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7

Angelcat930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预算会计核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K从来没赢过

已采纳

总预算会计的一般原则是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中从事会算帐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时所根据的一般规则和准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原则。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产生的经济业务为根据,照实反应财政收支履行情况和结果。2、适应性原则。总预算会计信息,应当符合预算法的要求,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财政管理的需要。3、可比性原则。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依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4、统一性原则。财政部门管理的各项专项资金都应当纳入总预算会计核算管理。5、一贯性原则。总预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便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情况、缘由和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在预算履行报告中说明。

6、及时性原则。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7、清晰性原则。总预算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对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应。8、收付实现制原则。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9、专款专用原则。凡有指定用处的资金,必须按规定用处使用

区别:   首先,从总体特征来说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主要在三方面:  (1)核算主体的微观性: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     (2)核算过程的复杂性: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而且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两个方面,核算过程复杂;而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涉及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面,没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    (3)核算目的的营利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核算,使企业以最少的资金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预算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行情况,不在于营利。

预算会计核算

139 评论(12)

钱川同学

1.适用范围不同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适用对象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所以又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而企业会计适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2.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3.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4.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十支出=负债+净资产十收入。企业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5.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及方法具有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方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一般没有损益的核算。

32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