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9

dp73255815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与医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婕哥大王

已采纳

学会计和护士的人现在太多了吧

会计与医疗

205 评论(11)

龙龙爱龙眼

太年轻了吧,医学专业优于会计专业不是一星半点,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根本就不能放在一起做比较。我给你举几个我个人所知道的例子。例一,我大学同学媳妇天津医学院毕业回到沈阳,做起了医药器械销售,每年仅工作3-4个月,基本年收入都在30万以上,剩下时间就是一堆玩。例二,我高中同学考得中国医科大,毕业后在某医院就职迎娶科室主任千金,也是稳稳的富二代的节奏。

再加上大家都众所周知的牙科大夫,暴利行业,不用进大医院,随便开个诊所也是钱一大笔。其他的医疗行业的内幕我也不太了解,只是看电视剧上讲的医药代表等稍微了解了一下,反正里边水挺深的。会计嘛,数了很多钱,但是都不是你的,只赚死工资。在这个财富为尊的时代,自己合计一下哪个行业好吧。别人说的都只能起到参考作用,真正到达哪个行业,其中的辛酸苦辣才能自己清楚

你是选择了两个最艰难的专业,会计是虽然是文科背的巨多但同时计算也很多,医学就更别说了,我看我们学校的医学生就没有空闲的时候,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你们家的人脉是医生,你如果选择医生的话以后工作更好找,会计嘛,兴趣大学得好也超级赚钱,但同时也是个高危职业,超级好的会计师同时容易背黑锅和知道太多而被emmm,你懂的。

果你学习尚可,最好还是医学吧,有你家人给你铺路其实挺好,万一以后你们一起开个医院呢,对于会计这类来说,学的人太多了,招的人多但大多基础太差,层次太差,如果你想从事会计专业,我想问一句,你对数字敏感吗?数学好吗?看数字脑中能勾勒出图画吗?如果能,做会计一样可以拿高薪,一样可以工作的很舒服。

131 评论(9)

辛燃arzue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税收规定,就补充养老保险费及补充医疗保险费的会计处理分析如下: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职工薪酬会计准则规定,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属职工薪酬范畴。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予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进行处理。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补充养老保险费”和“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科目中核算。1.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生产产品、提供劳务中,直接生产人员和直接提供劳务人员发生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根据存货会计准则的规定,计入存货成本,但非正常消耗的直接生产人员和直接提供劳务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2.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根据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如果是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在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企业开发阶段发生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3.上述两项之外发生的其他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计入当期损益。纳税调整及对应会计处理根据财税〔2009〕27号文件规定,企业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1.随工资调整而调整。企业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的扣除基础是职工工资总额,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企业支付给员工合理的工资、薪金可以税前扣除,如果工资、薪金不合理,则要纳税调整。同时,企业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也相应要调整。另外,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例如:某盈利国有企业丙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未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009年发生的工资总额为11000万元,而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为9000万元,该公司按职工工资总额的5%计提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为此,该公司在2009年终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在对工资总额进行纳税调整的同时,也要对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进行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税额(11000-9000)*5%*25%*2=50(万元)。2.因支付比例而调整。如果企业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的比例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5%,则在年终对超过部分进行纳税调整。3.2008年的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86号)规定,对于2009年5月31日后确定的个别政策,如涉及纳税调整需要补退企业所得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在2009年12月31日前自行到税务机关补正申报,不加收滞纳金和追究法律责任。企业为此应进行自查,及时进行调整和补正申报。例如:甲公司2008年发生的合理工资总额为20000万元,企业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企业在年终对超过4%的比例进行了纳税调增。2009年7月,根据财税〔2009〕27号文件规定,可税前扣除的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5%,企业及时对2008年补充养老保险调整事项进行补正申报,调减应纳所得税额20000*(5%-4%)*25%=50(万元),调整企业按净利润10%计提的盈余公积50*10%=5(万元)。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500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000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000贷:盈余公积50000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20 评论(11)

bluefiresky0

个人觉得会计要好一些。小弟的姐姐是在医院里面工作的。明确告诉你:广东省佛山市的大医院,护士、药剂师这一类的工作,没有关系,相当难进入。我姐学药,挺牛逼的,当时在一所三甲医院实习。实习完毕,带头的人就说了:没有关系的话,想进来,先交3万。但是,不保你一定能进,要看看别人有没有交得更多的。结果,她只能去私人医院里当药剂师。而她的同学,其中有几个的父母就是医生,所以去了大医院。。。。。。大医院的福利好。但愿你爸妈是医生,或者在卫生局是领导。而会计的话,在校园招聘或者社会招聘能够凭自己的实力找到工作。当然,有人脉关系就更好。相对而言,本人觉得没有那么黑。。。。。。你的能力很重要,不过有时还要看看你有没有关系。社会的现实。。。。。。说说我所知道的而已,自己再多多了解吧。

183 评论(9)

雾霭流年

会计类的专业比医学类的专业更实用,因为学医的专业需要经过8年的时间才能毕业,而普通的医学毕业生出大学就已经二十六七岁了,会计专业的学生出大学后到二十六七岁,基本上可以在一家公司做到管理层的位置。

108 评论(8)

品名暂无

两个专业的专业性都很强,含金量高,容易就业,社会地位都不错。不同点是,医务工作者面对的是病人,压力更大一点,而会计人员面对的是数据,工作更枯燥一些。

单纯从这两个专业来说,其实发展都是很不错的,但是如果说是平均薪金待遇和未来发展的话,我觉得医学毕业生可能会更吃香一些,因为我觉得在咱们国家,有两个行业是永远不会衰败的,一个是医疗,一个就是教育。

不过这两个专业作对比的话,两个专业对应职业的侧重点是不大一样的。医学对学历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如果你想去三级甲等医院当医生,硕士学历都不一定够了,一般都需要博士;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话,各种证书就相对更重要一些了,如果你能考个注会的话,那基本上你的生活水平能上一个不错的台阶(虽然医学类毕业生也需要证书,但是如果是临床专硕,顺利毕业就能够四证合一)。

至于说考研的话,分两种情况,如果你本科就是医学类专业,我就建议你继续读医,我见过的95%的医学类考生最终都是选择的医学类专业,除非你真的对本专业“深恶痛疾”。如果你本科是除医学类的学生,那想在这两个专业里选择的话,就踏踏实实选会计吧;并不是说会计学有多好考,而是相对跨考医学类来说,会计学还是更容易接受的(绝大多数学校的医学类专业只接受本科是医学类或者是相近专业的学生的)。

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不好的毕业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只要自己努力,只要自己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我身边就有学医和学会计的同学,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第一,如果高考成绩特别好,家庭经济条件也很好,可以选择学医,前途无量,当然学医的时间非常的长,而且要投入大量资金。

医生收入高不用说,2018年我带孩子在重庆儿童医院看病,一个专家号150,还要提前半个月排队。医生收入虽然很高,但学习时间很长,投入的金钱也很多,成绩还要特别好。高考成绩特别好:像医科类的热门专业,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对成绩要求都特别高。

学习时间很长:医学本科一般是5年,而且不好就业,就要读硕士三年,博士三年,还有规培时间。

我同事的女儿,2017年高考成绩617,四川理科,一本线511,超过一本线106分,最后被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录取。

他的女儿现在大三,以后毕业出来直接就是硕士,少了不用规培时间。

学费:现在大一到大三是8000元一年,后面研究生阶段学费会更高,加上生活费和其他杂费,一年花费在近3万,8年读下来至少要24万以上。

读大学期间:还可能有一些额外的支出,2019年夏天他的女儿去马来西亚吉隆坡最好的医院交流学习,一个月花费了3万。

第二,学会计,学习的时间短,资金投入更少,就业快,后期的工资提升依靠职称,还是要获得职称,就需要不断地参加考试,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当然经验足够,努力奋斗,如果能够考到注册会计师,收入还是比较可观。2007年我的一个好朋友,四川文科考了460多分,还没有上本科线,最后他的志愿填报了四川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大学一毕业,他很快在成都找到了工作。目前已经通过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继续努力,将来还有提升的空间。

300 评论(8)

爱笑的眼乌珠

医学类和会计类专业哪一个专业更实用一些,要说实用,其实没有特别本质的差异,因为自己有一些学医的同学,自己本身是学财会的,所以说对两个专业多少都有一些了解,就简单说说两个专业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异。

学医的基本上都是5年正常,大学是4年,自己学医的同学就是好多都是需要学5年的,自己大四的时候就考研了,它们要到大五的时候,他们这个大五并不是延迟,毕业岩是说他们学制就是5年,这是本科阶段,然后他们考研的时候不考数学,他们本科阶段的时候就不学数学,这对于很多数学不好的人来说是个优势,他们平常所学的东西是通识教育,就是说内科外科都学,如果是中西医结合的那学的东西可能更多。

学会计的那就分档次了,当然了,学医的也分档次,因为不同的学校教育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最好的当然就是那些双一流院校,261985院校,他们本身的这个师资力量很优秀,学校有的资源也很不错,然后就是那些本一的院校再有就是普通本科再有就是专科,到了专科阶段,你学的会计毕业之后其实也找不到特别好的工作,因为学校的教育水平有限,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也十分有限。

说到学校提到的资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毕业之后你在学校这样一个校招的渠道能接触到什么样的企业,211 985院校基本上接触到的都是500强企业或者国企央企之类的地方性的企业也有,但是规模都不会太小,然后双非的学校基本上接触的也是国企央企,但是500强企业没有那么多都是自己锁在这个省份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去招工,专科的基本上就是特定的单位,特别好的没有那么多,这些会直接决定你毕业之后的发展起点在哪儿。

从实用性上来说,两个专业都有相似的地方,就是上学的时候学的东西和毕业之后直接用到的东西是有差异的,就算一个人他上到了研究生的阶段他是学财会的是学医学的,他也不敢保证自己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就能直接入手,工作不一样的都是需要进行后天的学习的,不过相对来说学医的稳定性更好一些,学会计发展性更好一些,那都取决于你自己的能力。

22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