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妹渣
进项税抵扣账务处理: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原材料等,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发票认证后确认进项税可抵扣),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慕容诗月
企业将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转出时: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红字);贷:应付账款(红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结转转出的进项税额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缴纳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拓展资料: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才是应缴纳的增值税。因此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一般在财务报表计算过程中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进项税额是已经支付的钱,在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记在借方。根据税法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当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限于下列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和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1、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从销货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2、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所支付给农业生产者或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款,取得经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按10%抵扣进项税额。3、购进中国粮食购销企业的免税粮食,可以按取得的普通发票金额按10%抵扣进项税额。4、纳税人外购货物和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费(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按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和基金金额按7%抵扣进项税额。5、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免税废旧物资,可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有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6、企业购置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可凭借购货所取得的专用发票所注明的税额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
卡卡7031
税务处理如下:1、购入增值税材料或物品、可以抵扣的固定资产等,会计分录是:借:原材料(或固定资产)借:应交税费(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2、发生销售业务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营业收入 贷: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3、月末:计算本月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额 本月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额=本月销项税额合计-本月进项税额合计 如果上式的额度大于零,为应纳税额;如果上式的额度小于零,为下个月尚可抵扣的留抵税款。4、当上述税额大于零时,缴税时:借:应缴税费(金)-应缴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不再需要单独从进项向销项的结转。需要说明的是:假如出现了增值税条例中规定的需要从进项税额中转出的事项,就是用下列分录结转: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应缴税费(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上式表明将不符合增值税额抵扣的业务负担的进项税额转出到具体的成本费用中。
谦谦妈妈2015
进项加计扣除会计分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加计抵减额(1)发生当期依据可抵扣进项计提可加计抵减额借:固定资产、原材料、费用等科目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贷:银行存款(2)当期发生不可抵减进项税额期末转出进项借:成本、费用科目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2、当期进项加计额抵减应纳税额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3、优惠到期如还有进项加计额抵减额结余的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递减进项加计额借:主营业务成本会计分录书写格式:(1)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一借一贷:借 科目A 金额1贷 科目B 金额1多借一贷:借 科目A 金额1借 科目B 金额2贷 科目C 金额1+2一借多贷:借 科目A 金额1贷 科目B 金额2贷 科目C 金额1-2(2)先借后贷,借贷同行,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一借一贷: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乙 金额1多借一贷: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借方科目乙 贷方科目空 金额2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一借多贷: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乙 金额2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
满堂红李娜
企业将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转出时: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红字);贷:应付账款(红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结转转出的进项税额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缴纳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企业抵扣进项税转出,应当设置“原材料”等科目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核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时,应当设置“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科目核算。拓展资料抵扣进项税,纳税人购进的已作进项抵扣的固定资产发生非增值税应税行为。根据财税[2004]156号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后,支付了相关费用并取得了相关抵扣凭证,但这部分进项税额并不能全部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所以,我们先将此部分进项税额记入"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然后按有关规定,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借方,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纳税人购进的已作进项抵扣的固定资产发生非增值税应税行为,应将这部分进项税额转出。增值税转型范围内的固定资产发生了视同销售行为,应将这部分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贷方;发生中途转让行为,应作销售计算销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贷方,如果"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有余额,也应等量将这部分进项税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并非可以全额抵扣,是否可以抵扣需视情而论。随着"营改增"试点扩围工作的逐步推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相关企业在增值税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环节存在着税政不够完善,理解不够清晰,抵扣不够准确,操作不够规范,由此造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时,存在发票开具内容不规范,原始资料不齐全,扣税凭证不合法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不确定性增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