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草人生
是否具备实物形态并不是确认资产的条件,事实上,无形资产正是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资产之一。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
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1)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通常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是其他法定权利,而且合同或法律规定有明确的使用年限。
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
(2)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经过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形资产
樱子2200
1、“帐”一般是指用来作为会计记录的有实物形态的如:帐簿、帐页、帐册。这是因为帐簿的封面过去一般是用布做的。 2、“账”一般是指因钱、财、物的运动发生的如“欠账”、“往来账项”、对账等。“帐“字的内在涵义引申到对社会经济的核算方面,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后汉书》记载的是东汉时期的事情,东汉以后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也许这种起源还可以前溯。南北朝时期,“帐”字已经运用到了会计、统计核算方面。发展到唐代,“帐“字的意义又进一步向纵深扩展了。除了表示具体的会计、统计事项,为一笔又一笔经济收支事项的总称外,还单独或者同“簿”结合在一起来表示一种会计方法的名称“簿帐”、“帐”、“簿帐”、“帐簿”将以往杂乱的称谓统一起来并沿用至今。到了明代,“帐”字的涵义已经延伸到了会计核算中的许多方面。如赊欠财物的叫“赊帐”,将盈利的分配称为“分帐”,将药物的赊欠称为“药帐”,将生丝的赊欠称为“丝帐”,将往来客户的欠款称为“客帐”,类似于现在序时日记帐的“流水帐”,年底算总帐称“算红帐”等等,在帐簿的设置上,还设立了三帐,即“草帐”、“流水帐”、和“总清帐”,相当于现在的总帐和分类帐。其中的“流水帐”又名“日流”、“细流”、“流水总登”、“日积月累”、“堆金积玉”、“铁板流水”等等,设置会计流水帐的主人们希望他们的金钱像三江五湖的流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来。同时,“帐”不仅广泛应用到会计核算方面,还引伸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谁要你管这“闲帐“,这人好“混帐“,一个事项了结了叫“了帐“等等。“帐”一般是指用来作为会计记录的有实物形态的如:帐簿、帐页、帐册。这是因为帐簿的封面过去一般是用布做的。 “账”一般是指因钱、财、物的运动发生的如“欠账”、“往来账项”、对账等。
社会大学i
汉语中"帐"和"账"音同形近,使用是常常混淆.其实这是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字. "帐"字原来与会计核算无关,据现有史料考证,"帐"字引申到会计方面起源于南北朝.当时,皇帝和高官显贵都习惯到外地巡游作乐.每次出游前,沿路派人张记帏帐,帐内备有各种生活必需品及装饰品,供其享用,此种帏帐称之为"供帐".供帐内物品价值相当昂贵,薪费数额巨大,需有专门官吏掌管并实行专门核算,以维护这些财产的安全.在核算过程中,逐渐把登记这部分财产及供应之费的簿书称为"簿帐"或"帐",把登记供帐内的经济事项称为"记帐".以后"簿帐"或"帐"之称又逐渐扩展到整个会计核算领域,后来的财计官员便把登记日用款目的簿书通称作"簿帐"或"帐",又写作"账簿"或"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