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2

阳光靖好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劳技课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南噶希先生

已采纳

劳技课就是指:脑体结合,自己动手做出的实物作品。打两个例子来说:学习农民干活也叫劳技。学习做纸飞机也叫劳技。这课也非常好上,首先要有一套教材,而且还要有实物教材,(以前读书时,学校有派发教材和实物教材,不过要另交费用)。自己学习其中一门技能,做出比较完美的实物,课中的讲说就是如何如何一步步的做出这实物。

会计劳技课

358 评论(12)

胖哥high吃

当今社会,劳动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劳动技术素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直面新课程,我们劳动技术课教师肩负新世纪下的社会型人才的培养任务。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才能更好地担当此重任,我结合自身的劳技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关键词]劳动技术课;技能培养1、劳技课教学的特点、规律和基本要求劳技课教学有相应的教材、有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到比较系统的劳动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健康的劳动情感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但是,劳技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备一定的场地、专用教室、设备、工具和材料等基本教学条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从事某种劳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后,通过动手操作练习,形成熟练的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2理论实际。教师要注重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内容,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3.注重思想教育。劳技课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4.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劳动技术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认知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5.注重综合性。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以及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2、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我们要遵循劳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研究现行教材,结合学校实际、学生的实际,及教师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导入、示范、练习、评价四个关键环节,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6.激趣导入。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心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实物展示法、设疑法、谈话法等。例如,在讲授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毛线编织时,在轻松优雅的音乐声中,几位同学身着款式新颖,色彩艳丽的毛衣,款款走上讲台来,展示毛线编织物的独特魅力。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地讲述,毛线编织品具有保温性好、伸缩性较大,穿着舒适暖和等优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接着导入如何编织毛衣。7.突破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操作示范是劳动技术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有关知识和具体的技术操作方法;其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要求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娴熟,步骤要清晰、明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位置要高一点,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学生看清楚。因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宜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例如:在第一册第三章烹任第四节《刀工与配菜》一节教学时,运用摄像的特写等技术将常用的刀法如切、片、剁、剞等制成录像片,教师边讲解边通过录像演示,将展现关键动作的特写镜头定格,或反复播放,让学生观察、模仿、揣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8.加强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技能都是经过练习而形成的,练习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练习尤为重要。经过实践研究,我认为基本知识的讲解与练习的时间大致为1:2,要求把个人练习、分组练习、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如《刀工与配菜》一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每人完成一桌冷拼盘时,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小组为单位拼盘,这样,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劳动中的合作精神。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发现有共性的问题可提醒学生注意纠正。许多技术动作在练习时可以配上轻松、愉快的乐曲,以稳定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愉悦的音乐声中完成练习,并得到美的享受。有些技能单靠课堂内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要布置课外练习,也可以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例如:《毛线编织》、《服装裁剪》等等。类似这种练习可编织作业本和服装裁剪本,学生把完成的作品和裁剪的小纸样粘贴在作业本上。在教学实践中,还将劳技课向其他学科渗透,鼓励学生写劳动札记,这样既加强了所学技能的练习,又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习惯,同时还能提高写作水平。9.引入竞赛机制,注重成果评价。教师在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内,要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要求、主要技术动作简要地进行小结。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及时做出评价,教师对好的作品要给以充分的肯定,进行表扬。还可以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劳动技术竞赛,既能检查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技能的形成,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品质。3、注重学生技术意识的培养和良好技术习惯的养成技术对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似乎离得较远。但作为社会人,掌握生存的本领是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现代学生所必须拥有的。要生存必须掌握本领,要掌握本领必须要拥有技术。让学生提高对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掌握技术意识的观念,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在《园艺》课中,讲花卉的栽培时,我就让学生看一些生活中无土栽培的作品及无土栽培技术和一些如太空水果的最新科技的录像,了解生活中的技术。让学生体验动手与动脑的乐趣,感受技术的价值。在“花卉的栽培系列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每人种一盆植物,最后评比。学生选择种植的植物、写好成长日记、问题、展示成果、反思等。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让学生有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动手动脑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其成果,体验它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技术的价值。“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面对激烈竞争的技术社会,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尽快地融入社会,适应新世界。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生存。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让学生认识创业的艰辛,形成初步的创业意识;形成与技术相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等;增强生活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认识适应社会的重要性,领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以及技术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养成现代劳动者应具备的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技术习惯。10、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开展多层次培训“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来高素质的学生。而劳技课教师的匮乏和素质不高成为劳技课教学实效差的一个主要内在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引导教师不断深化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增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树立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各层次的师资培训工作。除了组织劳技课教师参加省、教研室的业务培训以外,还要各个级别的劳技教师系列活动。比如劳技课教案展览,劳技作业现场观摩交流会,劳技课教学观摩活动等,这些活动使教师学习了新的劳动技术,开拓了改革劳技课堂教学的思路,而且注重了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多层次的培训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了劳技课教师的素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创造了条件。当然,影响劳技课教学的因素还很多,如劳动技术教育设备、工具、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和使用、以及有关劳动技术教育校内外环境等,如何优化这些因素,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探索。

33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