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1

囡囡宝贝妞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登记会计报表的依据是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百度钱包丶

已采纳

应该是D,账簿记录。1、会计凭证是账簿登记的依据,账簿登记必须以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的书面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各企业必须按一定程序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并根据正确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五条规定,会计账簿的登记必须以经审计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账簿。3、会计账簿应当按照页码顺序登记。会计账簿记录有误、缺页、缺号、漏行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盖章。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账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拓展资料: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的书面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各企业必须按一定程序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并根据正确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凭证的种类、取得、审核和更正。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运行、明确经济责任、以一定格式编制并登记账簿的书面凭证。记录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强化了经济责任制。2、根据编制程序和目的的分类,会计凭证按编制程序和目的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货物发票、付款收据等,后者又称会计凭证,以经核实无误的原始凭证为基础,按经济业务事项内容分类,以确定会计分录后填制的会计凭证为基础。它是登录账簿的直接依据。常用的会计凭证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登记会计报表的依据是

313 评论(13)

恰恰小资

D 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记怅凭证登记账簿(总账及明细账),根据账簿(总账及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账户汇总表是登记账簿总账的依据。

98 评论(11)

tinahe0101

D 一楼总结的很好哎

287 评论(8)

红豆呱呱

会计报表编制的主要依据

1.资产=负债+所用者权益

2.记账凭证是编制账簿的直接依据,原始凭证是编制账簿的间接依据,所以编制报表的直接依据就是会计账簿(总账)了。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真实可靠

1.涵义:会计报表指标应当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需做的准备工作

(1)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2)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3)依照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4)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5)对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6)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 在前款规定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全面完整

1.涵义:会计报表应当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貌,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保证会计报表的全面完整的措施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编制会计报表。企业应按规定编报国家要求提供的各种会计报表,对于国家要求填报的有关指标和项目,应按照有关规定填列。

前后一致

1.涵义:编制会计报表依据的会计方法,前后期应当遵循一致性原则,不能随意变更。

2.如果确需改变某些会计方法,应报表附注中说明改变的原因及改变后对报表指标的影响。

编报及时

1.涵义: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及时对外报送会计报表

2.会计报表的报送期限

会计报表的报送期限,由国家统一加以规定。

(1)月报应于月度终了后6天内(节假日顺延,下同)对外提供;

(2)季报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

(3)半年度报应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相当于两个连续的月份)对外提供;

(4)年报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相关可比

1.涵义:财务会计报告的相关可比,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必须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并且便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在不同企业之间及同一企业前后各期之间进行比较。

便于理解

便于理解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会计报表的分类

会计报表是会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也称财务报表。所谓会计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结构情况、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成果的实现及分配情况和某一特定时期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净增加情况的书面文件。它由主表及相关附表组成,其中主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附表包括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等。主表与有关附表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附表是对主表的进一步补充。 会计报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比较常见的分类标准及类别有五种,分别为:

1、会计报表按其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静态会计报表。动态会计报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比如:利润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现金的流出及净增加数,因此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属于动态会计报表;静态会计报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资产和权益总额的会计报表,比如: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某一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因此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会计报表。

2、会计报表按其编报的时间,可以分为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半年度报表和年度报表。月度报表简称为月报,每月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季度报表简称为季报,每季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半年度报表简称为半年报,每年6月30日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与月报和季报在部分指标上有一定的差异;年度报表简称为年报,每年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它要求完整、反映地全面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3、会计报表按其编制的单位,可以分为单位报表和汇总报表。单位报表是指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反映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汇总报表是指由总公司或主管部门(系统),根据所属单位报送的会计报表,连同本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综合性会计报表,以反映总公司或本部门(系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4、会计报表按其编制的范围,可以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个别会计报表是指仅仅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是将多个具有控股关系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合并编制的会计报表,该报表由母公司进行编制,包括所有控股公司会计报表的数字。

5、会计报表按其服务的对象,可以分为对内报表和对外报表。对内报表是指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而编制的不对外公开的会计报表,它不要求统一格式,没有统一指标体系,如成本表就属于对内报表;对外报表是指企业为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编制的对外提供服务的会计报表,它要求有统一的报表格式、指标体系和编制时间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均属于对外报表。

234 评论(13)

0度空间的鱼

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是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帐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

137 评论(13)

Sissy有福相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帐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

1、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各项数字,一般应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一个或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2)根据明细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2、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根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项目根据该表中相关项目计算填列。

9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