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13

烟点燃空虚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税法要素2022初级会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ongyanyuan

已采纳

(一)框架变化:2021年:企业财务会计(第一章至第六章)、企业成本会计(第七章)、政府会计(第八章)。2022年:企业财务会计(第一章至第八章)。

(二)章节变化:2021年:第一章《会计概述》,2022年: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会计基础》。2021年:第二章《资产》,2022年:第三章《流动资产》+第四章《非流动资产》。2021年:第三章至第六章,2022年:顺延至第五章至第八章。

(三)知识点变化(重点变化):第三章《流动资产》:金融资产分类。第四章《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简介: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又称助理会计师考试,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税法要素2022初级会计

206 评论(10)

淡定的机车

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一般包括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法律责任等项目。 其中: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拓展资料:

1.征税人

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征税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征税人可能因税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纳税义务人(纳税人)

“纳税主体”,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包括个体经营者)、法人和其他组织。

3.征税对象(课税对象)

征税客体,征税针对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包括物或行为,征税对象是各个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不同的征税对象构成不同的税种。

4.税目

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税目的制定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列举法和概括法。 (1)列举法:具体列举征税对象来确定对什么征税,对什么不征税的方式,如:消费税; (2)概括法: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设计税目,如:营业税。 规定税目的主要目的是区别不同的具体对象,规定高低不同的税率,以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5.税率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反应了征税的深度,是税收法律制度中的核心要素。

(1)比例税率 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量多少,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 ①单一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 ②差别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

③幅度比例税率:指税法只规定一个具有上下限的幅度税率,具体税率授权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该幅度内予以确定,如:娱乐业的营业税:5%~20%。 (2)定额税率 是指对单位征税对象规定固定的税额,而不采取百分比的形式。 (3)累进税率 是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即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累进税率一般多在收益税中使用:

6.计税依据

税基,计算应纳税额所依据的标准。

7.纳税环节

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8.纳税期限

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包括按期纳税;按次纳税;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9.纳税地点

纳税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

10.减免税

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1)减税和免税 ①减税是对应纳税款少征一部分税款; ②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2)起征点 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

(3)免征额 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11.法律责任

对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处罚措施,纳税人和税务人员违反税法规定,都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税法

322 评论(12)

绝妙蓝调

一、会计篇(变动比例40%):

(一)框架变化:

2021年:企业财务会计(第一章至第六章)、企业成本会计(第七章)、政府会计(第八章)

2022年:企业财务会计(第一章至第八章)

【解读】从框架变化来看,2022年初级将集中考察企业财务会计;尽管22年新教材第二章,包含少量成本会计和政府会计基础知识,但大纲要求“了解即可”,更是验证“集中考察企业财务会计”这一趋势。

(二)章节变化:

2021年:第一章《会计概述》; 2022年: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会计基础》。

2021年:第二章《资产》; 2022年:第三章《流动资产》+第四章《非流动资产》。

2021年:第三章至第六章; 2022年:顺延至第五章至第八章。

【解读】2022初级新教材,保持章节数量不变,但是所有章节都归属企业财务会计,符合集中考察《企业财务会计》这一定位。

(三)知识点变化(重点变化):

1.第三章《流动资产》:金融资产分类。

2.第四章《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解读】围绕重点考察《企业财务会计》这一趋势,在2021年的基础上,上下延伸;如:2021年仅讲解“交易性金融资产”,却无法清晰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由来,于是2022年新增“金融资产分类”。

如:2021年非流动资产,仅讲解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含不全,于是2022年新增“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二、经济法篇(变动比例5%):

经济法基础的主要变化是“内容分布,趋向合理”,而非“简单罗列”。

如:2021年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2022年第四章《税法概述、货物和劳务税法律制度》。

不仅内容概括全面,且分类标准明确、内容分布合理;将与货物、劳务相关的税种,集中讲解,更有利于学员理解和实际应用。

再如:2021年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2022年第六章《财产和行为税法律制度》。

不再简单堆砌,而是明确税种的分类和来源,不仅让学员“知其然”,更进一步“知其所以然”。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简介: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又称助理会计师考试、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对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该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基础、实务,是出纳、会计助理、会计等初级财务人员的必备知识。报考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需要根据《暂行规定》,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经济法基础与初级会计实务)的考试,方能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因此必须一次报考两个考试科目。

201 评论(13)

jarvinia奈奈

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122 评论(14)

官官8809

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税法应当具备的必要因素和内容。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等。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税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目、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1)纳税人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是指法律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不同于负税人。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通常情况下,纳税人同时也是负税人,即税收负担最终由纳税人承担,如所得税的负税人就是纳税人。但有些税种的纳税人与负税人并不一致,如流转税的税款虽由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纳税人缴纳,但税收负担却是由商品或服务的最终消费者承担的。纳税人也不同于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法律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如个人所得税就是由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代扣代缴。(2)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指对何种客体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如消费税的征税对象就是消费品(如烟、酒等);房产税的征税对象就是房屋。征税对象是税法的最基本要素,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3)税目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和项目。如消费税就设有烟、酒和酒精、化妆品等税目。(4)税率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税率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税负水平的高低。我国现行税率分为三种:①比例税率。指按照固定比例确定的税率,即不论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只按一个固定比例征税。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均实行比例税率。②累进税率。指根据征税对象数额大小而确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反之,征税对象数额越小,税率越低。如个人所得税税率的确定。③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指按单位征税对象规定固定纳税额的税率。如在消费税中,每升无铅汽油征税0.20元,每升含铅汽油征税0.28元。(5)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指征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按税法规定应当纳税的环节。如商品从生产到消费一般要经过产制、批发和零售三个环节,纳税环节解决的就是征一道税,或是征两道税,还是道道征税以及确定在哪个环节征税的问题。(6)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纳税期限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一般由税务机关依法确定;二是缴纳税款的期限,即在纳税期限届满后,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期限。如增值税的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纳税人以1个月为一期缴纳增值税的,应当从期满之日起15日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一期纳税的,应当从期满之日起5日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7)减税、免税减税、免税,指税法减少或免除税负的规定。减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减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需要注意的是,减免税不同于税法中规定的起征点。起征点,是指对征税对象征税的起点数额。征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另外,减免税也不同于税法中规定的免征额。免征额,是指对征税对象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如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的征税,免征额为2000元。(8)违章处理违章处理,指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时,采取处罚措施的规定。

247 评论(14)

applealing

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1.总则;2.纳税义务人;3.征税对象;4.税目;5.税率;6.纳税环节;7.纳税期限;8.纳税地点;9.减税免税;10.罚则;11.附则。

10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