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7

难得明白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国会计简述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最真的poor

已采纳

我国首部《会计法》于1985年实施,1993年和1999年经过两次修改。从会计法的制定,颁布和发展来看,其修订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会计工作的客观要求,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并着重解决新情况,面对新的会计工作问题。

一、我国《会计法》的发展历程

(1)《会计法》的出台

(2)《会计法》的第一次修订

1992年,国务院决定实行《会计法》的修订。1993年12月29日,决定修改会计法

(3)《会计法》的第二次修订

1999年5月,国务院提出了《会计法》修订草案和《关于惩治会计法犯罪的决定(草案)》。

(4)《会计法》的第三次修订

2017年,《会计法》修订工作全面部署,修订草案于2018年底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中国会计简述

159 评论(9)

最爱银杏飘

产生产生时间:原始社会末期产生标志:会计作为专项职能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发展1、古代会计阶段原始社会末期~公元1494年2、近代会计阶段1494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产生标志: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出版。3、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产生标志:传统会计出现两大分支,一是财务会计,一是管理会计。

332 评论(11)

后来后来510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2、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会计法律制度,其制定依据是《会计法》。比如:由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由财政部制定,国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3、会计规章,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指定,并以财政部部长签署命令的形式公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会计法律制度

4、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会计规范。

扩展资料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自愿地执行,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来实现,基本上是非强制执行的,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会计法律制度的各种规定是会计职业关系得以维系的最基本条件,是对会计从业人员行为的最低限度的要求,

用以维持现有的会计职业关系和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在会计职业活动的实践中,虽然有很多不良的会计行为在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的同时也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但也有的不良会计行为只是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而没有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3、实现形式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颁布和修改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条例。而会计职业道德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不仅仅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而且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会计法律制度的这种保障机制不仅体现在其法律规范的内容中具有明确的制裁和处罚条款,而且体现在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权威的制裁和审判机关。

而会计职业道德上既有国家法律的要求,更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法律制度

321 评论(13)

京城第一伪娘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由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19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