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7

就是爱你一下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国实证会计国际年会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易洛洛

已采纳

财务与会计容易。

中国实证会计国际年会

250 评论(13)

sweetmiriam

1、英文期刊论文(1)Wu Qinghua, Wang Pingxin, Ding JuMin,2005,The Determinants of timelines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service: Evidencefrom China[C],2005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Services Systems and Services Management (ICSSSM05),IEEE-PROCEEDINGS: 440-444,ISBN:0-78-3-8971-9(EI和ISTP同时收录)。(2) Wu Qinghua, Wang Pingxin, Yin Junming,2006,Audit committee, Board Characteristic and FinancialReporting Quality——A Research Based on the Security Market[J],《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3:385-400(3)Wu Qinghua,Wang Pingxin, 2006, TheEffect of audit opinions and earnings surprises on theTimelines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companies[C],2006InternationalForum of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4)Tian Gaoliang,WuQinghua,Wang Fangjun,2008,Ultimate property right, exertion methods of controlright and governance demand of audit committee ——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o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2008 AAAAnnual Conference(入选2008年美国会计学会年会), Anaheim, CA,August, 2008。(5)Charlie X. Cai, Michael J.Hiller, Qinghua Wu, 2009,Agency Costs of Government Ownership: AStudy of Voluntary Audit Committee Formation in China,AAA AnnualMeeting(入选2009年美国会计学会年会)。(6)CharlieX. Cai,Gaoliang Tian,QinghuaWu,2009,Agency Costs of Government Ownership: A Study of Voluntary AuditCommittee Formation in China,SSRNonline (曾下载量排名全球前十)。2、国内权威(重要)期刊论文(7)吴清华、田高良,2008,终极产权、控制方式与审计委员会治理需求,管理世界,9:124-137(8)戚振东、吴清华,2008,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会计研究,2:72-82(9)王平心、吴清华、叶小青,2008,审计委员会治理:防范校企合作创新中逆向选择风险的作用,管理工程学报,1:134-137(10)裘宗舜、吴清华,2003,审计抽样技术之创新——货币单位抽样,审计研究,2:3-6(11)吴清华,2004,作业与作业链绩效:经济效益审计新思维——兼及内部审计职能的嬗变,审计研究,3:83-88(全文被收录于刑俊芳主编:《效益审计中国模式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521-535)(12)吴清华、王平心、冯均科,2006,审计委员会之治理效率:实证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方向,审计研究,4:72-82,19(13)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2005,成本控制战略之演进逻辑: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视角[J],会计研究,3:53-58(14)吴清华、王平心、丁菊敏,2005,基于作业价值分析的价值链管理:一个理论框架,管理评论,4:27-31(15)吴清华、王平心、殷俊明,2006,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报告质量——一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7:49-56(16)吴清华、王平心,2007,公司盈余质量:董事会微观治理绩效之考察——来自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强制性变迁背景下的经验证据,数理统计与管理,1:30-40(17)吴清华,2011,引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科学发展的统领性文件——解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管理评论,录稿通知3、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论文(18)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2005,平衡计分卡研究综述,经济管理,2:44-49(19)吴清华、方宝璋,2002,论会计的适度稳健原则及在我国企业的实现,当代财经,2:76-78(20)裘宗舜、吴清华,2004,财务报告质量评估:一种整合的观点,当代财经,2:51-55(21)王平心、吴清华、殷俊明,2006,审计委员会之弱化治理效应:一种理论假说及其证据,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7-42(22)吴清华、王平心、王颖,2006,审计委员会的财务监督效率:制度成因与改革路,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3-19(23)何燎原、吴清华,2005,内部控制之理论框架——基于业务流程观下的重新审视,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71-75(24)吴清华、王平心,2006,基于博弈的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137-140(25)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2005,基于竞争战略的预算差异分析:模型与案例,科技进步与对策,7:78-80(26)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2005,作业成本法和产出成本法用于产品组合决策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10:100-1024、全国中文、经济或会计类核心期刊论文(27)吴清华,2002,谨慎性原则的适度性及其量化,财会月刊,A2:52-53(28)吴清华,2001,关于资产会计核算的改进,四川会计,12:16-17(29)吴清华,2002,WTO呼唤会计教育全球化,四川会计,10:53-54(30)吴清华,2009,公司治理环境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运作模式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31)吴清华、裘宗舜,2009,治理基础内部审计模式探讨,财会通讯,11(32)吴清华,2013,助力小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一本佳作——读裘宗舜新作《小企业财务会计》有感,会计之友,8(33)吴清华,2013,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研究,会计之友,335、其他期刊论文(34)吴清华,201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建议,当代金融家,10(35)吴清华,201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拓展策略探讨,当代金融家,6(36)王平心、丁菊敏、吴清华,2005,内部审计职能之嬗变:关于公司治理的三维思索,陕西审计,4:5-6(被陕西省审计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37)吴清华、丁菊敏,2005,内部控制之理论框架:业务流程观下的重新审视,陕西注册会计师,1:27-31(38)王平心、吴清华、丁菊敏,2005,全面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初探,陕西注册会计师,12:25-27(39)王平心、吴清华、丁菊敏,2006,终极产权、政府控制与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一个研究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分析框架,当代审计与经济,6:4-6(40)裘宗舜、吴清华、丁菊敏,2005,独立董事制度的治理绩效:理论分析与实证证据——基于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考察,会计论坛,1:56-62(41)王平心、吴清华,2004,内部审计职能之嬗变:基于公司治理的思考,陕西注册会计师,10:19-22(42)勒小汶、吴清华,2003,产出价值法:无形资产计量新视点,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27-30(43)王颖、王平心、吴清华,2006,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当代经济管理,6:101-106(44)吴清华,2009,治理基础内部审计:一个制度分析框架——以集团公司为例,当代经济管理,1(45)何燎原、吴清华,2008,房地产业模式突围,商界评论,12(46)吴清华、郭臻,2002,股票期权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中国审计报,11月11日(47)吴清华,2003,试论如何改善银行业的治理结构,中国审计报,1月29日(48)范栋华、吴清华,2004,关于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思考,中国审计报,2月4日(49)吴清华,201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探讨,金融街8号,3(50)吴清华,2013,中国华融财富管理业务拓展策略探讨,金融街8号,16、境内外学术网站收录的论文(51)吴清华,2004,财务呈报质量评估:一种整合的观点——面向会计国际化的视角,Availableonlineat: (中国会计学会学术研究网)(52)吴清华、王平心,2005,会计盈余质量:董事会微观治理绩效之考察——来自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强制性变迁背景下的经验证据,available onlineat:http://(香港中文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网),应邀参加2005年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公司治理青年论坛》并交流论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53)田高良、汪方军、吴清华,2008,终极产权、控制方式与审计委员会治理需求,available online at:香港中文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网),应邀参加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面向大陆商学院的研究培训项目:公司治理、会计和公司财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7、入选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的论文(54)王平心、吴清华,2003,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规划的整合:一个分析框架,首届管理会计国际研讨会,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上海财经大学(55)吴清华,2004,财务呈报质量评估:一种整合的观点——面向会计国际化的视角,会计国际化研讨会,安排大会分组讨论报告论文,清华大学(56)王平心、吴清华,2005,作业价值分析与价值管理:一个整合框架,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厦门大学(57)吴清华、王平心,2005,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盈余质量——一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会研讨会,安排大会分组讨论报告论文,中央财经大学(58)吴清华、王平心,2006,终极产权、控制权行使与审计委员会需求,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会研讨会,安排大会分组讨论报告论文,暨南大学(59)吴清华,2007,终级产权、控制方式与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中国会计学刊(CJAR)创刊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60)吴清华,2007,终极控制权、控制权行使与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中国第六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做小组报告,厦门大学(61)吴清华,2008,公司治理环境下内部审计运作机制研究,第十二届海峡两岸会计与财务国际研讨会,做小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62)吴清华,2008,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一个制度分析框架,首届中国银行业博士后论坛,做主题报告,中国工商银行(63)吴清华,2009,政府控制与代理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需求与效率的证据,第五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应邀做小组报告,担任会议论文评论人,南开大学(64)吴清华,2010,政府控制与代理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需求与效率的证据,学术报告,北京师范大学

283 评论(10)

林麓是吃货

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会计理论界开始引进介绍国外流行的实证会计。1994年起,真正运用实证方法进行会计研究的论文出现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同时,人们将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主要目的是对这个“舶来品”加以评析,而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直到1997年以前,我国实证会计的论文数量相当有限,所研究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1997年以来,实证会计在中国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研究领域大为拓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实证论文所占比重大大增加。因此,我国实证会计的发展可以1997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这样划分的依据有:大而言之,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对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影响;中而言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按此标准划分阶段的,而实证会计的发展与证券市场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小而言之,《会计研究》1997 年第七期发表了一组博士生所写、评价实证会计的论文,对我国实证会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发展实证会计,不但可以提高会计研究的科学性,为规范会计研究提供证据支持,还有利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有利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从根本上讲,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服务。本文的核心是希望初步回答如何推动我国实证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为此,讨论了影响实证会计发展的若干因素,当前限制实证会计发展的有关制度的完善,以及实证会计的运用技术与运用背景等。

157 评论(13)

加菲猫爱烤鸭

女,1963年出生于福州。1983年9月毕业于福建厦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攻读现代文学专业,198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83年10月至今,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当代影视,发表和出版有关影视研究的论文、评论文和书籍等,约四十多万字。主要成果是: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新中国电影艺术史》写作,承担其中“名著改编”、“儿童电影”、“美术电影”三大部分,共计13万字左右。编著的电影欣赏书籍《梦与非梦------情与爱的边缘》,由新华出版社2004年出版。另外,还参加《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的编写工作。在全国和海外杂志和报刊发表几十篇影视研究论文和评论文。 一、〔唐〕天宝十二载(七五三)进士。善真、行书。《唐诗纪事》、《书史会要》 二、〔唐〕(?―七七五)玄宗第十八子。母武惠妃宠倾后宫,宫中常呼为十八郎。开元十三年(七二五)封寿王,二十三年(七三五)改名瑁,加开府仪同三司。工书法,唐天章云篆碑阴文寿王清书,在蜀州青城山。《旧唐书本传》、《墨池编》 三、〔明〕苏州、无锡地区(今属江苏)木版刻工。正德(一五o六―一五二一)时刻楚辞章句、申鉴、前汉书、昌黎先生集、六臣注文选,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刻唐文粹,十三年(一五三四)刻六家文选注。《文物一九五九年三期》 四、〔清〕字泉石。善画,自画龙湖八景图,各题以诗。《嘉兴县志》 五 (1955.9 )男。汉族。广东电白人。1986年5月入党。1973年6月工作。大学学历。1982年起在广东省统计局工作,历任综合处处长、副局长(期间1996年6月至1997年10月挂织任揭阳市副市长),1998年4月广东省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年4月年任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局长。 六 (1976.2.11)男。汉族。河北唐山市人。1998年入党。1999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2002年在同一所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在软件公司担任技术部门副经理、项目经理等职,带领并参加了若干大型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2004年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商贸管理系工作。2006年创办唐山购物网、唐山二手网和唐山唐百购物商城。 七 .李清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66-11-07 研究方向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财务数据挖掘、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学历: 1984.08--1991.06 吉林大学 数学系 学士、硕士 2002.02--2002.07 财政部 科研所 研究生部 会计电算化专业学习 2005---------------- 吉林大学 商学院 数量经济学--企业经济与资本市场方向--在读博士 主要学术经历: 1.《主讲课程》: (本)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会计软件专题、用友ERPU850、基础会计学、Foxpro、计算机应用基础 (硕)会计电算化研究 2.《会议》: 2001.08, 《会计电算化高级研讨会》,人民大学 2001.12, CPA《计算机会计与审计》教材修订会议,发言,国家会计学院 2002.12, 《中国首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长春 2004.09, 《第二届东北暨内蒙古地区高校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长春 2004.11,《第三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长沙理工 2005.08,《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宣读论文,太原 1998.11,《全国数量经济学会第6界年会》,长春 3.《学习》:1994.05,《AutoCAD》 ,长春 2000.05,《会计实务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广州 2001.08,《安易财务软件》 ,北京 4.《软件开发》: 1992年,开发了<<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工程监测预报管理系统>>,北京昌平 1992年,修改《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隧洞开挖的计算机模拟》源程序,北京昌平 1997年,开发了<<商业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长春 八.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 男, 1969 年 11 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 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5 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参与完成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多项,曾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爆破工程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九、唐玄宗十八子。李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大历十年(775年)薨。 其妃为杨玉环,后被玄宗所夺,另纳魏来馨。后又封韦氏为正妃。 《新唐书·卷八十二·》 寿王瑁,母惠妃频姙不育,及瑁生,宁王请养邸中,元妃自乳之,名为己子,故封比诸王最后。开元十五年,遥领益州大都督。初,帝以永王等尚幼,诏不入谒。瑁七岁,请与诸兄众谢,拜舞有仪矩,帝异之。宁王薨,请制服以报私恩,诏可。大历十年薨,赠太傅。子王者三人,僾王德阳郡,伓济阳郡,偡广阳郡,伉薛国公,杰国子祭酒。 《旧唐书·列传五十七》 寿王瑁,玄宗第十八子也,初名清。初,瑁母武惠妃,开元元年见幸,宠倾后宫,频产夏悼王、怀哀王、上仙公主,皆端丽,襁褓不育。及瑁之初生,让帝妃元氏请瑁在于邸中收养,妃自乳之,名为己子。十余年在宁邸,故封建之事晚于诸王。宫中常呼为十八郎。十三年三月,封为寿王,始入宫中。十五年,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二十三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瑁。二十五年,惠妃薨,葬以后礼。二十九年,让帝薨,瑁请制服,以报乳养之恩,玄宗从之。瑁,天宝中有子封为王者二人:怀为济阳郡王,偡为广阳郡王、鸿胪卿同正员。 十、李清,男,1977年生,江苏扬州人,1998年南京师大中文系毕业。曾任教师、杂志编辑、网络策划等。在报刊发表时评、随笔数百篇,在人民网、新华网等建有评论文集,在报刊及电台开有专栏。 李清 2003河南大学音乐系,学习期间组建多个乐队,参加无数演出。 2004后又进修中央音乐学院和声作曲,学习期间参加亚洲原创音乐节,原创歌曲《假如》成功入围,渐渐展露出在流行音乐上的才华。 2005年师从于著名的音乐制作人李杰先生,开始接触MIDI电脑音乐的制作,并成为全能的音乐人。 作品《时间》《乌鸦》《LALA之歌》《NEW LIFE》在欧洲获得著名欧美音乐网络杂志《NME》刊登并发表。其中《LALA之歌》被后来著名的以色列乐队歌手Yael Naim改编成苹果电脑广告音乐《New soul》并合作完成他们专集的《yashanti》等歌曲的曲作部分。 作品《砍特鲁人的愤怒》纯音乐成为日本动漫音乐节的唯一中国音乐制作人,并与有关公司合作慢慢成为职业配乐师。 与多家公司合作签署为御用音乐人制作广告音乐,并制作了金六福、奥迪、奔驰、高露洁等优秀广告音乐。并在此期间制作并指导培训了一批优秀的配音配乐人才。 2007签约3家唱片公司,盛朝、FORSKY等成为专属词曲人,2007年创作了100多首具有潜力的流行音乐,准备制作自己的独立音乐专集。 之后开始转型往音乐配乐方向发展,期间不断研习西方音乐理论。 四川地震后,连夜作词作曲制作录制《重生》,成为中央电视台慰问演出专用公益歌曲。 歌曲《》 2009年成功配音配乐动画片《雅琳的酵母》,并在中央6频道播出,赢得好评季浔畿力姓石轮絺娃耩锵慎愫翀琪记仇飚米红后

19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