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1

ddungmicke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职称的复习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姜大大夫人

已采纳

中级会计复习有哪些方法呢?最主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备考的时候,就要专心投入,集中注意力。其次是要做笔记,记重点、记考点,记易错点!最后是要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保证自己的学习进度!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归类记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避免混淆

大家需要参考考试大纲和教材,对内容进行初步了解,然后按照逻辑和属性进行分类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不会发生混淆的情况出现,更加方便理解和记忆。

比如:《财务管理》这一科目公式内容较多,大家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的特点,将归类为“增长率”有关的公式、周转率有关的公式、利润率有关的公式等类别。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中级会计职称的复习

147 评论(12)

英式风情茶

如何备考是大部分考生所面对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学习,特整理了以下几点着重需要大家注意的内容,快来了解一下!

一、梳理教材知识点

对于基础,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基础牢固的重要性。对于中级职称备考而言,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容易将相近的概念混淆,从而导致考生难以正确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知识点。所以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于知识的梳理能力,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基础知识扎实了,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不至于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二、通过做题辅助备考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做题的过程中大家很可能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比如不重视做题的质量,盲目的搞题海战术,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忽视了答题的准确度,或者做题之后不总结出错的原因等等。在这里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在做题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重视学习的质量质量,切忌舍本逐末。在平时的练习中,也要像对待中级会计考试一样,认真的审题,并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在做完题之后,千万不要草率对一下答案了事,如果是这样,其实不做也罢,并不能真正的达到巩固和提高的效果。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的分析对错的原因,并且准备错题本将答错题目进行归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检测成果和实际应用的效果,也为以后的复习和回顾提供了方便。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

有时候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对于中级职称备考也是如此,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好学习方法,切忌盲目的学习。比如大家可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的执行下去,保证备考的有序进行;大家也要充分利用资源,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听东奥名师辅导课程,帮助自己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节省备考时间。

中级会计考试一共有三个科目,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财务管理科目和经济法科目,希望考生们能够充分学习这些科目,努力通过中级会计考试!

158 评论(10)

超级无敌暴暴

中级会计职称含金量较高,同时难度也比较大,不管你是不是第一次备考中级会计考试,只有一个建议:找个靠谱的机构。千万别因为舍不得一点学费就选择自学,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每年自学中级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自学的通过率要远低于报班学习,因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备考过程中就放弃了(困难多,遇到问题没人指点很痛苦)。所以,理臣教育建议大家,把中级会计考试看作一场投资,权衡下自己时间价值、资金、机会成本及回报率的关系,如果真想考中级,就得走最轻松的路,选择很重要。

321 评论(10)

longjuping

大部分考中级的学生都是在职的,针对我们兼顾上班与学习的情况,如果时间充裕建议规划四轮学习

中级会计职称一轮学习:

预习+基础学习阶段

从开始到次年3月,这段时间要把课程完完整整听一遍。当然,不是说从头到尾过一遍就算学习了,重要的是复习,很多考生习惯性的一章一章向后看,学完下一章就忘了上一章讲的是什么,大家应该及时复习,不要只是单向输入。

中级会计职称二轮学习:

巩固复习阶段

从次年4月到次年6月,这段时间要把课程再次巩固学习一遍,遇到疑难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查漏补缺知识点。

中级会计职称三轮学习:

习题强化阶段

从7月开始到8月上旬,这时候就要开始大量做题了。通过大量的习题对之前所学的知识做一个检测,遇到不懂、不会的地方一定要翻看之前的基础课程或者自己的笔记,透透彻彻地把这一知识点再学一遍。

中级会计职称四轮学习:

冲刺阶段

从8月下旬到9月考试之前,这段时间就要开始进行最后的冲刺了。这个时候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大面积的学习,而是开始查漏补缺,再一次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也是不断复习的过程。在考前最好来一次机考练习,提前熟悉考试环境。

如果是时间相对来讲不是很充裕的学员,可以将第二轮当做第一轮,熟悉教材尽量吃透教材,在第三轮的时候努努力,尽量在考前做到基础知识的掌握。

304 评论(10)

静静19811215

先来一起做一道数学题。6.5个月×30天=195天;每天学习2小时×195天=390小时;每天24小时,一共16.25天;中级三科,那么每科16.25÷3=5.416天!复习时间如此紧迫,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才能保障考试无忧呢?关键在于是否有合理的复习计划,以计划来衡量学习时间比直接确定学习时间更加合情合理。中级会计备考时长——实务中级考试有三个科目,首先是会计实务,该科目难度较大,建议计划如下:1.5小时听课学习基础知识—0.5小时整理学习难点—1小时做题并总结错题—0.5小时复习前面章节,这样可以保证每天3.5小时的学习时间,虽然时间较长,但付出总会有回报。中级会计备考时长——财管其次是财务管理,该科目计算量大,建议计划如下:1.5小时听课学习基础理论—1小时做题并整理公式—0.5小时强化记忆公式。如此可以保证每天2小时不断加强对公式的记忆和运用,临上考场之前便可做到游刃有余。中级会计备考时间——经济法然后是经济法,该科目记忆量大,建议计入如下:1.5小时听课学习基础理论—1小时整理思维导图并背诵法文—0.5小时做题。仍然是保证每天2小时的学习时间,经济法科目不要求题海战术,关键是要把法文学懂,记住关键词。各科的时间安排如上所示,如果每天三科都复习,时间可能不允许,因此建议根据当天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白天上班,利用晚上下班时间每天学习一个科目,比如周一学3.5小时的会计实务,周二学2小时的财务管理,周三学2小时的经济法等以此类推。周末如果不加班的话,可一天学习两科,比如上午学习会计,下午学习财务管理或经济法,这样周末能保证5.5小时的学习时间。任务虽然紧迫,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科目搭配。如果工作日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学习,那么周末适当的给自己放一天或者半天的假,这样能保障头脑清晰,心情愉快。科目搭配上也是秉承难与易的结合,常见的搭配模式是会计实务+经济法或者是财务管理+经济法。希望有帮助到你~

18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