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5

骑着猪猪追月亮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账簿填制原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追梦1区14号

已采纳

账簿设计应做到总分结合、序时与分类相结合,层次清楚,便于分工,具体说在设计时应符合以下原则: (1)与企业规模和会计分工相适应的原则。(2)既满足管理需要又避免重复设账的原则。(3)账簿设计与账务处理程序紧密配合原则。(4)账簿设计与会计报表指标相衔接的原则

会计账簿填制原则

304 评论(15)

天天要开心哦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并遵循以下规则:1. 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账簿中的日期,应填写记账凭证上的日期;以自制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等作为记账依据的,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按有关自制原始凭证上的日期填列。2. 将每一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后,应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一般是在记账凭证中“记账”栏中打√),并注明已经登账的符号,表示已经记账,防止重记或漏记。3. 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应紧靠底线,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二分之一。这样,一旦发生登记错误,容易更正,也方便查账。4. 登记账簿时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笔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银行的复写账簿除外)或者铅笔书写。5. 下列情况可以用红色墨水笔记账:(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3)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6.各种账簿应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7.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明“借”或者“贷”等字样。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在“借或贷”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用“0”表示。8.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写在本页最后一行和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过次页”和“承前页”字样;也可以将本页合计数及金额只写在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9. 不得刮擦涂改。

232 评论(14)

丫丫由由

账簿设计应做到总分结合、序时与分类相结合,层次清楚,便于分工,具体说在设计时应符合以下原则:(1)与企业规模和会计分工相适应的原则。企业规模较大,经济业务必然较多,会计人员的数量也相应地多,其分工较细,会计账簿也较复杂,册数也多,在设计时考虑这些特点以适应其需要。反之,企业规模小,经济业务量少,一个会计足够处理全部经济业务,在设计账簿时没有必要设多本账,所有的明细分类账可以集合成一、二本即可。(2)既满足管理需要又避免重复设账的原则。账簿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管理所需要的资料,因此账簿设置也以满足需要为前提,避免重复设账、记账、浪费人力物力。例如材料账,一些企业在财务科设了总账和明细账,在供应科又设一套明细账,在仓库还设三级明细账,就是重复设账的典型例子。事实上若在财务科只设总账,供应科设二级明细账(按类别)、仓库设二级明细账(按品名规格),一层控制一层,互相核对,数据共享,既省时又省力。(3)账簿设计与账务处理程序紧密配合原则。账务处理程序的设计实质上已大致规定了账簿的种类,在进行账簿的具体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已选定的账务处理程序。例如若设计的是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就必须设计一本日记总账,再考虑其他账簿;又如果设计的是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就必须设计四本多栏式日记账,分别记录现金收付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然后再考虑设其他账簿。

248 评论(11)

chunping1988

为了规范会计账簿的登记,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法对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规则作出了规定: 第一,会计账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组成的,为了便于记账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计上根据账户的性质和所属类别以及各账户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用数字为每个账户作了编号。启用订本式账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编定号数,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的账簿应当根据账户编号的顺序排列编号,并须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顺序编定页码。会计账簿按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便于翻阅,有利于提高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第二,会计账簿发生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更正。按照财政部的规定,各种账簿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当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或者注明“此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三,在更正隔页、缺号、跳行的,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这样规定是为了明确经济责任。

17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