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1

鑫宝贝66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学习通会计要素会计等式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灵虫糖宝

已采纳

1.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2.会计要素的划分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和设置会计科目的基本依据,并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 3.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即反映各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它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学习通会计要素会计等式题

235 评论(11)

纳兰依若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 收入-费用=利润

302 评论(15)

爱欧尼亚荒原

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归纳:会计等式一增一减,统一要素内的一增一减,会计等式左右同增或同减。以下是举例说明:1.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用银行存款2000元购买材料,这项业务的发生,只会引起资产内部两个项目之间以相等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这一增一减,只表明资产形态的转化,而不会引起资产总额的变动,更不涉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因此,资产与权益的总额仍保持平衡关系。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如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这项业务的发生,只会引起两个负债项目之间以相等金额一增一减的变动。这一增一减,只表明资金来源渠道的转化,即从“应付账款”转化为“短期借款”,既不会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也没有涉及资产项目。因此,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仍保持平衡关系。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项目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如接受其他企业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26000元。这项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固定资产增加,另一方面使企业的资本公积,即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增加,双方总额虽然均发生变动,但仍保持平衡关系。4.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项目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减少,双方减少的金额相等。如用银行存款8000元偿还长期借款。这项业务的发生,使一个资产项目的金额和一个负债项目的金额同时减少。从而使双方总额均发生变动,但仍保持平衡关系

212 评论(11)

夏至迎熙

答案: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 收入-费用=利润分析: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其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332 评论(11)

工藤新之助

搜一下:会计简答题:会计等式中各会计要素金额增减变动,可规纳为哪四类

35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