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荣盛门业
答:您好,收入—费用=利润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又叫本量利分析公式。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三大会计要素,利润表中各个具体项目正是三者的具体表现。宏观上,三者有一个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一、三者概念收入即为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要素)增加的,但是与所有者(股东)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利润表中,具体项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表东收益等。费用和收入相反,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三大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等。利润就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一般有四个层次,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这四个层次的利润和收入费用均满足等式(利润=收入-费用),但是每个层次涉及的具体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不同。二、经典盈利指标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扣除主营业务的直接成本后的利润。毛利润=不含税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从上面可以看出,利润和收入成正比,和费用成反比。
祖国的砖。
这都是有关联性的,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也会发生收支,即我们常讲的营业外收入和支出,而营业外收支属于利得和损失的范畴,一个企业总会有哪些不可能预计的收入/费用,也就是利得和损失。当一个企业发生了利得和损失后,就要把利得和损失也算进去。也就是说,当某个月有利得和损失发生就应该是:利润=(收入+利得)-(费用-损失)。当没有利得和损失发生的时候,也就是利得和损失等于0,那么利润=(收入+0)-(费用-0)=收入-费用,所以这等式把日常与非日常经营活动都囊括进去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