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2

黄黄的树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基础会计原材料ppt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梦三只鸭

已采纳

总价:24000+1400+520=25920(元)

数量:400*(1-10%)=360(元)

单价:25920/360=72(元)

1、外购材料成本一般包括买价、运输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

2、为了简化核算,对于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专设采购机构的经费、市内运输费、企业供应部门和仓库的经费(包括入库后对材料的整理和挑选费用),可列作企业管理费,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之内。

3、但大宗材料的市内运费应计入采购成本。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凡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损失,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失”帐户,然后再按照审批权限和手续进行处理。

扩展资料

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材料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材料

基础会计原材料ppt

301 评论(12)

大筷子93

是72啊,没有多点点原材料的实际购入成本等于买价+运杂费实际取得360千克,实际单位成本是(24000+1400+520)/360=72一般说的货款与时间说的货款通常都是含税和不含税之间

286 评论(12)

sunshine哒哒哒

已经发送 注意查收

243 评论(12)

天晴小卷XJ

实际总的成本/总的数量。

首先,确定出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然后用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每种产品的产量。

总成本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而发生的总耗费。根据成本核算的不同方法,按照其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程序,产品总成本是生产某种品种或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总和。

通过总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掌握计算期的总支出,将总成本与收入、利润、净利润等比较,能获得有意义的分析指标。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往往对于分析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有重要意义。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相结合,便能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

扩展资料

确认成本费用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成本费用与收入的关系;二是成本费用的归属期。具体来说,确认成本费用的标准有以下几种:

①按其与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成本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本期收入有直接联系,就应确认为本期的成本费用。

例如,已销商品的成本是为了取得收入而直接发生的耗费,应在取得收入的期间确认为成本费用;又如,为了推销商品发生的送货费用,也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也应在取得收入的期间确认为成本费用。

②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成本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收入没有直接联系,但能够为若干个会计期间带来效益,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方式,分别确认为各期的成本费用。例如,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需要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分别确认为各期的折旧费用。

③在耗费发生时直接确认为成本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收入没有直接联系,且只能为一个会计期间带来效益或受益期间难以合理估计,则应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其支出的效益仅作用于一个会计期间,应直接确认为当期成本费用。

又如,广告费支出,虽然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受益,但很难合理估计其受益期间,因而也可以直接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此外,对于某些虽然受益期限较长但数额较小的支出,为了简化会计核算,按照重要性原则,也可以直接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如管理部门领用的管理用具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位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费用

242 评论(13)

相关问答