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地黄昏
历年真题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都会刷的题,从真题中摸索出题规律和答题套路,今天就给大家汇总了下初级会计历年试题,并带有详细解析,需要的可以点击领取。
初级会计历年试题领取,配详细解析
美林小姐
1、用制订和执行部门预算的方式来控制,用预算来事前框定部门管理费用额度,再用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对比来检查控制费用支出,这种销售费用控制方法是( )。A预算控制B目标控制C制度控制D提高效率
2、下列方法中,需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是( )。A分类法B简化的分批法C定额法D简化的品种法
3、以( )为起点的预算编制方式,可能导致产品严重积压。A销售B产能C产品D战略
4、以下关于管理费用描述正确的是( )。A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比对,制造业的管理费用往往较高B复杂结构的组织,管理费用往往较高C工作量的均衡分布及常规的工作流程,往往会产生较高的管理费用D管制与非管制行业相比对,不受政府或法律监管限制的行业的管理费用往往较高。
5、下列方法中,需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是( )。A分类法B简化的分批法C定额法D简化的品种法
6、下列企业中,适合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有( )。A发电企业B汽车制造企业C服装加工企业D船舶制造企业
7、与传统成本会计相比,现代成本会计的重点已转移到( )。A事中控制B事后计算C事后分析D事前规划
8、房地产企业编制预算时,最重要的是( )。A公司级预算B项目预算C产供销预算D人员预算
9、 下列哪项不属于滚动预算的特点( )。A持续滚动性B越做越准C用滚动预算评估人的能力D每年做一次
10、不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 )。A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多B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C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D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
10、不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 )。A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多B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C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D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
各大商店搜考试宝即可下载,查看完整试题!
粉色小恶魔yiyi
初级会计考试是会计行业的入门级考试,相对其他会计考来说,难度的确不大,但其本身考查的内容比较繁杂,大家还是要认真备考才能通过考试。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和分值分别是什么?各题型怎么答题?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以下相关回答,大家可以一起来了解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和分值分别是什么?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共有《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个考试科目。
《初级会计实务》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不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经济法基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不定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
初级会计考试各题型怎么答题?
1.单项选择题
初级会计考试题目重复率低于8%,单一考点占比近45%,考点非常零散,考生要在平时注意全面复习,作答时要仔细审题,适当运用直接选择法、排除法、比较法作答。
2.多项选择题
多选题可以说是比较难的,想要得高分的同学,就要努力争取多选题全对。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要注意在教材上标注一些明显会以多选题形式考查的知识点,熟悉概念,扎实记忆。在考试中要认真读题,一旦选好答案就不要轻易修改,犹豫不决,避免改错。
3.判断题
有一些政策类内容描述的非常详细全面,没有明显错误表述,一般来说是正确的,但小编建议考生没有十足把握不要仅凭猜测作答。
4.不定项选择题
考生在作答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题干如何描述,避免一连导致几道题都选错的现象发生。基础一般的考生也不要对不定项选择题心存顾忌,不定项选择题各小题的题目一般来说都是由易至难,是基础知识点的复合考查,对于有把握的选项果断选择,没有把握的不要选,得到少选部分分值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分数。
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靓掣魅影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所以本题答案是选项B.选项A“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不包括“常委会”;选项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选项D“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制定。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 总论”的“法的形式”知识点。 2.甲、乙发生合同纠纷,继而对双方事先签订的仲裁协议效力发生争议。甲提请丙仲裁委员会确认仲裁协议有效,乙提请丁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关于确定该仲裁协议效力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应由丙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 B.应由丁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定 C.应根据甲、乙提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时间先后来确定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或丁法院裁定 D.该仲裁协议自然失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所以答案是B.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 总论”的“仲裁”知识点。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罚金 B.吊销许可证 C.警告 D.没收违法所得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行政处罚分为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和执照)、财产罚(罚款、没收财物)和声誉罚(警告)等多种形式。选项A“罚金”是“刑事责任”:“罚款”才是“行政处罚”。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 总论”的“行政处罚”知识点。 4.方某工作已满15年,2009年上半年在甲公司已休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5天;下半年调到乙公司工作,提出补休年休假的申请。乙公司对方某补休年休假申请符合法率规定的答复是() A.不可以补休年休假 B.可补休5天年休假 C.可补休10天年休假 D.可补休15天年休假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另外,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但是本题中劳动者上半年已经享受5天的年休假,所以下半年在新单位只享受5天的年休假。因此本题答案是B.另外,还有一个规定是: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前述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这一规定教材中没有明确说明,是《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中的,大家了解就好。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年休假”知识点。 5. 工人李某在加工一批零件时因疏忽致使所加工产品全部报废,给工厂造成经济损失6000元。工厂要求李某赔偿经济损失,从其每月工资中扣除,已知李某每月工资收入11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900元。该工厂可从李某每月工资中扣除的最高限额为()。 A.500 B.220 C.200 D.11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本题中,月工资是1100元,则最多扣除其20%(220元),此时剩余的部分就低于最低工资标准900元,那么就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900元支付”,所以1100-900=200,即最多扣除200元。所以答案是C.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劳动报酬”知识点。 6.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金融业务中,应征收营业税的是()。 A.金融机构往来业务 B.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C.金融机构买卖金银业务 D.人民银行委托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B、C均不征收营业税;人民银行对企业贷款或委托金融结构贷款的业务应征收营业税。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三章 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营业税的税目”知识点。 7.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是()。 A.建筑安装业 B.交通运输业 C.邮电通信业 D.加工、修理修配业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营业税的征收范围”知识点。 8.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混合销售行为中,应当一并征收营业税的是()。 A.贸易公司销售货物同时负责安装 B.百货商店销售商品同时负责运输 C.建筑公司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并实行分别核算 D.餐饮公司提供餐饮服务的同时销售酒水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B属于增值税的混合销售;选项C属于营业税的特殊混合销售行为,分别征税。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营业税混合销售知识点。 9.某纳税人销售购置的不动产,其营业额的下列确定方法中,正确的有() A.已全部收入为营业额 B.以销售时的评估价格为营业额 C.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折余价值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D.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纳税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的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营业税法律制度的“销售不动产计税依据”知识点。 10.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以1个月为一个纳税期的,应在一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该一定期限是() A.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 B.自期满之日起7日内 C.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 D.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所以选择D.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营业税纳税期限”知识点。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