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霖i
一、资产类
1、库存现金:核算企业库存现金的收支情况。注:企业内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
2、银行存款:核算企业存入银行的款项及支付情况。
3、其他货币资金:核算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出投资款等其他货币资金及有境外往来结算业务企业发生的信用证等。
4、交易性金融资产:为近期内出售,有公允价值。
5、应收票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等而收到对方开出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6、应收账款: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7、预付账款:核算企业按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
8、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领取)的现金股利。
9、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10、其他应收款:包括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11、坏账准备: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12、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计价(在途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购入材料但尚未验收入库的。
13、原材料:企业入库的各种材料(库存)。
14、材料成本差异: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15、周转材料:(包装物:为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
(低值易耗品: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16、库存商品: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格,可对外销售的产品。
17、发出商品: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等发出的商品的实际成本。
18委托加工物资: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及加工费、来回运杂费等。
19、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了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1、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投资、对合营企业投资、对联营企业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22、投资性房地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23、固定资产: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设备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价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超过二年的。
24、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损耗部分。
25、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新建工程、改扩建、大修理工程等所发生的实际支出。
26、工程物资:购入为工程建造而储备的物资。
27、固定资产清理: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28、无形资产:企业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各种价值。
29、累计摊销:无形资产的损耗部分。
30、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各年度内分期摊销的费用。
31、待处理财产损溢: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应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
二、负债类
1、短期借款: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2、应付票据:企业购买物资时所开出的承兑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3、应付账款: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4、预收账款:按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货款。
5、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企业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的福利费等。
6、应交税费:企业应交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等。
7、应付股利: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股利。
8、其他应付款:企业应付的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押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等。
9、长期借款: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10、应付债券: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
11、长期应付款:如,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价款等。
三、共同类(略)
四、所有者权益类
1、实收资本(股本):企业实际收到投资人投入或内部转增的资本。
2、资本公积:企业资本溢价、法定财产估价增值等。
3、盈余公积: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及公益金。
4、本年利润:企业所有损益类科目的转入。
5、利润分配: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
五、成本类
1、生产成本: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工具、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2、制造费用: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六、损益类
1、主营业务收入:企业销售商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工业性劳务等所发生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
3、投资收益: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
4、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如企业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收入等。
5、主营业务成本: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6、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材料、包装物出租、代购代销等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
7、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如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
8、销售费用: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专设销售机构职工工资、福利。
9、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如,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差旅费、咨询费、业务招待费等。
10、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及相关手续费等。
11、营业外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12、所得税费用:企业本期所得利润应交纳的税金。
扩展资料:
增加会计科目注意事项:
(1)遵循“先上后下”的顺序,即先设置上级会计科目,再设置下级会计科目;
(2)会计科目编码、会计科目名称不能为空;
(3)增加的会计科目编码必须遵循会计科目编码方案;
(4)会计科目编码必须唯一;
(5)已经使用的末级科目不能再增加下级科目。
2.修改会计科目
如果需要对原有会计科目的某些项目进行修改,可以通过“修改”功能来完成。
3.删除会计科目
如果需要删除原有会计科目,可通过“删除”功能完成。
删除会计科目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即必须先从末级会计科目删除。
删除的会计科目不能为已经使用的会计科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wuli小拧
2012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一、资产类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其他货币资金:是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固定资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工程物资:是核算企业购入用于工程项目建造或大型设备按装的专项工程物资科目。固定资产清理:是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等原因,而发生清理费用或清理收益。无形资产:是核算企业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非货币性资产。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是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账户二、负债类短期借款:是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偿还期限在一年之内的各种借款,该科目只核算本金不核算利息。应付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接受劳务而向客户开出的商业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科目。应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接受劳务而应付未付的款项。按债权人名称、姓名设置明细科目。预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按合同约定向采购方预收的款项。按采购商的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其他应付款:是核算企业除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以外其他应付暂收款项。例如:存入保证金(押金)、应付的租金等。应付职工薪酬:是核算企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属于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津贴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养老保险等福利费用。分设若干明细科目。应交税费:是核算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应交未交的各种税金。按税种分设明细账,如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应交个人所有税、应交企业所得税等。应付股利:是核算企业应付给股东的现金股利账户。应付利息:是核算应付利息的科目。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是核算企业的股东投入的资本金账户,按公司法规定,投入资本可以是货币、实物和无形资产等,企业不得自行随意增减,如需增减,须经工商部门批准。资本公积:核算企业因资本而产生的,包括资本溢、折价、资本汇兑差等,此科目可以转增资本金。盈余公积:是核算企业按照公司法规定,用净利润提取的留待企业今后发展的基金。本年利润:是核算企业当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末转入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是核算企业累计的净利润分配情况和剩余未分配利润的账户。四、成本类生产成本:是核算企业生产过程中过程成本核算的科目,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成本。按“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制造费用:是核算生产车间发生的,发生时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对象的间接制造成本,是产品成本中的间接制造成本,月末该科目余额为零(转入生产成本)。五、损益类 (其科目特点:期末无余额,期末全部转入本年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是核算企业主营业务而产生的收入,该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最大比重。主营业务成本:因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销售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是直接配比的科目。该科目来自于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收入:是核算企业因其他业务而产生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的出售原材料、对外出租和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成本:是核算企业因其他业务收入而产生的销售成本、费用和税金等,与其他业务收入是直接配比科目。营业外收入:是核算企业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受赠利得和盘盈利得等。营业外支出:是核算企业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损失。包括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罚款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等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核算企业因主营业务而产生的各种税金,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费用类税金的科目。(不含增值税)销售费用:是核算企业为销售而发生或销售过程中发生的或单设销售机构或售后服务网点等所有费用。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展览费和专设销售机构的销售人员工资等管理费用:是核算企业行政机构为组织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董事会费、公司经费等财务费用:是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与银行或金融机构产生的借款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和手续费用等。资产减值损失:是核算企业资产发生跌价或减值产生的损失,包括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等。所得税费用:是核算企业所得税费用的科目。注:会计科目中有些虽然不需要掌握核算,但属于新科目,请同学们还是要关注,至少要能知道该科目的属性。如:周转材料、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等特别提醒: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书写要求:其他货币资金_____按存款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其他货币资金_____银行汇票存款_____银行本票存款应收票据___按商业汇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也可以按债权人名称设明细科目)如:应收票据_____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___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如:应收账款___A公司其他应收款___按其他应收的种类设置;如:其他应收款_____存出保证金_____预支差旅费 预付账款___按供应商名称或预付款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如:预付账款___甲企业____预付租金在途物资___按材料物资的品名规格设置明细科目;如:在途物资___乙材料原材料___按材料物资的品名规格设置明细科目(明细特别多的,可设“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二级明细,在二级明细下设三级明细科目);如:原材料___主要材料(甲材料)或:原材料___甲材料库存商品___按产品、商品品名设置明细科目;如:库存商品___A产品应付票据___按商业汇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付票据___商业承兑汇票应付账款___按债权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付账款___B公司预收账款___按采购商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如:预收账款___乙企业其他应付款___按其他应付款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其他应付款___存入保证金应付职工薪酬___按应付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付职工薪酬___基本养老金应交税费___按应交税金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交税费_____应交增值税_____应交个人所得税生产成本___按不同生产车间分设二级明细;如:生产成本____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____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制造费用____按不同车间设二级明细(按费用类别设三级明细);主营业务收入___按产品或商品品名设置明细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____A产品主营业务成本___按产品或商品品名设置明细科目;如:主营业务成本____A产品其他业务收入___按收入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其他业务收入___租金收入其他业务成本___按成本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营业外收入___按收入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营业外收入___盘盈收入营业外支出___按支出种类设置明细科目;如:营业外支出___捐赠支出三个期间费用均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不设明细科目的有: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所得税费用等
睿智杭州
要明确主数据管理的数据范围,首先要基于对于主数据的定义与特性进行分析,主数据是用来描述企业核心业务实体的数据,具有:唯一性、共享性、稳定性、有效性,四大特征,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各部门以及各业务系统中常用的数据。因此,常见的主数据类型包括:人力主题域:组织机构、人员、岗位等数据;财务主题域:会计科目、银行、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固定资产等数据;采购主题域:物料、供应商等数据;销售主题域:客户、产品等数据;项目主题域:项目类型、项目信息等数据;合同主题域:合同等数据;基础主题域:国家、地区、货币、计量单位等。除了以上常见类型的主数据,企业需要管理的主数据往往随业务板块、行业等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亿信主数据可提供针对性建设方案,同时亿信的主数据管理平台辅助主数据范围识别,帮助打造符合自身管理需要的主数据管理体系。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