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1

美食界女王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扎实学多久可以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enli83浪漫满屋

已采纳

如果想通过初级会计考试的话,肯定是要有学习时间的,每天最少要学习1到2个小时。而且最好在考试前半年左右就开始看书,而不是快临近考试一两个月来开始突击,最好是能将书看两遍以上,并且多做习题

初级会计扎实学多久可以过

151 评论(8)

jingeyijie

由于个体条件存在差异,不同基础的考生需要花费在初级会计考试上的时间并不相同,详细如下:一、无会计证,非专业考生如果一点会计基础都没有,也没有会计从业证书,那就需要从头开始,先学习基本的会计术语以及会计科目,简单的会计实务操作内容。一般备考会计基础知识一个月足够,没有基础也不难。主要是教材基本概念。初级会计职称一年考一次,要及时关注考试报名信息。备考时间要合理安排,不宜太短,也不宜安排过长,3~5个月比较合适,考试重点在实务上,很多会计分录需要记牢!二、有会计证,非专业考生已经有会计上岗证的考生,具备会计基础知识,脑子里的会计知识还比较清晰,要趁热打铁,马上投入初级会计职称的学习中,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很多内容都是在会计从业的基础上面拓展深入,在备考中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可以翻看会从教材。保守备考时间2~3个月基本可以拿下证书。自学还是会比较枯燥,书本大多是理论知识。初级会计职称重点是在理解上,同时也要记忆。如果有条件,建议可以报个辅导课程,由老师带着系统的学习会比自学更高效。学习也需要及时巩固,可以利用做题来辅助自己掌握考点内容。三、会计专业考生对于会计专业的考生来说,基本都已经拿下会计证,而且考初级会计职称本身就具有优势,会计知识比较丰富,备考起来比较轻松,一个月备考通过考试难度并不大。一般都会关注考试重难点,以及考前串讲课程里的必考知识点。

292 评论(9)

Lookiamycm

初级会计备考时长因人而异,考生可以结合以往考生通关经验总结出备考过程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必要的安排,科学把握备考时间。如果是零基础,备考大概一年时间。新教材下发前先预习一些基础理论,便于后期学习更好理解。新教材下发后认真研读教材,遇到难理解的就多听听不同老师的讲解,坚持下去打好基础,后期按部就班学习就会很容易。如果是本科会计专业,备考时间五个月。早准备早完成,前期主要是做一些规划,找一些学习方法,然后跟着东奥老师按阶段备考,听课+看教材+做题,最后冲刺阶段用真题拔高,总结技巧。

338 评论(11)

梦溪shuer

要知道会计工作与单位性质密切相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不一样的,各个行业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所以你首先要定下来准备从事哪个行业的会计工作零基础备考的学生入门是比较慢的,建议您可以将备考分为预习、夯实基础、copy刷题强化、考前冲刺四个阶段,至少学习5-7个月时间。

146 评论(11)

lclcjunjun

4个小时;1.初级会计职称即助理会计师。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又称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助理会计师考试,对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2.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是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拓展资料一、考试科目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两个科目。初级资格《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1.5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分别计算考试成绩。二、成绩管理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合格标准:每科均为60分。三、报名条件(一)报名参加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二)报名参加初级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四、考试教材1、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教材由财政部组织编写、出版和发行。通常考试报名时可在当地报名点预订或领购。2、 2012年全国统一的考试教材为“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两本教材分别由“_济科学出版社”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在考试报名前想提前购买教材学习的,也可先到当地新华书店、财经书店、图书大厦、考试书店购买上一年的教材,待新教材出版后再尽快换成新教材。3、 新教材出版前,用最近一年的旧教材提早复习,可以争取到更充分的备考时间,扎实基础。教材的新增与变化部分往往是出题概率比较大的考点,所以教材变动较大的年份和科目最终一定要用新教材应考。

15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