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322

I小蘑菇I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劲姐学会计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专业的吃货一枚

已采纳

我有会计初级职称,初级会计考试总体感觉是容易的,可以说只要你认真学习,认真做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考试正常发挥,那么通过考试就是轻轻松松的。

我来说说我备考初级会计的经验,给题主做个参考吧。

首先,结合自身的经验,我建议如果题主是零基础,那么最好还是先去学习一下会计资格证的知识,虽然说资格证考试取消了,但是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知识可以为学习初级会计做铺垫,资格证的知识就相当于你在盖高楼之前打下的坚实地基,基础扎实了往后学习会更容易。如果你想节约时间,也可以直接上手初级会计,但这就像上台阶没走前两步抬脚就迈第三节,有点费劲。开始学习就像听天书?别怀疑,太正常了。

接着,我来说说具体的学习方法。初级会计一共考两门《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是比较偏逻辑、计算的科目,所以需要先通过看书把知识理解,然后再通过不断地做练习题把知识掌握,做到能够举一反三的地步就可以了。虽然题海战术是关键,但是不要一味地追求量,更要追求质。因为你虽然做大量的题,但是思路都是错的,那么也会影响自己的正确率从而达不到合格的分数。建议准备一个错题本,把错题归纳总结出来,通过反复看、反复琢磨,强行将自己固有的错误思维纠正过来,可以有效地提高正确率,而这点是通过这门考试的精髓。

《经济法基础》是比较偏理解和记忆的科目,我个人感觉题海战术在这里不太管用。需要做题,但是要有选择。这里强烈建议做历年真题,因为会计知识更新迭代快,做太早的题目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从近五六年的题开始做起,做熟悉以后可以再往前延展两年。做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它出题的点在哪里,说白了就是它想考你什么,如果自己能够看到题就知道考点,那么通过考试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还有,这两门课我建议最好是搭配学。像我是这样安排的:先集中学习《初级会计实务》,学完一章配合一章练习,这个科目都学完之后,开始一天一章做《初级会计实务》的练习题,整本书的章节练习做完了再从头来,就这样顺序循环直到考试,这是一个不断加深印象和提高熟练度的过程。

从开始循环做《初级会计实务》练习起,《经济法基础》也要开始学习了。可以精力旺盛的时候学新知识《经济法基础》,疲劳犯困的时候做《初级会计实务》练习题提神,两条腿走路,非常能够提高初级会计学习效率。在考试的前三天,记得要把学习的重心转移到《经济法基础》上面来,集中精力背考点,对考试当天顺利答题非常有帮助。

为了避免广告嫌疑,辅导书我就不在这里推荐了,题主可以在网上搜搜,可以轻松找到口碑不错的书籍。

好啦,经验就说到这里吧,如果题主参加考试,就预祝顺利通过咯。

劲姐学会计

191 评论(14)

漫漫迷秋途

想必大家都知道CPA考试很难,其实难的不是考试而是过程,刚去报考的时候是难在科目搭配的选择,备考时难在对知识点的不理解和无法坚持下去的恒心,但是看到那些已经拿到证书的人是不是有些不甘?所以要想获得CPA证书,就要在备考中努力奋斗,如果想要在备考中轻松一点,需要做好一个完美计划,一个好的计划能让你事半功倍,再此立信CPA小编提醒考生一定要提前施行计划。科目搭配的选择如何搭配报考科目?会计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其中的知识点多少都与会计内容有密切联系,所以不管是选择报考几门,会计科目不要落下。审计科目的难度高于会计,备考的周期也比较长,而且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对于没有次参加CPA考试的考生是不建议报考的。税法中主要是记忆的东西比较多,税法各种税的学习对会计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会计的学习可促进财管的学习,报考两门的考生可在税法和财管中择其一报考。战略和经济法两个科目的难度是注会考试中最“简单”的,经济法的特点是适合考前三个月左右开始学习。战略相对来说容易一些。根据上述这些科目的特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搭配。学习习惯备考注会,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每天按时完成自己所定下目标。作为“中国第一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事风格是难以实现的。并且有计划的考生们每天都会为自己预留一定的时间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每天的学习时间只会多,不会少。学习习惯固然重要,休息习惯也一样重要。他们每天都会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不打疲劳战,让每分钟的学习都变得非常高效。学到知识要有层次感CPA备考时间长,是因为它的知识点多,并且有点杂,所以我们要将学到的知识在脑海里进行梳理,这一点无论是学习时还是复习时都是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如果已经复习完了《经济法》中的所有知识点,此时就应该跳出单个微观知识点的局限,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为宏观的位置来俯视这些内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已经复习完了几个知识模块,也同样要进行这项工作——找出知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让知识点零散地堆积在我们的头脑里,一定要将它们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这些计划必须尽早执行,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把控全局,离梦想中的自己就会越来越近。在此祝每位CPA考生都能斩获注会,梦想成真!

169 评论(10)

KellyYin0816

二本的好专业:

1、经济类专业

经济类的专业非常好,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等,一般经管专业的学生大多都考了银行,相对来说银行比较吃香,中农工建商一进去就是正式工,最差劲的也可以进邮政储蓄,前景都比较乐观,而且还可以考研,对于女孩子来说,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了,这一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的相对要高些。

2、汉语言文学专业

如果考生对于中文、文员、文学、编辑等比较感兴趣的话,可以报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专业所学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文学方面的,以后考公务员的话很多岗位,考研也有很多学校,即便直接参加工作也可以应聘企业、党政机关文秘文员,或者是报社编辑,主要从事应用文写作之类的,但是这个专业工作的时候竞争比较激烈,因为女孩子学文的挺多的。

3、对外汉语专业

如果考生英语很好的话可以选择对外汉语专业,这个专业现在非常的热门,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学生,除可在国内外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还可在新闻媒介、国家机关、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二本的好学校:

广东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上海商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成都大学等院校。

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浙江传媒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由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78年)和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4年)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传媒学院

174 评论(9)

小肚巨肥

管理既渗透人类关于社会实践组织形式的最终目的或最高理想,也还必须确定组织的每一项工作内容和具体目标,以上二者同时构成组织中人们的需要,形成各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这就是管理价值的二重性。1.管理的工具价值依赖于管理终极价值而存在。因为人是从狭义的动物界进化而来的,动物的知觉、好恶等等,都是着眼于功效性的具体目标,都只服从于“物竞天择”的进化论原则。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认知、道德、艺术都是手段,短期性的、具体的目标就是根本性的目的,如狩猎活动必须要擒获猎物,种植必须收获果实,人类的实践水平越是低下,与眼前的功效目的的联系就越密切。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水平的提高,生存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对与短期的、具体的功效无关的事物开始产生兴趣,逐渐发现这些区别于具体目标的事物的价值,这就是终极价值。例如,在实践中人们发现了社会中“人性的尊严”有时候比具体的目标更重要,为了维持人性的尊严,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宁愿舍弃具体的目标。再例如,人们发现人生价值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吃饱喝足以及维持生存,还可以有更高远的意义:即使人性变得高尚、更美好,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完善、更值得热爱,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偶然降临到世间来的人的目的和生命的终极价值。脱离了原始社会的人的所有行为正是在这样的终极价值的指引下而实施的。在蜂蚁之中,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清楚简捷的劳动分工情形和一个惊人复杂的社会组织,即蜜蜂在建造蜂巢时,其精确性和准确性几乎与几何学家一样。这样的活动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协作系统”,然而我们并不认为蜜蜂和蚂蚁所做的是“管理”的工作———尽管这项工作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说都是“有目的、协调的、群体性的工作”。从与蜜蜂的对比中可以看到,管理具体目标的确立依赖于管理主体现有的观念以及对未来的理想结果所作的遇见和推测,而这种理想结果在管理活动实施之前还没有实现。因此,具体目标依赖于终极目标而存在,管理的工具价值依赖于管理终极价值。2.工具价值本身渗透了终极价值。效率是管理最重要的工具价值之一,现代管理学奠基人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核心内容正是如何提高车间的工作效率:它包括著名的工时研究、差别计件工作制、职能工长以及任务管理制。然而众所周知,管理史上就泰罗的效率主义曾经出现过激烈的辩论。在 1911 年举行的有关“科学管理”的意见听证会上,双方问题的焦点毫无疑问地集中于渗透在“管理效率”之中的管理终极价值之上:反对者认为,在科学管理制度下,作为一个工人,如果他不属于“头等”,在世界上就没有出路———如果他在某个具体行业里不是一个“头等”的工人,难道他就应该被毁灭,被赶走?而泰罗坚持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不管是劳动还是偷懒,如果他们都有权过同样好的生活,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合理的,对效率的追求将使得他们的生活不会是一样好的,这是正常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效率”其实渗透了泰勒的有关管理终极价值的理念:在确保每一个雇主获得最大限度财富的同时也确保每一个雇员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这一理念体现的完全是资本主义早期的人性理想,即“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一理念当然具有进步性,但它忽视了组织除了效率之外,还有其他的追求———组织不单纯是实现效率的机器;而且实现效率的手段并不只有工时研究、计件工资制,还有其他更为“人性化”的手段。3.终极价值也必须依靠工具价值而实现。虽然管理的工具价值是被终极价值所决定的,但终极价值并不能单独存在。管理的终极价值是伴随着管理具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从价值哲学的观点来看,价值不是“为客体所固有”,价值是关系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价值的特点在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对主体产生意义。因此,管理的终极价值一定与每一次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有关,它不能脱离管理的具体目标而单独存在,终极价值依附于工具价值之上,在管理的具体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实现自身。

136 评论(15)

520贝基清净果

学哪科不就为了混口饭吃吗?但是也要看你混得好不好,会计只是基础课程,如果你想往上爬,你必有学会计,才能理解财务管理,才能学会理财知识,才能学好金融知道,说白了,会计都是基础,不只算账那么简单的,你只看到了个人的算账,公司的账目呢,如果你看到一个公司的全盘账,你知道如何分配财产才会最合理,如何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吗?所以还是要花点必机,不要老是觉得做会计不好,做会计不好,但你可以做会计的头啊,呵呵。

314 评论(12)

小小的飞帆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关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在网上看到说大学毕业在会计领域找工作,首先看的是上财大,其次就是立信会计,这真实吗?因为后年要高考了. 如果是真的那立信会计学院的会计系好还有审计好? 另外会计系中国际会计方向,是否要看高三英语口试,像上财大的ACCA那样,填报志愿时,应该填国际会计还是会计? 最后一般来说立信会计学院应该填在第一志愿还是二本? 希望知道的学长学姐能相告!!!! 第一的确是先看财大再看立信的,不过立信历史比财大久,立信毕业的学生比财大毕业的学生更受到外企的青睐。。 第二,立信会计里应该是审计有前途 因为现在国家很缺审计 而会计则一抓一大把。。据我所知 学审计将来工作每个月是20000左右 当然要以考出注册会计师为前提! 至于高三英语口试 如果是要报考英语系的 那这个口试的分数是很重要的! 立信会计是二本志愿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风到底怎样? 还是不错的~很多人都因为我们立信是全国唯一一所以会计命名的学院而以为立信只有会计学好~其实我觉得,如果让我做一个客观的评断,就国际贸易,财务管理以及金融学专业而言,其实都是不错的~恩,至于学风嘛~本来就还好,这次加上07年新生的努力刻苦,我想就我能够感受到的气氛而言,我们学校又好了很多。另外,其实我们学校还是蛮小的~呵呵~ 还有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历年录取情况统计表 年度 批次 科类名称 计划数 录取数 录取分数统计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2003 本科第二批 综合 40 42 575 542 555.5 2004 本科第二批 理科 66 66 593 563 574.2 2005 本科第二批 理科 36 36 581 525 547.5 2006 本科第二批 理科 74 74 588 559 571.3 2007 本科第二批 理科 26 26 596 574 583.8 浙江海洋学院历年录取情况统计表 年度 批次 科类名称 计划数 录取数 录取分数统计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2003 本科第二批 综合 10 10 573 535 556.4 2004 本科第二批 理科 18 24 584 547 562.7 2005 本科第二批 理科 17 17 582 536 553.3 2006 本科第二批 理科 16 16 584 556 567.9 2007 本科第二批 理科 26 26 594 568 579.2 湖南农业大学历年录取情况统计表 年度 批次 科类名称 计划数 录取数 录取分数统计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2003 本科第二批 综合 35 35 569 512 533.3 2004 本科第二批 理科 10 20 584 532 549.7 2005 本科第二批 理科 10 10 555 524 538.0 2006 本科第二批 理科 20 20 581 541 564.4 2007 本科第二批 理科 20 20 593 556 567.0 福建农林大学历年录取情况 2003 3 3 566 514 532.3 2004 3 3 540 531 534.0 2005 65 65 587 530 546.5 2006 82 82 589 551 565.9 2007 64 64 597 564 576.3 山东农业大学 2003 50 50 573 522 538.7 2004 52 52 581 540 555.4 2005 47 47 569 507 537.1 2006 60 60 592 547 562.8 2007 65 65 594 560 574.6 另外你自己掂量下咯!

236 评论(15)

叮叮猫儿要飞

会计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时间的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以记账和核账为主要工作,发展到现在衍生出来包括预测、决策、管理等功能。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有些可能不涉及资金)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识。然而现在有些财务人员缺并不这么想,尤其有部分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经验的人,对会计开始持有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这是让人很难理解的事情,套用一个人的话:“会计给了他一切,他却不认会计了”。这是一种悲哀的现象。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现在存在的几种对会计的态度。第一、“会计无用论”有些财务人员认为会计是没用的,在谈到内控问题时,都想到了常规的内控措施——预算,他们说到“预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在企业里预算根本没有得到执行,没有执行的东西,自然就是没有用的。他们说企业老板根本不看你怎么节省成本,而是看你创造了多大的利润,由此而看到的就是一群人整天忙着怎么做项目,怎么做投资,缺忽视了身后的那高高的付款账单。看法:诚然现在很多企业的老板并不重视会计或者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将会计看成了一种记账和报账的工具,完全忽视了会计或者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财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主动的向老板解释会计的重要性,而不是在老板的重压下,“委曲求全”甚至是“乐意奉行”。虽然会计在实际应用中和在理论学习时差距很大,这和现实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本企业财务部门领导的偏好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很多政策没有执行是因为本企业用不上,或者是本企业采用了其他的政策,也可能是真的应该用而没有用。财务人员应该在实务环境中迅速适应周围的工作环境和操作环境,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和实践中的应用相结合,从理论升华为实践经验,促进自身的学习,而不是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会计的作用,导致自己最后对会计缺乏信心。我遇到过部分资格很老的人都是在企业待的时间久了,渐渐的觉得会计没有用的,因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没有应用会计知识,更有甚者连基本的会计基础都开始怀疑,用毛主席的话讲这是及其错误和危险的。每天做着各种各样的报表这本身就是会计知识的运用,如果没有最基本的会计假设,那么编制报表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怀疑甚至否定会计都是错误的。我们可以讨论和否定会计的某些应用,但不是针对会计本身。第二、“纯会计理论化”。很多人尤其的在校的学生,完全将会计作为了一门理论性学科来学习,不重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每天张口闭口将着各种高深的理论词汇,缺不知道这个词汇是哪来的;每天运用各种复杂的数理工具进行论证,其结果却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每天穿梭于各个书籍之间,然后自认为“开天眼了”,开始否定某某的理论。云云看法:我曾经见过一个研究生,竟然连最基本的会计常识都缺乏,问的问题及其幼稚。不知道这样的学生以后怎么从事会计工作。当然,可能以后他不会从事这样基础的会计工作,但是最起码的基础工作应该有个了解吧,如果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了解,又怎么能作好“高档次”的工作呢?就是刚进公司的管理者也会先到基层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吧。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也很悲哀。在他们的眼里只有书籍,只有各种公式,只有各种自认为高深的词汇,却看不到每个公司里的放置的报表和账本,熟不知只有这些东西才最终促进了“公式”和“词汇”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把眼光放在很现实的问题上,运用前人的名言,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应该把眼光放在书本上,书本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工具,但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的对象在公司里,跟广泛的说在社会上,唯有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并有利于社会向前发展的问题,才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用三多的话说“那才是有意义的事”。每天固守书本如同闭门造车,没有意义。当然我的意思没有否定书籍或者说知识在我们指导实践中的作用,在理论充实阶段我们可能接触很少的实践,这是很正常的,没有几个人是现在做了会计然后回头去补课的,至少在现在这个社会是很少的。但是,但我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实践把它转化成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发展。第三、“会计门砖论”。很多人现在学会计不是为了学会计,而是为了找工作,觉得只要考下了什么资格证,就可以进入公司,然后在公司里凭借资格证获得了相应的工作职位,等到登上职位之后,什么会计证书和会计知识了,已经抛之脑后。看法:凡是把会计当成门砖的人,到最后都是没能成就的人,因为他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所谓“在其位,谋其职”,人虽在其位,却无法谋其职,不是“无法”,是“不能”。因为只把会计当成了门砖,把门砸开了就丢在一旁,甚至有的人连门砖的质量都不过关,勉勉强强敲开了,更是费劲浑身力气,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这种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或者不完全具备相应的能力,因此即使站在那个位置上也是相当吃力的。当然,也存在一部分人在获得工作后开始自己学习了,这样也算是“亡羊补牢”。审计中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很明确的一条就是:“专业胜任能力”,不仅仅包括专业胜任能力的取得(通过学习获得证书的过程),也包括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而且有是个“懒惰”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的。我们学习会计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往大了说,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等等(不会编了),往小了说,让我们掌握了一门很实用技术,对于它的学习和钻研可以为我们带来利益。会计在整个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门实用性的基础学科,如同统计等的学科一样,都是很基础的支持学科,不是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说了这么多,只是想抒发下自己的感受而已。不仅是对会计,对于我们想要学习的东西,我们应该抱着一颗纯粹的求知心,不能掺杂太多的功利色彩,当然,依靠我们的知识来获得利益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过分的追求功利,那么这种结局到最后也必然是悲哀的。

285 评论(15)

顺其自然0012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比较多,在备考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学习、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常有一些考生习惯于用学霸分享的学习计划,但是学霸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大家,毕竟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备考时间都不相同。下面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制作自己的备考攻略?

一、零基础考生

对于零基础或者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预习阶段的备考至关重要。因为这段时期是大家熟悉教材,培养学习习惯,打下坚固基础的黄金时期。预习阶段利用好了对于大家后期的备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会考试难度大,教材读起来也是晦涩难懂,考生如果以前没接触过会计的话,很难理解教材知识点,建议考生可以跟着2019年注会专业辅导课程学习,打好基础才能顺利通关。

二、全职考生

全职考生一般学习时间充足,建议这类考生可以尝试一年通关6科。虽然说大家的备考时间充裕,但是也要提前准备,认真备考。注会的含金量比较高,尽早通关注会考试,对于大家以后的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三、上班族考生

上班族考生一般复习时间不是很充裕,建议这类考生可以选择一年通关2-3科,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四、学习计划制定的要求

考生在了解自己属于哪类考生之后,对于自己的基础和备考时间有了一定认知,就可以开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了。学习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需要把目标订的太高,也不用把时间安排的太紧,要留出空余时间。对于一些像会计、审计这种比较难的科目一定要多花一些时间学习,像战略、经济法这种背诵内容较多的科目可以往后放一放,但也要尽可能高效完成备考。

备考注会考试,考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属于自己的备考攻略。预祝大家通关2019年注会考试!

254 评论(9)

得帮小赵

1.人才市场需求大中国地大物博,发展迅速,大中小企业数不胜数,每个企业最不能缺的就是会计职位。然而,每年五六万会计专业毕业生只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一小部分,余下的职位空缺,只能由非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来填补。2.高薪稳定吸引力大会计工作既高薪又稳定,人人择之,何奇之有。当企业愈来愈意识到财务部门的重要性时,会计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也会随之不断提升。经过相关调查显示:一般会计人员月薪2000~3000元,会计主管月薪3000~8000元,大型企业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月薪达8000~50000元。如此可观的月薪收入,能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吗?3.升职机会多从事会计行业工作讲究的是人品,注重的是经验,学历只是其次。据中国最 大的知名猎头公司统计,2008年财务部门晋升为公司核心管理层人员的几率比其他部门高出19.3%。会计工作就如酒,时间越久,越醇香,越值得品尝。4.入行容易,行业风险低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很简单,只要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即可。而且,考取证书的难度很小。会计职位在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机构运转必不可少的关键角色,是企业核心人员。无论公司规模如何,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人员。所以说,即使裁员,会计承担的风险绝 对比其他职位小得多。如今学习会计专业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说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当前,我国特别缺乏精通会计政策、通晓国际惯例、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发展战略的高级会计人才。例如,国内已经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数与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缺口。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

329 评论(14)

Jessie小鱼

北京工商大学。 专业并是说什么最好的,而是要你自己最喜欢就可以了

24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