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9

miss.w\^O^/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行政单位主管会计要求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风泡泡

已采纳

会计主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会计主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会计这个行业是比较重要的,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求其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素质,而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也是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能否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下面分享会计主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及相关资料。

1、职业道德

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廉沽奉公,严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政策、法令,熟悉财经制度;积极钻研会计业务,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会计技术方法;严守法纪,坚持原则,执行有关的会计法规,维护国家利益,抵制一切违法乱纪、贪污盗窃的行为,要勇于负责,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2、组织管理能力

在当今的经济形努下,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除了具有基本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外,还应具有预测经济前景、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综合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会计人员应能很好地组织、协调财务部门与企业各部门的关系,以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

3、职业判断力

职业判断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存处理各种业务时,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动作,能够应对自如。在遇到个别突发事件时,会计人员应当有主见并坚持正确的观点,行动有分寸即要求会计人员要“经验老到,心对得当”。

应用实务

通过会计造假操纵利润,损害国家和投资并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已经成为我国财经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一些不法企业也很容易利用会计新人法律意识薄弱这一点,将其带人一定的误区。所以,了解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会计新手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

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明文规定,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相关法规条文节选如下。

第三十八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第三十九条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

第四十条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_、会

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除前款规定的人员外,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干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与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l)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

(2)私设会计账簿的;

(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

(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人员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二条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属丁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四十三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 主管的要求是什么

1,政治素质,应该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2,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应该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的经验;

3,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4,组织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6,身体条件,会计工作劳动强度大,必须有较好的身体状况,以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

岗位要求:

1、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2、熟悉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3、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责任感、事业心。

会计主管都干些什么工作

会计主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2)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 年以上经历。

(3)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

(4)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5)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6)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主管会计职位描述:

1、协助经理制定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监督执行;

2、协助经理组织财务预算和各项财务计划的制定、分解、落实;

3、协助经理组织财务定额、费用开支标准的制定与调整修订;

4、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5、税收筹划;

6、成本控制与管理;

7、财务活动控制,保障财务计划的执行和完成;

8、组织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报表分析; 9、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行政单位主管会计要求

308 评论(8)

王嘉卿WJQ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制定本规则。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第三条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保障重点,兼顾一般,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第四条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对行政单位财务活动的控制和监督;(三)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规范处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定期编制财务报告,进行财务活动分析;(五)对行政单位所属并归口行政财务管理的单位的财务活动实施指导、监督;(六)加强对非独立核算的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实行内部核算办法。第五条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行政单位应当单独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务会计人员,实行独立核算。人员编制少、财务工作量小等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单位,可以实行单据报账制度。第二章单位预算管理第六条行政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第七条按照预算管理权限,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分为下列级次:(一)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预算的行政单位,为一级预算单位;(二)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并有下级预算单位的行政单位,为二级预算单位;(三)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且没有下级预算单位的行政单位,为基层预算单位。一级预算单位有下级预算单位的,为主管预算单位。第八条各级预算单位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级次申报预算,并按照批准的预算组织实施,定期将预算执行情况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或者同级财政部门报告。第九条财政部门对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第十条行政单位编制预算,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应支出需求;(二)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三)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四)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五)其他因素。第十一条行政单位预算依照下列程序编报和审批:(一)行政单位测算、提出预算建议数,逐级汇总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二)财政部门审核行政单位提出的预算建议数,下达预算控制数;(三)行政单位根据预算控制数正式编制年度预算,逐级汇总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四)经法定程序批准后,财政部门批复行政单位预算。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预算在执行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送审批。第十三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决算,逐级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规范决算管理工作,保证决算数据的完整、真实、准确。第三章收入管理第十五条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不属于行政单位的收入。第十六条行政单位取得各项收入,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分项如实核算。第十七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第四章支出管理第十八条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支出。

27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