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0

Doris翼寻寻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武汉初级会计武昌首义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玛雅家具

已采纳

武昌首义是辛亥革命的起点,也是辛亥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武汉初级会计武昌首义

286 评论(11)

老李重庆

1.高昂的民主精神。武昌起义后的当月,革命党人在武汉发布告示“永久建立共和政体”,在地方政府《鄂州约法》中宣布人民一律平等,享有言论、集会、结社、信教、居住、保有财产、自由营业的权利,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权,这都是在专制社会所不可能有的。2.顽强的拼搏精神。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后立即着手发动广州起义,至同盟会时更是充满着革命党人反清武装起义的壮烈事迹,屡挫屡奋。武昌首义前夕,反动派屠杀多名革命党人,英雄们临刑时“神色益壮”,当众演说,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并号召大家“起来革命”。10月下旬开始,武汉保卫战苦战经月,殉难2600多人, 为全国各省响应赢得了时间,体现了革命军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四、开拓的创业精神。武昌首义成功,组建新的革命政权被提上议事日程,从10月中旬武汉军政府颁布地方约法到翌年初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致力立法建制,制定诸多法律和制度,坚持法治,“成为吾民破天荒之创举”,具有除旧布新的开拓意义。武昌首义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把自己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当我们在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深圳精神时,我们还应弘扬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们所创造的武昌首义精神,让它同样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巨大精神动力.3.炽烈的爱国精神。革命党人是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激励下走上政治舞台的。他们以“集合众以兴中”为己任。经过与改良派的论战、内部的分歧,革命党人继而完成了战略重心的北移和湖北革命力量的聚结;终于在保路运动渐次展开期间,适时地发动了武昌起义。革命党人和广大群众无不抱着爱国主义和民族革命的激情投身革命洪流中去。高昂的民主精神。武昌起义后的当月,革命党人在武汉发布告示“永久建立共和政体”,在地方政府《鄂州约法》中宣布人民一律平等,享有言论、集会、结社、信教、居住、保有财产、自由营业的权利,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权,这都是在专制社会所不可能有的。三

292 评论(10)

Lisa艳艳

首义精神:概括有5个方面1,不干民族落后,振兴乡帮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2,站在时代前列,敢为天下先,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3,通力协作的团队精神。4,不竟生华的实干精神。5,不计生死的牺牲精神。

133 评论(15)

汀臭崽儿

辛亥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人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其中四川最为激烈。导火事件[编辑本段] 保路运动亦称“铁路风潮”。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假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以“破约保路”为宗旨,参加者数以10万计。清政府下令镇压。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罗纶、蒲殿俊等保路同志会代表,枪杀数百请愿群众。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将各处电线捣毁,沿途设卡,断绝官府来往文书。并在同盟会龙鸣剑、王天杰等人组织下,掀起武装暴动,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前期准备[编辑本段] 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起义经过[编辑本段] 清廷为扑灭四川的人民起义,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联合反清。9月24日,两个革命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革命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察觉,处处提防,再加上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未能赶到武汉,起义延期。 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等,秘密泄露。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情急之下,革命党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落空。 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武昌城内的29标的蔡济民和30标的吴醒汉亦率领部分起义士兵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并命已入城之炮8标则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进行轰炸。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领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三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134 评论(12)

密云汉子

武昌首义,即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10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