 银行卡 第四节 结算方式 第五节 票据的一般规定 第六节 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第七节 结算纪律和法律责任
风晓晓你知晓
初级职称考试教材两门课称,2015年详细目录如下: 一、《经济法基础》教材目录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法律基础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第三节 法律责任第二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一节 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原则和基本要求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第三节 银行卡第四节 预付卡第五节 结算方式第六节 票据的一般规定第七节 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第八节 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第四章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第一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二节 消费税法律制度第三节 营业税法律制度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 关税法律制度第二节 房产税法律制度第三节 契税法律制度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五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第六节 车船税法律制度第七节 印花税法律制度第八节 资源税法律制度第九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法律制度第十节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和税收法律关系第二节 税务管理第三节 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第四节 税务行政复议第五节 税收法律责任二、初级会计实务教材详细目录第一章资 产 第一节 货币资金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第三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第四节 存 货第五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第六节 长期股权投资第七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第八节 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第九节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第二章负 债第一节 短期借款第二节 应付及预收款项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第四节 应交税费第五节 应付股利及其他应付款第六节 长期借款第七节 应付债券及长期应付款第三章所有者权益第一节 实收资本第二节 资本公积第三节 留存收益第四章收 入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第五章费 用第一节 营业成本第二节 营业税金及附加第三节 期间费用第六章利 润第一节 营业外收支第二节 所得税费用第三节 本年利润第七章财务报告第一节 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组成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第三节 利润表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六节 附注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四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第六节 产品成本分析第十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第一节 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第二节 资产和负债第三节 净资产第四节 收入与支出第五节 财务报告 注意:会计初级职称教材全国统一的。
小陆是吃货
3进项要转出,你看的课本太旧了。保险的要归到其他应收款4销售产品才确认收入,领用有时也视为销售,要缴销项增值税或者消费税。符合收入时确认,同时结转成本你最后的情况一般是领的库存品用到在建工程5视同销售!是要加一笔的,书上可能省了6,视同销售。如果职工直接拿材料,就借应付职业薪酬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同时结转成本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