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0

小豌豆尔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六要素增减情况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嘉嘉麻麻8866

已采纳

不是的。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我国企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可以分为6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其中:前3项要素,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确认直接联系。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后3项要素,与利润表中的经营业绩的确认计量联系,是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扩展资料

六要素特征

会计的六要素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

二、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五、费用

1、指各种耗费:营业成本(可以对象化)+期间费用(不可以对象化)

2、费用的3个特征

六、利润

1、一定期间经营成果。

2、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2.会计要素的关系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会计六要素增减情况

316 评论(13)

女王大人过司考

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或减少

317 评论(11)

azaarsenal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得到的)会计五大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218 评论(12)

江小赖007

会计六要素是:

1、资产,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

2、负债,负债确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

会计科目有: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

扩展资料:

六要素特征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

特征: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

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特点: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营业外收入)

5、费用

指各种耗费:营业成本(可以对象化)+期间费用(不可以对象化);

费用的3个特征: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费用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

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6、利润:一定期间经营成果。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会计要素的关系是: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等量关系,这些等量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会计等式,而会计等式又是会计报表的框价,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又将会计要素称之为会计报表的要素,但严格地说,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要素并不是一回事。

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即: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1个等式可以称之为静态等式,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第2个等式可以称之为动态等式,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第3个等式反映了在企业期末结帐之前,第1个等式和第2等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265 评论(8)

kele870401

有六种:一、资产增加资产减少二、资产增加负债增加三、资产减少负债减少四、负债增加负债减少五、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六、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93 评论(11)

汉朝文帝

等式左边增加为借,等式右边增加为负

32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