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3

kisscat031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支出会计处理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盖碗茶136

已采纳

考虑是否转为在建工程:如果不转,就直接将支出计入“固定资产”;否则先计入“在建工程”,然后再接转。

支出会计处理

272 评论(15)

bluecode12345

1、资本化后续支出

(1)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

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不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40%)

贷:银行存款等

(3)转出被替换价值

借:银行存款或原材料(变卖入库残值价值)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注意:被替换部分资产无论是否有残料收入等经济利益的流入,都不会影响最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固定资产改扩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2、费用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车间)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注意:①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改造前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本化的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②更新改造期间不提折旧

扩展资料: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固定资产_百度百科

319 评论(14)

janelin1002

后续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改良资出和固定资产大修理性支出。还有报废的固定资产损失及及转让销售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转为在建工程:如果不转,就直接将支出计入“固定资产”;否则先计入“在建工程”

360 评论(9)

小小小雨桐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发生的利息支出,包括吸收的各种存款(单位存款、个人存款、信用卡存款、特种存款和转贷款资金等)、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等。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利息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计算确定的各项利息费用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利息的金额,贷记“应付利息”、“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吸收存款——利息调整”等科目。四、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153 评论(14)

再遇见67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如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待更新改造等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候,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照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2、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包括:修理费用、改良支出、装修费用等

257 评论(15)

karenhoney

一、企业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时,需要对支出的支出的性质进行分析,确定这些支出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如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待更新改造等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候,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照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2、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包括:修理费用、改良支出、装修费用等

三、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则这些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兼职,但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该超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企业放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果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既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则应予以费用化,即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大修理、中小修理的等维护性支出,就属于这种情况。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确认原则: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应将其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但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其他情况下,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增计后的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如不能区分固定资产修理或改良,或修理和改良结合在一起,则应根据以上(1)和(2)的原则将相关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

(4)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如符合资本化条件,应确认为固定资产,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下次装修时,原资本化的装修费用余额减去相关折旧后的差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5)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比照上述原则处理。对其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装修费用,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6)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13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