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ever345
会计学考研就分为“会计学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MPAcc)”。外行人可能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说白了,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前者是搞研究的,后者是搞实务的。因此,进入高校学习会计专业后,需要放长远的眼光,在学习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后是想进行科学研究,还是从事实际的工作,以便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会计专业在当下是一个极其热门的专业,其就业的广泛性和稳定性吸引了一大批同学。不过,会计工作实际上是相当枯燥的,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比如细心、谨慎等等。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低层次会计人员的需求趋于饱和,但是高级会计人才仍相当匮乏。考生切不可一味盲从,选择热门专业。应该更多地从自身长处和个人兴趣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才能找到社会需要与个人兴趣的契合点,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一般来说还是考研好。因为读研属于学历教育,不仅可以多学知识和提升能力,而且可以解决入职和升职的门槛问题。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想要从事研究性人才和学术性人才,比如分析员、研究员、老师等职位,这些都是要求硕士以上的学历的,甚至是博士学历。一般一线城市和省级单位的许多公司的招聘中,会计相关岗位要求好多都是硕士学历,二线城市较差的岗位和三四线城市的工作岗位要求会低一点,具体情况自己可以登录招聘网站上看看心仪公司的招聘要求。
修中圈儿
会计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专业,它的魅力之处不仅在与每年高考时选填这个专业的学生特别多,还在于考研时,报考会计类专业的考生数量也不容小觑,其中除了那些本专业的考生,还有一大批跨专业的考生们。 这些跨考的考生有的可能是数学专业,有的可能是英语专业,有的可能是中文专业,有的还有可能是物流管理专业,甚至是生物工程专业等,不管他们本专业和会计有没有关系、有几分联系,跨考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对于跨考生来说,最关心的事情与其说是能不能跨考成功,倒不如说是,就算跨考成功后,对将来的发展能有什么明显的好处吗?有会计学位证,就业选择更广有些人认为,会计的门槛本来就不高,不需要专门考研学会计,自学会计基础知识,再考一考会计从业、职称这样的证书的就可以直接转行做会计了。对此,高顿职业发展中心的Alice认为,的确可以这样做,但是这样的职业发展之路相比之下会比较狭窄。跨考会计专业的研究生后就能获得会计专业的学位证,有了这个学位证,在就业方面就会有比较多的优势,例如说有些事业单位或一些国企在招人时就会明确要求,必须有会计专业的学位证。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一些跨行走财务路的会计人后来会考虑考在职研究生的原因了,毕竟要想在财务这个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而不只是把目光局限于在企业当个算账的小会计上,弥补会计类的学历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跨专业考会计的研究生并不是一个无意义的选择。读研期间便于累积知识与经验学生党的最大优势就是时间比较充裕,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安排不会太多,而且也会比较集中,这样就给学生们腾出了大量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对于跨考生来说,这些时间尤为重要,大家可以用于补足本科落下的财会课程,也可以在准备类似CPA、CMA、ACCA这种比较有含金量的财会类证书的考试,还可以根据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去找一些实习。工作了之后就会发现,很少能有像学生时期那样大段的时间,要想在财务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并且获得好的发展,不学习、不积累、不考证又是不行的,而这些都是十分耗时间的。所以,趁着读研的时候既可以保证学习时间,还可以通过校招、校友等途径获得一些十分好的单位的实习机会,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优势。本科专业+会计研究生=更强的综合实力跨考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有些方面还是会比会计本专业的考生多一些优势——本科专业所学的知识。例如说,一个数学专业的考生跨考了会计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他在学会计知识时,逻辑思维能力会显得尤为强。以前在高顿听讲座的时候,一个外企财务总监在分享自己的经验时表示“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学习财务知识能提高效率”,可见数学好对学好财务也是有帮助的。其他专业的考生同样是有优势的,不管是计算机专业、英语专业、法学专业还是生物工程专业等,本科所学专业的学科总会有一些特性是有益于会计专业的学习的,而学习习惯也是通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跨专业读研的财会生反而显得比本专业的财会生综合实力更强一些。总而言之,对于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跨专业考会计的研究生还是很有帮助的,虽然会计专业的起点并不高,看似什么阶段的人都能入门,但是要想在这一个领域有更好的发展,还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层次,除了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学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