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6

fanfanwing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递延所得税详解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小蹬蹬民

已采纳

通俗的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性的(以后税务局就认可了)就是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初级会计递延所得税详解

161 评论(8)

轻轻空空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字面理解,递延,就是将所得税递延到后期了。所以,既然是递延,就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不会递延的,不交就不交,多交就多交了。 一般来说,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和会计利润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递延所得税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的确认方法有两种: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不管企业采用核算方法,其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也就是应纳所得税额都是一样的.在应付税款法下,不确认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因此,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是一致.而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要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确认的影响,因此,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应交所得税确定下来了(纳税申报表汇算清缴算出数据),但是,里面的时间性差异如何在账面上体现呢?所以,就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调整,将理应归属于以后期间的所得税费用挪后,将应归属于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提前,所以,就有了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通俗理解:另外,可以从所得的角度考虑,资产增加了,费用减少了,负债减少了,总净资产理应增加。但是,税法上不确认这种增加。如果这种增加是确实的,那么,就该为这种增加多交税,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同理,资产减少了,费用增加了,负债增加了,总资产相应就减少。可税法不确认这种减少。但确实是减少了,税法暂时不确认,以后也要确认,这种减少,就会让以后少交税,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326 评论(15)

开心一刻0312

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他们的学习先要看懂涉及它们的账务处理,好比税务折旧100万,你提200万,你账面资产小于税务账面资产了,这是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当年你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所以纳税调整后就是1100万,税率25%的时候应交275万,处理就是借:所得是费用 25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75当年的25万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由于折旧问题导致的,通俗点就是这折旧产生的多交的所得税必须上交,但将来年度你提折旧就少了可以冲会(折旧总额是不变的一定能重回),所以多交就是资产,挂在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了,比如到了第二年该资产税务提200,你提100(设定总折旧300),其他还不变,拿就是可以冲回了,所得税这样就少交了借:所得是费用 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这样这个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处理完毕,注意产生递延所得税的都是可以冲回的“暂时性差异”,那些能产生看准则吧,学习方法看

28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