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筱倩mm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估价材料下月票到了红字冲销借:原材料 红字 贷:应付账款 红字然后按票上的价格正常入账就可以了!借:原材料应交税费--进项税贷:应付账款就可以了!
乖乖黑宝宝
1、估入 借:库存商品-XXX 贷:应付账款--暂估
2、下月初,暂估入账要冲回 借: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红字) 估价入账是在没有取得发票时暂估入账的,取得发票时,就不是暂估入账了。
暂估入账可以用入库单作为附件。
扩展资料:
存货暂估的基本概念
暂估,是指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谨慎性的质量要求,在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中,一种与预计负债不完全相同的业务。
暂估也是指本月存货已经入库,但采购发票尚未收到,不能确定存货的入库成本。月底时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库存成本,需要将这部分存货暂估入账,形成暂估凭证。暂估业务简单的可理解为货到票未到的业务。
参考资料:暂估_百度百科
那些年喜帖街
1、暂估入库凭证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附明细)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
2、次月冲回暂估入库凭证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红字)
3、收到发票该怎样做就怎样做就OK了
扩展资料:
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与要求,固定资产已实际投入使用的,可按暂估价值计提折旧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待办理竣工决算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分录一般如下:
暂估固定资产入账分录:
借:固定资产-暂估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暂估转入固定资产
财务决算批复入账分录:
先冲红原有暂估分录:
借:固定资产-暂估固定资产(红)
贷:在建工程-暂估转入固定资产(红)
在做以下分录:
借:固定资产-在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长期待摊费用)
贷:在建工程-各明细科目
增值税法规定了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而未对收入确认条件作出规定;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条件,其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趋同。因此,我理解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0号所称暂做收入,是“会计上已做销售处理”。
如果纳税人的销售业务,
①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收入确认的条件;
②按税法规定,尚不产生纳税义务;财税处理如下:
1、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交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贷: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2、产生纳税义务时:
借: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暂估商品未做入库但成本已结转,发票到后调整。
如果当时估价较低,那么现在补计成本即可。
借:库存商品贷:应付账款补结转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chihuoshiwo888
您好,以采购原材料为例,1月份采购一批原材料金额10000元(不考虑增值税),发票未回以入库,暂估入库时可以根据合同明细或是入库单入账,分录:借:原材料 1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入库 10000实际收到发票时:借:应付账款 -暂估入库 10000 贷:应付账款-某某单位 10000 支付货款时:借:应付账款-某某单位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执念梦浮生
1、暂估入库凭证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附明细)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2、次月冲回暂估入库凭证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红字)3、收到发票该怎样做就怎样做就OK了
樱桃小胖子O
一、入账:
借:原材料-暂估入库
贷:应付账款
二、下月: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三、实际收到:
借:原材料-暂估入库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等
扩展资料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购入存货,月底时,若发票未到,应分别存货科目,抄列清单,暂估入账,借记“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录,予以冲回。
实务中税务较多运用的原则是: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发票已到达的或能提供能充分证明暂估入账真实性的其他原始凭证如合同等就不必做纳税调整,否则应做纳税调整,以防止企业滥用暂估入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暂估入账
抢银行的小怪兽
分两种情况:一是外购的;二是自己生产的
如果是外购,按购价做暂估。如果是自制,只存在成本项目估价的问题,等你取得准确的成本数据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分录如下:
1、产成品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XX
贷:应付账款——应付暂估入库
2、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产成品XX
3、取得发票时确认暂估金额(针对外购)
借:应付账款——应付暂估入库
贷:银行存款(或者应付账款——XX单位
上月的暂估入帐,在下月初全额冲回,下月来发票的按实际金额重新作正常帐务处理。
如有多项暂估入库并不能在下月取得实际结算票据的,建议设置平行式明细帐核算。
原材料已到,只支付了部分货款,收到部分货款的发票 实务中可能会存在一笔货款分批开具发票的情形。对于已经开具发票的部分原材料可凭发票入账,期末只暂估尚未开具发票的那部分原材料的价格。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百度百科-暂估入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